“稚博杯”第二届兰州市中小学(初中段)新语文大赛今日刊登第二期参赛作品,作品征集同步进行。 大赛由兰州市作家协会和《兰州日报》编辑部联合主办,征集主题为“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班”。本次大赛是继2016年“萌芽杯”首届全市小学生作文大赛后的第二届比
“稚博杯”第二届兰州市中小学(初中段)新语文大赛今日刊登第二期参赛作品,作品征集同步进行。
大赛由兰州市作家协会和《兰州日报》编辑部联合主办,征集主题为“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班”。本次大赛是继2016年“萌芽杯”首届全市小学生作文大赛后的第二届比赛,目前,进入决赛习作评选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评选结果敬请期待。
新世纪为当代中学生搭建了一个铺展人生、追逐梦想的时代大舞台。迈入中学阶段的同学们,在校园这个梦想起飞的地方,开启青春成长模式。同学们,请用你们优美感性的文字记录下在学校的点滴瞬间,与读者分享学习经验与校园生活感悟。
如何将现代语文教学理念落到实处,相信每一位语文教师都有各自不同的教学心得,诸多鲜活的事例可供分享,优秀教学经验值得学习推广。因此,大赛不仅会把同学们的优秀作文展现给广大读者,同时,在教师投稿中选择优秀作品,同步“揭秘”学校语文教学经验与心得。
这是一次展现校园风貌与学生风采的难得机会,欢迎全市初中以学校为单位踊跃报名参赛。真诚祝愿同学们在本届大赛中尽情发挥,取得好成绩!
§征稿要求§
学生作品:必须符合大赛主题,注重生活化、个性化、多样化,文体不限,标题自拟。每篇字数1000字左右,不得一稿多投。严禁抄袭或套用他人作品。
教师作品:围绕学校语文教学特色与经验,要有突出事例,强调可读性,字数1500字左右。
摄影作品:反映校园风貌的艺术摄影作品。
§参赛方式§
各中学首先进行校内初选。统一以电子稿件形式投稿到各学校教务处,并由各校教务处精选12篇,转发至《兰州日报》文体专刊部。所有稿件均需注明作者姓名、学校、班级、家长姓名联系方式,以及指导教师姓名和联系方式。
比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学校推荐作品通过初评后,在《兰州日报》“文艺周刊”黄河谣版刊登复赛作品,每周推介一所中学。复赛脱颖而出的优秀选手,参加决赛。
§投票方式§
为保证公平公正,将邀请特高级教师、高校专家、著名作家参与评选。同时《兰州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同步推送参选作品,投票结果也将作为重要参考指标。届时微信平台将是唯一投票通道,欢迎广大读者关注《兰州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兰州日报”,进入互动投票专区参与投票。
§奖项设置§
大赛设: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一等奖获得者将被兰州市作协吸纳为小会员;优秀组织学校奖。分别颁发奖杯、获奖证书及奖金。
咨询电话:6132778 13893375675兰州市作家协会《兰州日报》编辑部
第二期推介学校:
兰州市第四十九中学
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各位读者,今天通过《兰州日报》文艺周刊黄河谣版和读者朋友们见面的作品,是我们兰州四十九中2016年度校刊及各类征文活动中入选的部分学生作文。这些作品是我校在构建“125”一模多样高效课堂和文明校园建设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学习成果,闪烁着学生独特的思想光芒,反映了四十九中学子的精神风貌。
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立校之本。2013年兰州四十九中为打造品牌教育,提升办学质量,立足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高效课堂探索。即以构建“125”一模多样高效课堂为目标,依托学科教师高质量的教学设计和《学生课堂自主学习单》,着力打造适合学生发展,教师提升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三年来,以语文骨干教师观摩课,教研组长引领课,备课组长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为支点,通过讲课说课评课,集体备课共同推动学科教学发展。“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在近两届的兰州市教学新秀比赛和全省“一师一优课”网络晒课活动中,我校语文学科教师连续获奖。由语文教师申报的课题《兰州四十九中语文“12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获得省级立项,多项研究高效课堂的课题获市级立项。2015年以来,中考语文成绩大幅提高,在市属中学位居前列,在安宁地区名列前茅。
