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一直是上至机关领导,下至街头巷尾谈论最多的一段历史。在中国,你可以不知道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但是要是不知道刘备、诸葛亮、曹操,那么不会有一个人当你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深深地怀疑你的脑袋要么是被驴踢了,要么你的别国派来的卧底。三国,为
三国,一直是上至机关领导,下至街头巷尾谈论最多的一段历史。在中国,你可以不知道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但是要是不知道刘备、诸葛亮、曹操,那么不会有一个人当你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深深地怀疑你的脑袋要么是被驴踢了,要么你的别国派来的卧底。三国,为什么被人们这么耳熟能详?当然拜《三国演义》所赐。uLU
《三国演义》,顾名思义,它是一本演义,而不是一本史书。如果非要和《三国志》去比对,说罗贯中这儿写的是假的,那儿写的是假的,就没有意思了,因为演义就是在历史的基础上发挥作者的想象,让读者有更大的兴趣。《三国演义》整体来说是七分实,三分虚。相比较《封神演义》来说,三国演义已经很靠谱了,最起码没有请神仙下来帮忙。uLU
三国演义中被夸大的人当然是诸葛亮、刘备等这些“正面”阵营的人,贬低的人自然是以曹操为首的“反面”阵营的人。所以左右摇摆的东吴一方,在罗贯中的笔下是最让我们玩味的。至于“既生瑜、何生亮”的周瑜,当然也是一代枭雄,老罗同志虽然狠狠地黑了周瑜一把,但是绝对是低级黑,黑的非常太明显了。不就是因为妒忌嘛,居然把人活活气死了!公瑾兄,有时间多请老罗喝两杯啊!uLU
周瑜黑的太明显,有一个人被黑的太隐蔽了,以至于不熟读《三国演义》的人不能够发现,不细细品味根本品不出来黑出翔的感觉!uLU
这个人就是鲁肃!uLU
说老罗黑了鲁肃,很多人肯定会跳出来准备跟小编理论理论:老罗笔下的鲁肃是一个老实巴交的人,怎么能说黑了鲁肃呢?uLU
说鲁肃老实,这点小编也承认,但是从战略角度上来讲,鲁肃这个角色真的让老罗黑的够惨!因为在《三国演义》中,作为臣子的鲁肃只有两个字:失败!uLU
先说说鲁肃在东吴的定位。他是东吴的一个臣子,但凡领土、城池的割让、妥协,他是没有决定权的,对不对?只有在请示了吴王孙权之后请吴王定夺才可以,对不对?在领土、城池的谈判中,他只是个传话筒,对不对?uLU
但是,鲁肃不是这样做的,他去谈判,自己就拍板,让领导非常被动。uLU
《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鲁肃去刘备讨要荆州,肃曰:“若果系公子刘琦占据,尚有可解;今公子在江夏,须不在这里!”孔明曰:“子敬欲见公子乎?”便命左右:“请公子出来。”只见两从者从屏风后扶出刘琦。琦谓肃曰:“病躯不能施礼,子敬勿罪。”鲁肃吃了一惊,默然无语,良久,言曰:“公子若不在,便如何?”孔明曰:“公子在一日,守一日;若不在,别有商议。”肃曰:“若公子不在,须将城池还我东吴。”孔明曰:“子敬之言是也。”uLU
鲁肃啊鲁肃,当时东吴是派你去索要荆州的,你怎么就答应给刘备了?你有这个权利吗?你是去要荆州的,不是让你去谈判的啊!什么刘表基业?你应该这样回绝诸葛亮:刘景升丢了荆州,我们赶走了曹操,荆州就是我们的了。uLU
《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鲁肃继续讨要荆州,孔明曰:“曹操统百万之众,动以天子为名,吾亦不以为意,岂惧周郎一小儿乎!若恐先生面上不好看,我劝主人立纸文书,暂借荆州为本;待我主别图得城池之时,便交付还东吴。此论如何?”肃曰:“孔明待夺得何处,还我荆州?”孔明曰:“中原急未可图;西川刘璋闇弱,我主将图之。若图得西川,那时便还。”肃无奈,只得听从。玄德亲笔写成文书一纸,押了字。保人诸葛孔明也押了字。孔明曰:“亮是皇叔这里人,难道自家作保?烦子敬先生也押个字,回见吴侯也好看。”肃曰:“某知皇叔乃仁义之人,必不相负。”遂押了字,收了文书。uLU
这次鲁肃的做法更让人无语,不仅答应了诸葛亮的混乱逻辑,而且进一步妥协画了押!要知道古代土地是生存之本,那是寸土不让的。鲁肃啊鲁肃,你有什么权利说不要荆州?uLU
这就是罗贯中笔下的鲁肃:没有战略眼光,替领导做决定,去谈判自己拍板。这样的员工还不算是一个失败的员工?非常非常的失败!所以,《三国演义》中被黑的最厉害的人,鲁肃当之无愧!uLU
从鲁肃索要荆州一事上来看,发现《三国演义》被黑的最隐蔽的人www.westtour.net/ls/20170505/41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