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起得很“漫威”,它却是过去十月最窝心的高分片

口述 梦幻男人 评论

在太平洋西北部的森林深处,本(Ben)和他的六个孩子生活在远离尘嚣小木屋中。孩子们对父亲崇敬有加、言听计从,他们管父亲叫做“神奇队长”。 在一个乌托邦式的环境中,孩子们的世界里没有手机、电脑游戏机,他们攀岩、打猎、博览群书。本希望自己的孩子们

在太平洋西北部的森林深处,本(Ben)和他的六个孩子生活在远离尘嚣小木屋中。孩子们对父亲崇敬有加、言听计从,他们管父亲叫做“神奇队长”。

在一个乌托邦式的环境中,孩子们的世界里没有手机、电脑游戏机,他们攀岩、打猎、博览群书。本希望自己的孩子们能够身心健康的成长。

直到有一天噩耗打破了他们平静的生活,他们不得不回归现实。

花花世界的一切都让孩子们感到新奇,却也冲击着他们的心灵,他们对本的教育方式产生了怀疑。就连固执的本也开始反思:或许他认为对的,并不是孩子们想要的……

名字起得很“漫威”,它却是过去十月最窝心的高分片

神奇队长

Captain Fantastic (2016)

■ 编剧/导演:马特·罗斯

■ 主演:维果·莫腾森 / 乔治·麦凯 / 萨曼莎·伊斯莱尔 / 安娜丽丝·巴索 / 尼古拉斯·汉密尔顿

奇遇电影字幕组|QY-151

□ 翻译:@呆毛713/@ksanti-/@Coco真的在学德语啊啊啊

□ 特效:@33-eR

□ 校对:@易燃小姐

名字起得很“漫威”,它却是过去十月最窝心的高分片

长按以上二维码即可下载本片

名字起得很“漫威”,它却是过去十月最窝心的高分片

豆瓣上有7000多人标记看过,7.9评分

本片的导演兼编剧马特·罗斯事实上是美国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演员,在《十二猴子》、《变脸》、《飞行家》等著名电影中出演小配角,还参演了多部质量不低的美剧,比如几年来在美剧《硅谷》中扮演Gavin Belson(据说该角色的原型之一是史蒂夫·乔布斯)。

《神奇队长》是马特·罗斯自编自导的第二部长片,便出手不凡,本片在2016年圣丹斯电影节首映,并于之后的戛纳电影节获 “一种关注”最佳导演奖。

名字起得很“漫威”,它却是过去十月最窝心的高分片

本片导演马特·罗斯还是个演员,就是《硅谷》里的Gavin Belson

前一段时间我们还翻译过另一部电影《战时童年》(72届威尼斯电影节的地平线单元最佳导演奖以及最佳处女座奖),该片的导演布拉迪·科贝特同样是美剧中的常客。看来如今的美剧圈还真是藏龙卧虎、不容小觑。

布拉迪·科贝特的《战时童年》明显走的是欧洲艺术电影的路线,而马特·罗斯拍摄的《神奇队长》则完全是在美国类型片的基础上进行杂糅和尝试。

在影片的开头,父亲本带着六个孩子藏匿在森林中,几乎与世隔绝,让你以为这会是一部远离尘嚣、荒野生存题材的影片。

名字起得很“漫威”,它却是过去十月最窝心的高分片

在影片的开头,还以为故事发生在一个原始部落

随着剧情发展,一家人风风火火的开着大巴车离开了森林,一路上遭遇警察、洗劫超市,都是公路片之中的套路。

名字起得很“漫威”,它却是过去十月最窝心的高分片

多数的公路片是从文明逃到荒芜,而《神奇队长》则是回归文明社会

影片到了后半段,影片升级成为了一场家庭闹剧,充斥着各种家庭轻喜剧中各种啼笑皆非的桥段和冲突。

名字起得很“漫威”,它却是过去十月最窝心的高分片

一家人大闹母亲葬礼

所有的影迷都知道类型片的套路深,而且如今单一类型的电影让被套路惯了的观众越来越有一种观影的疲乏,为了改善这种困境,对类型进行杂糅可能属于最常见的方法。

然而对电影类型的杂糅其实跟做饭一样,不是你把所有的材料放进锅中胡乱一炖就能做出美味佳肴,时机和分量都是十分重要的。

在这一方面马特·罗斯在《神奇队长》所做的无疑是成功的,电影的每个阶段都是那么的饶有趣味、引人入胜,而且在某一类型陷入套路中之前跳脱出来,一个轻盈的转身,流畅又不失逻辑。