《语文课程标准》是国家的语文教学原则与标准。为了将国家标准与学生语文教学实践有效结合,我校于2014年底启动了课程定型工作,顺利完成了“小说教学”“戏剧教学”“古诗词教学”“文言文教学”“议论文教学”“作文教学”“记叙文教学”“说明文教学”“散文教学”“综合性学习课教学”“试卷讲评教学”等课程定型定标工作,为我校“12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确定了基本原则和实施的标准,彻底规范了我校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为了更好地落实课程定型后的语文教学,教研组组织编写《课堂自主学习单》,以备课组为单位,通过团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通过资源共享实现合作共赢。至2016年底,已完成两轮的《课堂自主学习单》编写及修订工作。学生每人一本,教师课堂督促,学生当堂完成,保证了课堂教学的高效实施。
《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学校有责任营造一种文化,铸造一种精神,引领学生进步。我校三年来开设了阅读课、写字课、扬帆文学社、博雅戏剧社等兴趣课程,开发了《古韵晨风》等校本教材,完成兰州市《中学生汉字听写能力提升研究》等课题的解题工作。学校累计购置新图书三万余册,电子图书20余万册,每层楼设立“润莘书柜”,各班教室的设立图书角,为学生提供了丰厚的课余文化食粮。
“微雨洒芳尘,酿造可人春色”。我校认真落实学生每日一诗的诵读活动,每周一次的读书交流活动,每学期的校刊征文活动,每年一度的祭孔活动,每年一届的经典诵读大赛,每年一次的“推普周”汉字大赛,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让教师和学生在读书中体会中华文化的魅力。累计有三十余名学生在语文各类比赛中获奖,学校也多次荣获省市荣誉称号。2015年,在甘肃省第二届“国学经典诵读”大赛中,我校以兰州市第一名参赛,荣获二等奖。2016年,通过了甘肃省语言文字示范校的验收工作。2016年,我校已是连续三年荣获兰州市初中教育质量优秀奖。
张载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们将谨记往圣教诲,认真学习,勤勉工作,提升专业,钻研教学,敢于担当,勇于创新,为谱写我校语文课堂教学新篇章而努力工作。
1号习作
微光
初一
(3)班
郭静婷
我们都是这浩瀚宇宙里的小小微光。
之前的一段日子里,我还没有与Z成为好朋友。我每天看着别人手挽着手,从家长里短说到世间万象,却只能孤独地捧着最爱的书。吃着最喜欢的糖果,却一点也开心不起来,只能做一个可悲的羡慕者。很多次想跟她们一起笑着谈论各种趣事,可我发现,自己根本无法融入其中。她们喜爱的是热闹的世界,我却不喜。直到那天——
总会有那么一次促膝长谈,为你的孤岛点燃明亮的灯塔。
我一个人坐在操场的长椅上,看着篮球场上挥洒青春汗水的男孩女孩。他们笑着、闹着,阳光洒在他们白色的校服上,显得温暖而又刺眼。正当我满怀羡慕时,一个女孩朝这边走来,她扎着低马尾,长得并不起眼,嘴角却洋溢着淡淡的微笑,让人想到向日葵。她整了整校服,在我身旁坐下,转头看着我。我跟她并不熟,只是偶尔会在班里看到她——每次她都是笑着的。我对这样炙热的目光有些排斥,正要起身,她突然开口:“那个,我觉得我们可以认识一下。”我愣了愣,心里充满了难以言说的情绪。刚坐下,我还没开口,她便继续说:“以前做操时,我注意过你,你跟其他人很不一样,她们总是在打闹,而你却显得那么安静。”我诧异竟然还有人曾注意过我。心中即刻变得轻松起来,甚至还有些许激动。她在班里,跟我一样沉默。有次看见她,她不跑也不闹,只是安静地拿着本书,阳光正好投在那些书页上。她又笑了笑,淡淡的声音再次响起:“你有朋友吗?”我来不及想,只是慌乱地甩着腿,轻轻地说:没有。我听见自己的声音在颤抖。她捋了捋额前的碎发,笑道:“我也没有呢。”好感慢慢从心底升起。突然她伸出手拉住我的胳膊:“我们可以成为朋友吗?”
