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读妈妈生理需要 陪读母亲难以启齿的事(图文无关) 我印象当中有几次爸爸动手打了妈妈,妈妈趴在床头哭,寻死觅活地对着我和姐姐说舍不得我们,我们姐妹还没成人,要不她就去死了。妈妈的眼神一般是哀怨的,什么事情都不敢做主,也拿不了主意。我和姐姐小
陪读妈妈生理需要 陪读母亲难以启齿的事(图文无关)
我印象当中有几次爸爸动手打了妈妈,妈妈趴在床头哭,寻死觅活地对着我和姐姐说舍不得我们,我们姐妹还没成人,要不她就去死了。妈妈的眼神一般是哀怨的,什么事情都不敢做主,也拿不了主意。我和姐姐小小的年纪,看着妈妈的脸,茫然不知所措。面对一个整天郁郁郁寡欢的妈妈,不敢轻易嬉笑。记得上中学的一个暑假,有一天妈妈莫名略带怒气地问我:“你长大了不养我吗?”我吓了一跳:“什么意思?”她又说:“你爸爸说你长大了不会养我的。”原来是他们又发生矛盾了,我说了句:“不会的。放心吧。”最后我对先生说:“你知道我看中你哪一点吗?我觉得你是一个乐观的人,我希望沾染你的乐观,笑对生活。”先生笑了,他的印象当中一直就是母亲能力比较弱,让着母亲,不争不计较。好吧,果然是言简意骇,从与公婆的相处当中,我也可以看出来。最后我问先生:“那我们两个组建的这个原生家庭,会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希望Bill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以我的成长经历为镜子,我真的只希望孩子健康快乐就好。在孩子出生后的几年里,其实我是患上了抑郁症的,一直没人发觉,包括我自己。一直到孩上了幼儿园,老师说他自理能力差,做什么事情速度太慢,心里承受能力弱,动不动就哭。老师说的这些我都知道,可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母亲毫无主见的性格这时在我的身上“完美”体现,先生也顾不上去想要怎么办,两个家长就任事情自己发展下去。孩子上学了,我也没理由再赖在家里,在家闲了几年工作并不好找。最后在别人的介绍下去做客服。疲于应付生活各种压力的我,无暇顾及孩子的心理变化,不知道未来在哪里?不知道在上海可以呆多久?不知道孩子将来去哪里读书?所有都是未知,和先生两个人毫无计划地过一日算一日,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边缘。
就这样,孩子零基础进了小学。孩子放学后是请人家接的,我和先生两个人都在上班,一下班我就紧赶慢赶回家做饭,问孩子学习情况,一开始学校不留书写作业,内容很简单,相对来说很轻松。很不幸,班级语文老师第一学期换了三次。我和先生也没有及时跟进孩子的学习情况,老师没留作业,我额外加作业,孩子很反感。也只好任他去。结果第二学期,书写作业多了,孩子书写速度很慢,第一学期拼音基础不牢,经常混淆。关键是他在别人家还不肯写作业,总是逃避学习。等我回到家,做好饭吃了,再陪他写作业,起码是十点了,还没做完,为了不影响第二天的学习,便不让他写了。
这样也形成了一个不好的习惯,作业对于他来讲,做不做都无所谓,孩子自己也不知道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我和先生其实都明白孩子身上很多问题,也少不了打骂,可是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孩子该怎样还怎样。很多朋友都劝我:低年级的孩子要陪读。可是,想起我以前的经历,我不想失去工作,哪怕是工资少,我也不想失去。我很怕回到没有工作的那段日子,先生也没发话,问他怎么办,他就训孩子,甚至操起东西就打孩子。问一回,他就发一回脾气。二年级开学了,先生还是听之任之的态度,翻来覆去想了很多天,最后还是自己咬咬牙,决定当陪读妈妈。一年级已经仓皇结束了,我不想等到孩子升初中的时候再来后悔。
刚刚在朋友圈看到一条视频,“新城市留守儿童“,讲述的是一个五岁小女孩一天与父母相处的一个缩影,在吃早饭的时候,妈妈在看手机,孩子一边吃着早餐,一边去挠妈妈的手,妈妈问她怎么了,孩子说这里有个黑点,妈妈又继续看手机。下午孩子放学,妈妈还没回,她自己一个人画画,妈妈回来后就去做饭了,孩子拿着书去问妈妈,妈妈要她等一会。晚上看书的时候,孩子拿着书本问妈妈是什么字,妈妈一个字一个字地告诉她。睡觉前爸爸打电话来了,孩子抢过电话,跟爸爸说想周末去游乐场,结果爸爸问的第一句话是:你的功课做完了吗?
看完这个视频有点心酸,也从这个妈妈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承认自己是一个不懂玩的人,也不懂怎么陪自己的孩子玩,孩子拿着玩具来找我的时候,我如果在做别的事,也会嫌他烦。事后也觉得好内疚,现在他想玩不会陪他玩,将来他大了,我想和他聊天,估计他也不会理我了吧。这些道理说起来都明白,可是实际生活当中却事与愿违。
我不是一个乐观的人,也常常觉得自己很失败,即便如此,我对生活依旧充满希望,只有靠自己才能走出抑郁的泥潭。
陪读妈妈生理需要 陪读母亲难以启齿的事www.westtour.net/ks/20170430/15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