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官制改革后,满汉尚书的双部长制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

历史 梦幻男人 评论

众所周知,自隋唐之后,中国传统王朝一般实行“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制。这种构置,在农业社会是比较合理的。 DEK奇闻趣事_奇闻异事怪事_科学探索发现_社会焦点媒体—华奇网 但是,在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后,清朝在六部之上增加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众所周知,自隋唐之后,中国传统王朝一般实行“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制。这种构置,在农业社会是比较合理的。DEK

但是,在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后,清朝在六部之上增加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执行外交功能。DEK

庚子年后,按照各国管理,总理衙门被改为外务部,并提为六部之首。DEK

清末官制改革后,满汉尚书的双部长制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

DEK

军机处DEK

清末新政中,与责任内阁制紧密联系的另一个变革是整理官制,即对原有各部位重新整理,改设九部。DEK

而在1901年实行新政后,清廷又相继设立了商部、巡警部、学部和政务处、练兵处和财政处等中央直属机构。DEK

这些新旧机构职能重叠,旧的六部还实行满汉尚书,显然已不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DEK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吵后,奕劻将核定的方案上报,其具体内容是:DEK

实行责任内阁制,设立内阁总理大臣一人,左右副大臣二人,以各部长官为内阁政务大臣;DEK

中央设十一部,即外务部、吏部、民政部、度支部、礼部、学部、法部、农工商部、邮传部、陆军部和理藩部;DEK

此外,再加五院一府,即集贤院、资政院、大理院、审计院、行政裁判院和军咨府。DEK

清末官制改革后,满汉尚书的双部长制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

DEK

庆亲王奕劻DEK

根据立宪国的通例,中央政府即以各部行政长官会合而成,分之则为各部,合之则为内阁;出则各部长官,入则内阁政务大臣。此现拟内阁官制之由来也;DEK

内阁既总集群卿协商要政,而万几所出一秉圣裁,不可无承宣之人为之枢纽,故设总理大臣一人以资表率;DEK

如果担心内阁总理大臣权力太大,则有集贤院以备咨询,有资政院以持公论,有督察院以任弹劾,有审计院以查滥费,有行政裁判院以待控诉;DEK

凡此五院,直隶朝廷,不为内阁所节制,而转足以监内阁,皆所以巩固大权,预防流弊。 DEK

但是,这个方案也遭到一些官员的激烈反对。DEK

如御史赵炳麟指责奕劻等人的方案是“将君主大权潜移内阁,暗移神器”,实行新的官制必然“大臣陵君,郡县专横”,其结果是“大臣专制”取代“君主专制”。DEK

军机大臣瞿鸿禨则更为狡诡,其在讨论时不动声色,暗中去见慈禧太后时却乘机放了一把野火,说:DEK

“根据这个官制,老佛爷从此就不必为军国大事而过度操心了。”DEK

他见慈禧太后不太明白,便解释说:内阁制与军机处的性质不同,军机处所讨论的问题,事前必须请旨定夺,内阁则由会议决定后上奏。DEK

在赵炳麟和瞿鸿禨的怂恿下,慈禧太后听后若有所悟。DEK

1906年11月6日,清廷发布新官制上谕。 DEK

清末官制改革后,满汉尚书的双部长制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www.westtour.net/ls/20170505/41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