那一刻,阳光透过树叶照在她的脸上,斑驳着那一头干净的黑发。我只觉得世界那么安静。
之后的日子里,几乎都是她陪我度过的,我们一同蜷缩在图书馆的书柜间,握着笔在纸上写下一段又一段文字;我们无数次在喧闹的大街上,共享一袋饼干,然后大笑着开对方的玩笑;她无数次在每个无聊的下午趁我不注意往我嘴边塞一颗糖果,甜甜的,暖暖的。
她还说过,我跟她一样,本来是两颗各不相干的孤单星球,却因为一次相遇而变得灿烂。
我想告诉她,是她让我明白,在这浩瀚宇宙里,我们都是小小的微光。是她让我明白,就算我平凡渺小,也可以在大大的世界里发出灿烂的光芒。
指导教师 唐艳:
你是阳光的,我就是温暖的;你是真挚的,我就是亲切的。平凡的相遇,把时光涂上绚烂的色彩。正如你笔下的微光,她照亮了你的天空。这些从容安静的文字,柔软了世界。
2号习作
让我说声“谢谢你”
初二
(10
)班
何文锐
在人的一生当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这些困难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不仅是考验,也是财富。有的人面对困难努力去克服,尽管这个困难很艰辛,但是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最终取得了成功。有的人却因为感到困难而放弃了努力,尽管他们享受了一时的轻松,但是却与成功永远失之交臂。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如果我们不去克服它,而是选择绕开它,就不会取得好成绩。相反,那些遇到问题积极思考,请教老师,和同学探讨,想尽办法打败困难的同学,总能在考试中大放异彩。两者仅仅是态度的差别,但结果却大相径庭。
困难其实就是对自己的一种挑战,如果战胜了自己,那么你就会更加优秀。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拳王泰森击败了一个又一个对手,站在事业的最高点,但是他却输给了自己,最终因罪入狱。困难不是我们前进路上的绊脚石,而应该变成垫脚石。它应该是激励我们的动力,正是因为有一个个的困难在时时刻刻鞭策着你,催你前进,才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进步。
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摆正心态,沉着冷静。既不因克服不了困难而心浮气躁,也不能在克服困难之后就骄傲自满,满足于现状。只有端正心态,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困难,战胜困难。
困难有很多,带给我们的也很多,让我们不妨对困难说声:谢谢你!
指导教师 王金凤:
一篇当堂作文。当其他孩子都在感谢父母,感谢朋友之时,小作者独特的构思令人眼前一亮。质朴的语言下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读来令人精神振奋,情绪激昂。
3号习作
晒晒我们班的“牛人”
初二(5)班苟馨怡
说起我们班的几位牛人,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谈起他们大家都津津乐道!
风一般的女子
#p#分页标题#e#席媛媛,在班里担任正班长一职。工作起来可真是尽职尽责,班里的同学都亲切地称她为“席姐”。每天见到她,她都忙忙碌碌。这不,她刚开完会,一回来便从我身边跑过,一阵清风立马拂过……“交问卷!”唉,我们“席姐”刚挨着凳子又开始忙活了,收齐问卷,又风风火火地去找班主任,像开启了“无限疯狂”模式般。从早到晚,除了上课,哪里见得着她有一刻清闲,连坐下“品品茶”的时间都没有。老师提起她来都赞不绝口。“席姐”,别累着了!
漫画达人
“我给你们说,最近新出了个动漫,特别好看……”下午,本人刚踏进教室门,就听见一个软糯糯的声音,不用说,这一定是我们班大名鼎鼎的动漫爱好者——王姝彤。“此女长相清奇,骨骼发达……”扯远了,哈哈!其实,王姝彤用三个字来形容就是——傻白甜!人平时呆呆的,一副被定住了的样子,说话声音却极好听。但她最爱的莫过于动漫了,只要一谈起动漫,她就好像开了阀门的水龙头,哗哗往外淌个不停。因为喜爱动漫,她专门学了画画,啧啧,这画的,简直了!人物就像书本上印出来的一样。她的梦想,便应是当个动漫设计师吧!
