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看《三国演义》的时候,总是叹惋一些英雄人物的悲剧结局,比如说关羽、吕布、郭嘉和公孙瓒,这些人都是名震一时的人物,但是结局却令人叹惋。公孙瓒是一个出场比较早的诸侯,他的白马义从是最强的战队之一,那么公孙瓒一开始是谁的下属?他的白马义从
很多人在看《三国演义》的时候,总是叹惋一些英雄人物的悲剧结局,比如说关羽、吕布、郭嘉和公孙瓒,这些人都是名震一时的人物,但是结局却令人叹惋。公孙瓒是一个出场比较早的诸侯,他的白马义从是最强的战队之一,那么公孙瓒一开始是谁的下属?他的白马义从后来怎么样了?
公孙瓒是谁的手下?
东汉末年三国的前期,有这样一个伟大的政治家那一定就是刘虞,刘虞最开始只是一个地方官,不过他的出身背景也是非常强大的,他是后汉宗亲,不过刘虞却从来没有靠着自己强厚的背景而一来就担当负责国家重任,起初的他只是个小官,经过他的努力之后,一步一步向上走,从官吏到刺史再到宗正等大官,,无一不是从基层做起,或许也正因为这样,刘虞才会更加体桖民众,也因为如此,他的所作所为在当时战乱时代还是起到了一定的正面影响。
刘虞的手下,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公孙瓒,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前,公孙瓒是一个很有名的大将,他作战英猛,军事能力十分了得,但是为人非常的记仇,而且睚眦必报。
公孙瓒也是出生于贵族,但是母亲的地位非常的卑微,从小也是备受折磨,最开始的时候只是担任着小官,后来在战场上屡次战功显赫,后来当上了大将,并且在刘虞的手下工作,也许是因为公孙瓒一直久战沙场所以使得性情残暴,在战场上,杀人不眨眼,对待老百姓也是及其无情,他主张以武力对付少数民族,而他的上司刘虞却主张以仁政对待少数民族,这也就产生了两个人的不和,公孙瓒一直以来也因为这个对刘虞不满,也有历史文献说公孙瓒从小生活的地方,常年遭到少数民族的掠夺,公孙瓒对少数民族恨之入骨,再加上刘虞以仁政待少数民族,引起了公孙瓒的极度不满。
公孙瓒也是刘虞最为出色的武将,他在战场上的能力非同小可,一起上战马,那气势就连身强力壮的少数民族看着都是心虚的,就连刘备也曾在公孙瓒的手下干过事,他在黄巾之战中大胜,也因此威震四方。
只是公孙瓒的小肚之心杀死了一代忠臣刘虞,他以少胜多反将前来杀自己的刘虞杀死,但是将刘虞杀死后,公孙瓒在民众和手下的心里也失去了信任,很快他被袁绍打败,自己也被烧死在自己修建的高楼之中。
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厉害吗?
三国里能征善战的军队有很多,像是陷阵营、虎贲营、并州狼骑、西凉铁骑等,都是出类拔萃的能战之士,不过要论马战轻骑兵,恐怕公孙瓒的白马义从,要数第一。
公孙瓒早年出仕不顺,后来得到涿郡太守赏识,开始发迹,他一生好战,以强硬态度对抗北方游牧民族,威震边疆,后来成为三国时代北方最强有力的军阀之一。
公孙瓒以战成名,尤其是和北方游牧民族作战,勇猛豪迈,一马当先,尤其善使双头铁矛。
每次边境告急时,公孙瓒总能力挽狂澜,作战时候杀敌如仇,不知疲惫,从此以后,乌桓和鲜卑人都害怕公孙瓒的勇猛,不敢轻易冒犯。
而公孙瓒常与身边数十个善于骑射的人骑着白马,互为左右翼,自号白马义从。乌桓更相告语,避白马长史。
白马义从原来是指那些跟随公孙瓒的善射之士,后来公孙瓒在与胡人的对战中,深深感觉一队精锐骑兵的重要性。因此,以那些善射之士为原形,组建了一支轻骑部队。
由于公孙瓒实在是酷爱白马,所以部队里配备的全都是清一色白马,白马义从军也正式扩展成一支真正的铁骑,白马义从扩充成相当一支相当规模的部队之后,威震塞外,乌桓“乃画作瓒形,驰马射之,中者辄呼万岁,虏自此之后,遂远窜塞外。”
袁绍曾经说过:“瓒好白马,屡乘以破虏,虏呼为‘白马将军’。故选精锐三千,尽乘白马,号‘白马义从’,以实禁卫也。”
白马义从是公孙瓒的精锐骑兵部队,征战无数,大胜无数,只不过可惜的是,公孙瓒的舞台时间很少,所以白马义从这只军队,只拥有短暂的辉煌。
在与袁绍对敌时,公孙瓒败给了大将麴义。
在界桥战役中,公孙瓒见麴义兵少将寡,便欲用轻骑兵横冲直撞,麴义兵马不动,暗中埋伏下无数弓箭手,等到白马义从军至前十几步的时候,麴义一声令下,伏兵骤出。
扬尘大叫,直前冲突,强弩雨发,所中必倒,临陈斩瓒所署冀州刺史严纲甲首千余级。瓒军败绩,步骑奔走,不复还营。
公孙瓒的失败在于,轻骑兵比不过高战杀伤力的远程弓弩手,所以他失败了,三国历史中,之后再也不见白马义从的身影。
白马义从每次作战时,为表达忠心,都会大声高喊:“义之所至,生死相随!苍天可鉴,白马为证!”白马义从不仅仅是三国精锐骑兵的代名词,也是忠义所现。
虽然公孙瓒早早退出三国历史舞台,但却留下一个继承其心志的人物,继续对抗这乱世,他就是后来号为常胜将军的常山赵子龙,他也是白马义从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