然而单凭这一点感觉也不至于就给他颁个最佳导演奖。个人认为这部片子之所以清新脱俗,多半是因为导演在电影中的自我表达。

名字起得很“漫威”,它却是过去十月最窝心的高分片

不予置评

很少能够在这种满是套路类型片之中看到有点“伍迪·艾伦式”的连珠炮一般精英知识分子表达。

片中出现了各种哲学思想、政治主义、高端理论还有古典音乐,这些不明觉厉的名词一下子拉高了这部本属于类型电影的逼格,还敲开了戛纳的大门。

名字起得很“漫威”,它却是过去十月最窝心的高分片

片中大儿子说自己是毛主义者,

这句话同样出现在了伍迪·艾伦的新剧《六场危事》中

当然电影中的这些表达远没有伍迪·艾伦那般幽默睿智,但戛纳就是吃这一套。

然而这些逼格似乎并不是导演马特·罗斯装出来的,据说在生活中他就是这样一个人。

名字起得很“漫威”,它却是过去十月最窝心的高分片

美国哲学家诺姆·乔姆斯基,是一位著名的语言学家以及无政府主义者

导演马特·罗斯将其视为偶像

在电影中频繁出现的美国哲学家,一直都是导演马特心中的英雄、偶像。电影中甚至还荒诞地把诺姆·乔姆斯基的生日当作节日来庆祝,而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这确实是马特家庭里的一个重要节日,这一套诺姆·乔姆斯基天所有人会一起切蛋糕、点蜡烛、互送礼物。

名字起得很“漫威”,它却是过去十月最窝心的高分片

在片中的乔姆斯基节上,本送给了小女儿一本《性爱圣经》,小姑娘的表情很复杂

虽然导演马特·罗斯出演了美剧《硅谷》,但他本人正如电影中展现的一样对现代科技心存反感。据说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马特禁止工作人员携带手机。

所以说导演在电影中的表达是极具个人化的,它并没有试图为什么群体发生,只是简单表达出自己的困惑和挣扎。

而且在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无情的讽刺和批判后对自我行为方式的反省又让这部电影没有沦为粗暴无脑的左翼电影。

从这些方面来看,影片的内核则更像是是一部文艺片。

名字起得很“漫威”,它却是过去十月最窝心的高分片

片中本对自己的教育方式进行思考和反省

影片的成功当然离不开维果·莫藤森的功劳,在表演上可以说他撑起了整部电影,塑造一个不怒自威又充满柔情的完美父亲形象。

导演说他在写剧本的时候,脑补的是30多岁的哈里森·福特,十足的硬汉气质又有些情感脆弱。在选角的时候按照这样的一个标准,维果·莫藤森似乎是唯一合适的人选。

电影中的本是多才多艺、无所不能的,而维果·莫藤森同样也是一名多面手,除了演员之外,他还是一位摄影师、音乐人、画家以及作家。

名字起得很“漫威”,它却是过去十月最窝心的高分片

性格男星维果·莫藤森,代表作《魔戒三部曲》、《暴力史》

维果为了出演好这个角色做了十分充足的准备,有点恐高的他不得不进行攀岩训练,他阅读了诺姆·乔姆斯基的所有的书,并且在片中正面全裸出演。维果在采访中说:“这个角色恐怕是我从影以来诠释的最复杂的角色之一了”。

名字起得很“漫威”,它却是过去十月最窝心的高分片

因为影片中有攀岩的镜头,维果和小演员们在开拍前都受到了严格的专业训练

除了维果之外,片中的几个小演员的表演也非常的出彩,性格各异、充满童真,煞有介事的说着一些他们可能并不能真正理解的台词。

当然这些小演员在开拍之前同样经过了非常严格的训练,格斗、攀岩还阅读了许多书籍,其中一个小女孩还进行了杀羊的训练。努力的付出和训练让这些小演员在扮演特殊环境成长起来的孩子时依然有十足的说服力。

#p#分页标题#e#

名字起得很“漫威”,它却是过去十月最窝心的高分片

电影主创集体比中指

看完整部电影之后自然而然让人联想到了去年一部话题性很高的记录片《狼群》(我们也翻译过此片的中文字幕)。该片讲的是美国纽约的一对父母,因为担心社会上的复杂和危险,把七个孩子关在家中14年,这些孩子通过看电影来了解外边的世界,竟然一共看了大约5000部左右的电影。

名字起得很“漫威”,它却是过去十月最窝心的高分片

纪录片《狼群》的故事和本片有很多相似之处

《神奇队长》中本领着孩子在与世隔绝的森林中生活,和《狼群》中的故事其实是类似的,不同的是《狼群》是逃避社会的结果,而本则是在通过这种方式在反抗社会。

在这两个故事中都不能否认父母这样做是出于对子女的爱,但是在方式上无疑有些不妥当。个人认为这种教育方式最大的问题是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在孩子身上,他们灌输给孩子他们自认为对的东西,却没有想过这是不是对孩子来说最合适的。

比如在《神奇队长》中,当大儿子愤怒的反驳父亲说自己是个毛泽东主义者的时候,他并不是因为被父亲误会而生气,或许他根本就不想成为一个毛泽东主义者,他的愤怒只是因为他在异性面前的慌张和挫败。

就算他被各大名校录取,精通多国语言,掌握高等物理和数学,但那又怎么样?在异性面前他看起来就像是个白痴。

名字起得很“漫威”,它却是过去十月最窝心的高分片www.westtour.net/ks/20170616/67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