劳动模范
说起我们班谁最勤快,大家的脑海中会不由自主浮现出一个人来:黑黑的脸,魁梧的身躯,粗黑的眉毛,还有那充满魔性的笑声……没错,他就是我们班的劳动模范——张仁杰!记得一个寒冬的早晨,身为组长的我来迟了,碰巧那天是我们组搞值日,到了教室急忙拿了卫生工具来到楼下。一到操场,一阵刺骨的寒风扑面而来,我不由裹紧了校服。可当我望向操场时,没想到张仁杰已经开始打扫了,他拿着扫帚很仔细。一阵风吹来,我不由得将手再往袖子里缩了缩,他却像是一点也不冷似的,嘴里呼出的白气像是冬日美丽的雾。这时我的心中满满地都是感动。正是有了他,我们班每天都干干净净。
怎样,看了我们班的“牛人”,收获一定不小吧!
指导教师 祁小慧:
本文结构严谨,首尾呼应。分别介绍了本班的几位“牛人”,他们性格鲜明,有为班级尽职尽责的“席姐”,有漫画达人”王姝彤,还有给大家带来清洁的张仁杰,从不同侧面展示了班上同学的风采。
4号习作
曾经错过的落雨
初三(1)班赵頔飞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自古落雨并花,落花带雨,更添凄凉。花落一朝夕,落雨一朝夕,皆是一瞬的凄美。轻叹一声,只将书卷合起,我却抬眼望去,好像耳边又轻声传来了那样一句。
“唉,今天一起回家好不好?”如隔昔年。
犹忆那年她侧着头,笑着说:“呐,今天我们一起回家好不好?”丁香花新开了一树,一朵落在她如墨的长发上,夕阳远远地照在她身上,衬得她像是树上花一样,清新淡雅。
于是我听见自己说:“当然好呀!”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丁香不仅是一种清新淡雅的花,它还有一个别称,叫丁香结。
“芭蕉不展丁香结”,却也难怪了。
放学回家时,她和我是同路,几乎快到家门口,才各自走向自家的路。她喜欢走在我前面,手上总拿着在学校门口买的一些小玩意,一路跑跑跳跳的,笑得十分肆意。
但她也有很难过的时候,她一旦难过起来,一双常笑的眼睛也会染上难过。若是说一些趣事与她听,她一般都是不愿意惹别人不快的,这时她就会装作很开心地笑起来。她不愿意把自己不开心的事情讲给别人,说是不想让别人也同她一起不开心。
她不开心时,我也装作看不到,只是想尽办法逗她开心罢了。
那是一年夏季,我同她放学走在一起,那天的夕阳依然很红,洋洋洒洒地照在街上。她踌躇了半晌,忽然道:“明天我们约在这里一起去玩好不好呀?”我笑道:“当然好呀!”因是到了暑假,我一人独处也很无聊,是以答应她爽快。
待到第二日,我醒来时,却发现竟下了一场雨,雨势甚浓,我犹豫了片刻,想:“今日是下雨了,等一会再去也不迟。”可是那天的雨,一直下了一整天。
雨停时已是夕阳了,我踏着残雨走到约好的地方,只看见了一地的斜阳。
等到开学第一天时,我急着向她解释。却直到放学也没有看到她的身影。问起一个同学,只是轻描淡写地回答我:“哦,她转学了,你不知道吗?”我愣了一下,垂了头,低低回了一句:“嗯。”
头也没回,却固执地来到丁香树下,“她走了。”我轻叹了一声,合上眼睛,笑着说:“吶,今天我们一起回家好不好?”
意料之中的,没有人回答我。我嗤笑一声,却将双眼含了许多的泪水一并流出来。
只是,倘若是那日我未爽约,是不是便少了这许多遗憾,也不至于我心中这枚丁香结,迟迟未解。
只恨她走的潇洒,只恨自己未将此事放在心上。
年华谢过,时光转移,昔年弹指而过,却不知你是否同我一样难忘那年雨落,与我同生了这样一个丁香结?
