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是三国时期曹操的谋士,也是曹操最信任最忠心的一位谋士,他为了曹操征战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曹操所取得的胜利有郭嘉很大的功劳,只可惜郭嘉英年早逝,没有郭嘉的谋略,曹操的鸿图霸业也没有完成。不过在据说郭嘉曾让曹操置于过险地,这又是怎么
郭嘉是三国时期曹操的谋士,也是曹操最信任最忠心的一位谋士,他为了曹操征战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曹操所取得的胜利有郭嘉很大的功劳,只可惜郭嘉英年早逝,没有郭嘉的谋略,曹操的鸿图霸业也没有完成。不过在据说郭嘉曾让曹操置于过险地,这又是怎么回事?
郭嘉为什么要害曹操?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人物。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于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谥曰贞侯。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而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
关于沙漠那次郭嘉害曹操其实并不是真的,郭嘉并不是真心置曹操于死地。其实郭嘉已算准大漠一行的凶险在何地,生机在何时,之所以临行跪别不是送曹操丧命,而是自知命不久矣,故来永别主公。
让曹操一行陷入困境,是想给他一个教训,让他明白谋士之于统帅的重要性,明白世事无常,即使势强也不能拥兵自大,即使满怀谋略信心十足,也要多听他人的谏言,即便从亲近的人那里得到了良策,也要在落实上多加关注、查证。
雨水来后,郭嘉自知曹操即使能懂他也不能再容他,就自杀了,可谓是以死进谏。曹操后来也明白郭嘉的用心,知道他临别一番话是肺腑之言,知道他虽对自己失望但仍然抱着希望,所以痛哭流涕,然而天下再无郭奉孝了。
郭嘉比曹操小21岁,但对曹操的宏图伟志似乎了如指掌。当曹操就天下形势向郭嘉问计时,郭嘉一语道破要害,建议曹操乘袁绍攻击公孙瓒之时先消灭吕布。这样不仅能使曹军扩大实力,又可以避免以后曹袁决战时吕布从侧翼威胁曹军。曹操又询问郭嘉,作为谋士,最关键的素质是什么?郭嘉说:战争和下棋一样,没有一场战争是事先部署好的,熟读兵法只是入门,军师的优劣在于临场应变。
郭嘉明晰透彻的分析,让曹操一下看到了光明的未来。曹操听完感叹道:“使孤成大事者,必此人也。”郭嘉离开营帐后,也大喜过望地说:“真吾主也。”从此,郭嘉便当上了曹操参谋军事之官——军事祭酒,为曹操的四方征战出谋献策,忠心效力。
曹操三哭郭嘉都是为什么?
郭嘉(170年_207年),东汉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
起初郭嘉效力于袁绍账下,观其不是明主,在袁绍账下沉寂6年,后经荀彧介绍加入曹操账下。到曹操账下后屡出奇谋,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征乌丸时病逝,享年三十八岁,益曰贞侯,史称“才策谋略,世之奇才”。
郭嘉至小就放荡不羁,又体弱多病,不拘小节,酒色浪子。
曹操得郭嘉,真如刘备得诸葛,曹操采用郭嘉十胜十败论,奠定了曹操打袁绍的决心,使曹操打败袁绍,统一北方,曹操曾说“唯奉孝为能知孤意”“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可见郭嘉在曹操眼中是如此青睐有加。
一哭是在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乌丸,路途中突然黄沙漠漠,狂风四起,道路崎岖,人马难行,操有回军之心,向于郭嘉,郭嘉此时水土不服,卧病车上,操泣曰“因我欲平沙漠,使公远涉艰辛,以致染病,吾心何安”。郭嘉强撑躯体,建议曹操继续前行。
二哭本年九月,曹操平定乌丸三郡,回师到达易州时,听到郭嘉去世,曹操大哭一场,哀悼奉孝。
三哭是曹操赤壁之战失败后,在南郡城中喝酒时痛曰“若奉孝在此安会由此大财,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鬼才”郭嘉的死对曹操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呢?历史上更有一种“鬼才不死,卧龙不出”之说,郭嘉论军事来说是强于诸葛亮的,郭嘉不死天下走向不知又于何处,郭嘉的死打破了曹操统一天下的梦想,有生之年曹操没有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