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李嘉诚投资英国,详解李嘉诚在英国的主要投资

新闻 梦幻男人 评论

为什么李嘉诚投资英国,详解李嘉诚在英国的主要投资 距离访美结束还不到一个月,习近平主席应英国女王伊利莎白二世邀请,于10月17日前往英国进行国事访问,此行有150人的企业家代表团随行。 据网络公开报道显示,与访美的互联网大军有别,此次陪同访问的企业

  为什么李嘉诚投资英国,详解李嘉诚在英国的主要投资

 

  距离访美结束还不到一个月,习近平主席应英国女王伊利莎白二世邀请,于10月17日前往英国进行国事访问,此行有150人的企业家代表团随行。

为什么李嘉诚投资英国,详解李嘉诚在英国的主要投资

 

  据网络公开报道显示,与访美的“互联网大军”有别,此次陪同访问的企业家主要来自金融、基建、能源、汽车、航空、保险、文化、投资等行业。

 

  2010年、2011年,李嘉诚先后以90.3亿美元与38.7亿美元收购英国电网与水务业务,2012年7月,又耗资30.32亿美元收购英国管道燃气业务。目前,李家控制着英国天然气近三成市场、四分之一的电力分销市场以及约5%的供水市场。李嘉诚在英国最近的一次投资是收购铁路租赁公司EversholtRail Group。

 

  有媒体根据公开资料统计过,李嘉诚在英国的总投资高达3900亿港元,有网友戏称“已经买下半个英国”。

为什么李嘉诚投资英国,详解李嘉诚在英国的主要投资

 

  富豪为什么愿意在英国“买买买”?

 

  1、稳定的政治局势和健全的法律制度。英国是议会民主制国家,执政政府由民众投票选举产生。同时,英国也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但君主权力有限,并保持政治中立。此外,英国还有数以千计的非政府组织代表不同的利益群体。作为欧盟成员国,英国还遵守欧盟共同体的法令和政策。

 

  2、世界领先的基础设施水平。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4-2015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英国拥有世界领先的基础设施,其综合质量排名为世界第10位。这为企业在英国发展和有效运转提供了平台。英国的交通设施和电力以及通信基础设施在世界上分别排名第14位和第6位。

 

  3、高度发展且多元化的金融体系。诸多全球知名的商业投资银行、保险公司以及投资管理公司都在英国设立总部。根据全球金融中心指数,2014年,伦敦以784分的成绩排名世界第二位,彰显了这座城市作为全球金融行业枢纽的重要地位。不少中资银行也已在英国开展业务,包括中国银行(3.95, 0.01, 0.25%)、工商银行(4.61, -0.04, -0.86%)、农业银行(3.15, 0.00, 0.00%)、交通银行(6.48, -0.05, -0.77%)和建设银行(5.54, 0.00, 0.00%)。

 

  4、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英国是世界第六大经济体。金融危机后,英国的经济复苏速度一直比较缓慢,2013年英国的实际GDP仅增长了1.7%。但英国政府对经济政策进行适时调整,制定较为宽松的经济战略,致力于增加商业投资、创造工作岗位、推动出口增长、以实现国内经济持续复苏。

 

  5、独到的软实力优势。英国拥有丰富的软实力资源,多样的文化凝聚了丰厚的内涵和底蕴,以英语作为母语便利了外资经商条件,一流的高等教育汇聚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根据国际咨询公司“PORLAND”发布的2015年“软实力”全球排行榜,英国位列榜首。

 

  6、国内劳动力成本增长,企业竞争加剧。经过近3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经济进入一种新常态,发展速度放缓。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涨,上一轮改革所释放的红利已经基本释放殆尽,国内投资回报率已不如往昔。

 

  7、“走出去”已经成为国策。在中国政府推行“一带一路”战略和主导筹建亚投行(英国已加入)大背景下,中国将由制造业大国、贸易大国向投资大国转变,这将推动中国企业新一轮的“走出去”热潮。投资英国,不但可以学到在转型中急需的技术与管理经验,还可以英国为桥头堡,从而敲开其他欧盟成员国大门。

 

  8、资产价格处于低位。经历08年金融危机和两年后的欧债危机,英国资产处在较低的水平。反观中国内地,不管是房地产还是其他的投资品,都处在高位。此时进入英国抄底,不仅能够很好地规避经济风险,在未来还有较大的升值空间。

 

  随着中英“蜜月期”的到来,将会极大地改善我国企业家在英的投资环境,不论是此次跟团访问还是已在英国投资的企业,都将从中受惠。

为什么李嘉诚投资英国,详解李嘉诚在英国的主要投资


为什么李嘉诚投资英国,详解李嘉诚在英国的主要投资

 

  这就是李嘉诚投资英国的原因,那么李嘉诚在英国都投资了些什么呢?让我们来看看吧。

 

  推荐阅读:李嘉诚在英国的主要投资

 

  一

 

  03响礼炮、下榻白金汉宫、英国首相卡梅伦、英国女王亲自陪同五天的国事访问。习大大出访英国,收到了隆重的款待,给中国民众带来了众多利好。

 

  随习大大同机出访的,除了高级官员,还有一个150人的企业家代表团随行。此次随访的企业家主要以金融、基建、能源、汽车、航空、保险、文化、投资等行业为主,几乎囊括国内各领域最大公司的一把手。预计中英两国将签订159项合作文件,包括政策和商业层面,总金额约400亿英镑(约人民币4000亿)。到今年年底,中英两国将创下1000亿美元的双边贸易目标。

 

  中英之间搞定了这么大的买卖,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欧洲经济已经跌到谷底,需求反弹,整体开始复苏。

 

  投资欧洲的机会到来了!