如今忆起当年踟蹰,想来可笑。却如今悔不当初,恨!恨!恨!指导教师 纪绣春:
一场雨,错过了一段真挚的友谊。我想,人生中的错过很多,但不尽是遗憾!正如王勃所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让我们在心底遥祝好友吧!文章语言清新,简洁,巧用丁香衬托情感,一语双关。
5号习作
兰州因你们而美丽
初二(6)班张铭菁
我的家乡是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她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她是唯一一座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她的美丽不仅仅是她的风景宜人,更因为那些起早贪黑的工作者们。
我的父亲是一位公交车司机,他每天在城区里穿梭。清晨,我还在回味昨夜的美梦时,他的床铺早已凉透;夜晚,我在为一道道数学题而苦思冥想时,他则在为汽车是否气足而担忧。他起早贪黑,全年无休。他就这样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接送着上下班的人们……所有的公交公司员工都是如此。
我的家在菜市场的不远处,每天清晨我都会被一阵扫地声唤醒。当我背着书包经过菜市场时,我会看到环卫工人正在清扫着堆积如山的果皮菜叶。他们从不会抱怨腐烂的果皮菜叶的异味,他们只会默默地将这些垃圾扫进他们的电动三轮车里,因为,这是他们的职责。每天中午我快步走出校门时,我又看到了他们。啊,我曾经为何没有注意过你们呢?他们弯腰又起身的身影为何让我觉得心酸,他们身上明橙色的工作服是多么耀眼,而就是这耀眼的光芒照亮了兰州的大街小巷。
我的舅舅是一位人民警察,我总是很羡慕哥哥有一个英雄一般的爸爸,可哥哥却对我的羡慕表示无奈,那个总是穿着警服面带笑容的舅舅难道有哪里不好吗?哥哥告诉我,舅舅经常连饭都没有吃完,接到一个电话“嗯啊”两句便穿上警服飞奔出了家门。听了哥哥的抱怨,我恍然大悟——原来舅舅和父亲一样啊!他们为了工作而奔波却忘记了还有期盼他们回家的妻儿。每每看到新闻上某某逃犯已被抓获,大家都在对逃犯的狡猾而愤怒,可有多少人想过警察付出的心血?
若你在街上听见一阵急促的警笛声,伴随而来的是一辆车身贴着红十字的白色面包车,毫无疑问,那是救护车。如果把警察比作正义的代表,那么医生就是生命的代表吧。他们拥有过人的医学常识,令人钦佩的耐心和毅力。他们将病患从死神的镰刀下夺走,若他们失败了,他们会颓废一阵,会憎恨自己的无能,但他们又会很快振作起来,因为他们知道,还有更多的病患等待着他们去医治。
明天的太阳照常升起,司机、环卫工人、警察、医生……他们会用他们的汗水打造一个全新的兰州,去唤醒一个全新的兰州,如果可以,我想对他们说一句:“谢谢你们!”
谢谢你们的汗水及努力,谢谢你们的任劳任怨,谢谢你们让兰州变得更美丽,兰州因你们而美丽!
指导教师 祁小慧:
本文作者用朴实的文笔为我们介绍了生活在兰州的一群普通工作者,他们是公交车司机、清洁工人、警察、医生。文章从不同侧面介绍了他们为兰州做出的贡献,结尾点题,升华了中心思想。
6号习作
望
初三(1)班李雨桐
七八月的乡下,天色总是黑的缓慢。日头留恋这土地,可苦了田间的农人,白色的背心总是湿了又干,反反复复……
夜幕降临的时候,家家都约好了似的静了下来。不多时,伴着哪户人家房檐上铜铃叮当一声,小路上便热闹了起来……
村东头的小哈,蹦蹦跳跳地从西边跑来,当然他一手须得拖着留了山羊胡的老汉。你可别小瞧了这个小老汉,他这一来啊,村里的老少可就都来了。乡下人为了省电费就在老槐树下的石案上,点了蜡烛,一群大人环坐在石案周围,两三人摇着扇,七八人抱着瓜,小孩儿挤在大人腿边,手里攥着冰糕……一群人、一根蜡、一棵树,好不凉爽又热闹。
小哈坐在爷爷脚边,他总是不爱在人群中闹,他喜欢爷爷的故事,人群静下来,爷爷的故事就开始了。这故事的开篇啊,几年来都不曾换过。“你顺着这路一直往前走,走着便到了城里,城里好啊!城里的电灯锃亮,到处都是哩!”小哈一手托着腮,听着听着就发起了愣,仿佛自己就沿着这路走呀走,就走到离城不远的地方,真的不远了,他都看到城里锃亮的灯哩!
