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q奇闻趣事_奇闻异事_世界奇闻_科学探索_社会焦点媒体—华奇网 ▲何炳棣等受记过处分的新闻报道,1936年12月28日刊载于北平《世界日报》。 JSq奇闻趣事_奇闻异事_世界奇闻_科学探索_社会焦点媒体—华奇网 JSq奇闻趣事_奇闻异事_世界奇闻_科学探索_社会焦点
▲何炳棣等受记过处分的新闻报道,1936年12月28日刊载于北平《世界日报》。JSq
何炳棣(1917-2012),青年时期存照。JSq
曾在美国荣膺院士的何炳棣(1917~2012),是国际知名的明清史研究专家;他有两部被国际学术界公认的权威著作,一为《明清人口论》,一为《明清社会流动史论》。JSq
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费正清曾这样评价说,“中国要有五六个何炳棣的话,西方就没有人敢对中国史胡说八道了。”史学家余英时则赞何炳棣“才如大海”,对其史学方面的才华予以极大赞赏。而国内读者大多只是通过其回忆录《读史阅世六十年》,近十年来才开始接触与初步了解这位旅居美国的中国史学家。JSq
因打架被记大过JSq
除却各种学术业绩与卓越洞见,除却各种学术圈内的逸闻趣事,作为史学家的何炳棣于后世的大众读者而言,更多的只是搁在一个“仰视”的取景框里,摄取的只是上个世纪近代学术史中的一个“风景”断片而已。然而,历史应当是生动而多元的,至少在当事人当年的某个时间节点上,应当会有相当丰富、相当具有冲突细节而非后来宏观概述性质的历史信息存在。这些脱离了后世归纳与总结式思维体系的历史信息,往往具有出其不意却又颇有意义的存在价值。这不,笔者就在翻检查寻近代大中学校“读经”运动的史料过程中,偶然间发现了一则何炳棣曾被清华“记大过”的报道。JSq
于1936年12月28日印行的北平《世界日报》,第六版头条新闻即是“清华大学何炳棣等十八人受记过处分”,而这条新闻下端则印着“津市各校明年起增加读经”的新闻。JSq
从新闻报道可知,清华大学学生自治会与救国会之间的学生发生了冲突,有多名学生被“记大过”,救国会也因之被校方取消。虽然救国会的学生觉得处置不公,仍有请求学生代表会再行召开大会,请求校方重新处置此事,但此事应再无下文。笔者曾继续查寻《世界日报》后续报道及《清华周刊》,对此事均再无任何相关报道,可见校方极可能仍是“维持原判”了。由于该报道之前的两日报纸,笔者均未寻获,故而学生团体之间因何发生冲突,不甚明了。但何炳棣因何被“记大过”,该报道中交待得十分明确,称“又有何炳棣等到学生宿舍擅行阑入他人住室,翻抢书物,殊属有违校规,何炳棣着记大过一次”。JSq
他很可能是主犯JSq
事实上,此次因学生冲突受到“记大过”的清华学生远不止何炳棣一人,总共已达十八人之多,且其中有十一人“记大过”达两次。那么,为什么独独要把何炳棣的名字拈提至报道标题处,称“何炳棣等十八人受记过处分”呢?这样一来,似乎何炳棣乃“首犯”,事实究竟怎样?JSq
仅从报道内容考察,首先,1935年12月25日晚,“何炳棣等到学生宿舍擅行阑入他人住室,翻抢书物”——这样的行文方式,俨然乃何率众入室翻抢,显系“首犯”。其二,12月27、28日两次学生纠纷,“甚有殴斗行为”,恐怕也都与何炳棣等受到“记大过”处分有关,系单方面的报复行动。所以,无论从率先与率众的“首犯”角度,还是从引发冲突者的“首犯”角度来求证,何炳棣都是“首犯”无疑。因此,《世界日报》报道标题中,以何炳棣为首来记述此事,也就顺理成章了。JSq
试想,当年19岁的何炳棣,还未成为史学大家的何炳棣,已然以自己的行动“创造”了历史。无论这段历史,在当事人的忆述中会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隐情,以及不为外界所知的所谓“真相”——何炳棣的行为,在近代中国学者,尤其是史学家的生活史中,是不多见的。JSq
何炳棣一直是猛人JSq
于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何炳棣直至晚年,还会经常非议同行学者,无论同辈长辈皆有臧否,这样的风格似乎并不“儒雅”,并不特别符合一位史学家的朴厚之风。譬如他曾说吴晗在昆明时经常打牌,学术上“不用功”;又称黄仁宇“对历史不忠实”;还说过若他早在芝加哥大学任教,一定不会让许倬云毕业等等;甚至还曾批评胡适写日记的习惯,说胡适“哪有那么多可记的”,其日记内容也“不一定完全可靠”。读过1936年年末的《世界日报》这则报道,就可明了何炳棣之所以惯于臧否人物、言行无忌——原来,他性情向来如此,一贯直截了当、不畏争讼,19岁时就在清华以学生冲突之“首犯”,获“记大过”一次的处分。其学生时代即已如此做派,海外治学的中晚年时期,无论学术经验还是人生阅历皆更为自信自得,难免会“故态复萌”了罢。JSq
何炳棣已逝世五周年,今年又恰逢其百年诞辰——笔者偶获这则何先生当年被“记大过”的旧闻,并将其在此披露出来,本意并无不敬。此举只为近代学术史尤其是近代学者生活史,存留下一些更为鲜活与丰富的历史信息而已。此举只为后世读者研究近代学术之际,可知人生之真切,可感人性之真实。笔者遥想,何先生生前直性快语,见此旧闻之披露,若泉下有知,亦当付之一笑罢。JSq
肖伊绯/文JSq
何炳棣曾被清华“记大过”www.westtour.net/ls/20170505/41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