爷爷的故事总是道不完,乡下人
们在这些故事里过了一日又一日。夏天今年过去了明年又来,爷爷的故事今年说完了明年就继续,小哈已经习惯了爷爷关于城里的故事。他知道爷爷的故事都打哪来,那都是爸爸从城里写信来告诉爷爷的。小哈每次问,爷爷都这么说。即使记忆中小哈已经太久不曾见过爸爸,以至于差不多忘了他的模样……
每当听到“你顺这路一直走,走着便到了城里,城里好哇……”小哈便想着有一日,门檐的铜铃叮当一声,就有个男人来到小哈身边,那是小哈的爸爸,是爷爷嘴上许久未见的爸爸。
日子仿佛顺着小路跑到了城里,小哈也慢慢长大,他皮肤黝黑,个头也壮实,全变了个模样。可他唯独没变的,是日日傍晚跑到村口向那小路张望,他甚至想,不如就顺着这路一直走,兴许能找来爸爸呢?
星子撒满了夜空,饭点一过,老槐树下热闹如前,只是唯独不见了小哈和他身后的老汉。
有人说一天夜里小哈家檐上的铜铃叮当一声,有个男人站在檐下……也有人说见了小哈和老汉在某个夜里带着行李上了客车,小哈眼瞅向路,咧着嘴笑哩,眼睛一闪一闪的,像装了许多的星子……
指导教师 纪绣春:
读罢全文,我的眼前总是浮现出小哈那双如星子般明亮的眼睛。文章反映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以“望”字统领全文,写出了一个孩子对父亲的思念之情。构思精巧,发人深思。
7号习作
说句心里话,我想去唐朝
初二(10)班程姝文
唐朝乡村,淡山白鹭、斜风细雨、桃花流水……其中戴着青箬笠,披着绿蓑衣的是农夫,也可能是渔人。这柔美细腻的雨,会不会就是老杜为春夜所喜的雨呢?
#p#分页标题#e#我想去唐朝,看看老杜。想想看,一个春日的早晨,宽衣大袖,腰束布带的老杜,从闲居的浣花草堂出来,眼前一亮。不禁脱口吟诵: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于是长期流离的苦楚随风消逝,心里也安静下来。杜甫在草堂闲居时,是一个穷愁潦倒的隐士。在这段生活里,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倒也悠闲。而这样的春夜之雨,更是锦上添花,自然是老杜爱之又爱的。
我想去唐朝,看看李白。这个浪漫主义诗人同老杜一样也是宽衣大袖,甚至敞胸露怀,但李白戏谑醉酒,狂放不羁,飘逸恣肆。一壶清酒饮下,张口道:“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我想去唐朝,看看韩愈。他白净而寡髯,头戴乌纱,衣着不凡。脱去朝服前,他铭记“兼济天下”冒死劝谏,却忘记了“独善其身”。脱去朝服后,又是怎样的失落呢?我知道,他一生失去了许多,但却没有丢失忠贞不渝的信念。真想听听他亲口诵读那句“绝胜烟柳满皇都”啊!
我想去唐朝,看看刘禹锡。看看他的陋室,看看他身在陋室,心中却无堕落的高尚。他因为革新,得罪权贵,又被趋炎附势的小人刁难,竟是在半年之内搬了三次家。“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是啊,品德高尚,屋舍简陋又何妨!
我想去唐朝,看老杜草堂闲居,仍不闲不灭的忧思;看李白戏谑醉酒,吟诗纵歌的狂放;看韩愈被贬千里,却不改忠贞的意志;看刘禹锡半年三迁居,安贫乐道的真性情。
说句心里话,我想去唐朝!
指导教师 王金凤:
这篇作文最大的特点是材料详实,语言优美。小作者摈弃了烦琐的叙述和议论,连续运用排比形象地诠释了想要去唐朝的原因,表现出丰富的知识积淀。语言凝练而有文采,整篇文章有一种明快流畅之美。
兰州日报数字报-兰州新闻网www.westtour.net/ks/20170428/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