 

  二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春江水暖鸭先知。

 

  并不是只有禽类才有先知先觉。在为中英搞成大买卖欢欣雀跃的同时,内参君忽然联想到一个人,一个前段时间被一片爆炒现在又近乎销声匿迹的超极大富豪。

 

  对,李嘉诚!

 

  相对于此轮中国企业组团到英国“做生意”,李嘉诚还真快人一步。据媒体报道,李嘉诚在欧洲投资主要包括基建、电信、零售行业、电网、水、管道燃气等领域,其中英国是“主战场”。目前,英国天然气近三成市场、电力分销四分之一市场和供水约5%的市场皆由李家控制。此外,港口、机场与金融市场业务也在李氏收购范围之内。

 

  据报道,李嘉诚在英国的主要投资:

 

  2000年,和黄开始投资英国,斥资36亿英镑为英国Three电信商购买电信运营牌照;

 

  2010年,长江基建牵头财团亿90.3亿美元收购英国电网;

 

  2011年,长江基建牵头财团以38.7亿美元收购英国水务业务。同年,李嘉诚24亿英镑买下Northumbrian自来水公司;

 

  2012年7月,长江基建牵头财团以30.32亿美元收购英国管道燃气业务,7月31日,和记黄埔收购英国曼彻斯特机场集团;

 

  2014年4月,原和记黄埔投资15.12亿美元在伦敦商业区金丝雀码头重建Convoys Wharf,开展商住项目,这令长实集团成为英国最大的单一海外投资者;

 

  2015年1月,长江实业及其子公司长江基建以合资企业的名义,以10.27亿英镑收购英国Eversholt铁路集团;同月,和记黄埔斥资约102.5亿英镑收购英国第二大移动电信运营商O2 UK,该交易或成为李嘉诚最大手笔的海外收购。

 

  这一笔笔投资,历时15年之久,而又以近5年最为集中。而众所周知,这五年,恰恰是希腊债务危机引发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5年,欧洲经济在这5年里可谓焦头烂额。英国也发生了伦敦暴乱,青年大量失业,经济也很不景气。在这时候,李嘉诚一笔笔投资扔进去,的确需要战略目光和胆识。据统计,李嘉诚在英国的总投资高达3900亿港元,有网友戏称“已经买下半个英国”。

 

  现在,中国企业代表团来了,英国经济要逐步复苏了,李嘉诚的投资的资产价格也要回升了。这次,看来老李家又要赚个钵满盆溢的了。

 

  三

 

  抛开其他考量,单就从资产配资而言,反观5年来李嘉诚的投资历程,我们不得不佩服他“抄底英国”的超前布局和战略考量。

 

  李嘉诚这一系列投资的确是“大手笔”。

 

  李嘉诚一系列投资行为,来自于他对世界经济的超前判断。目前,东西方经济正在完成一个完美互换,当中国由投资转向消费时,欧洲大陆正在从消费转向投资。在经历了飞速发展之后,欧洲基础设施老化严重,面临更新换代的迫切需求,需要大量投资。再加上人类正面临第四次工业革命,欧洲的物联网也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投入。在欧洲基础设施价格处于低位时,老李提前一步布局,将其纳入囊中。等欧洲新一代基础设施建立后,欧洲将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眼前,李嘉诚也将凭借其提前布局收获滚滚的黄金。

 

  李嘉诚一系列投资行为,来自于他对英国经济环境的敏锐分析。作为现代商业社会基本模式的缔造者,大英帝国虽然不比从前,但其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完备的法律体系、被低估的资产价格以及由于基础设施老化所带来的投资机会,现在正处在低谷回升期。 比起德国、美国、法国,英国的投资环境好,管制比较宽松,法治环境,以及经商环境都很不错,外国投资者在这里不会感到歧视, 更容易进入。这些,李嘉诚都敏锐地抓住了。他在英国的投资,投资价格很低,回报率因此相当地高。

 

  李嘉诚一系列投资行为,来自于他对自身优势的准确把握。李嘉诚归根结底是一个买进卖出的商人,他的长项,在贸易以及房地产、港口基建等产业里,这么多年来,你看过一样震撼性的新发明、新产品,是李嘉诚搞出来的吗?所以,他不是瞄准高科技,移师英国后,仍然打的是搞基础设施、房地产这种拳路,据说已控制了英国25%的天然气、30%的电以及7%的水。李嘉诚毕竟老了,要重新换一个行业,也有心无力了。仍然做自己熟悉的老本行,也算是相当稳健了。

 

  四

 

  李嘉诚又赢了。

 

#p#分页标题#e#

  前段时间,很多媒体口诛笔伐他跑不跑的问题。对此,内参君觉得这是一个商人的选择,本文不作价值上的判断和解读。这里内参君想要探讨是,通过李嘉诚这次乾坤大挪移的战略转移和排兵布阵,中国企业家应该向这位首富学点什么?

 

  或者说,咱们一起研究下,李嘉诚为什么老能赢?

 

  内参君认为,李嘉诚能够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归根结底,在于他对潮流和商机有着敏锐的判断和把握。换句话说,李嘉诚赢在他的洞察力上。一个只读完初中的人,一个茶楼卑微的跑堂者,一个五金厂普通的推销员,经过短短几年的奋斗,竟然成为香港商界的风云人物,乃至风光无限的香港首富,这个听起来有点天方夜谭的故事,就在于李嘉诚敏锐地抓住了塑料花生产、房地产大涨、收购和黄进入航运等先机,几次转型,从而实现的。李嘉诚自己说过:“具有判断力是成功的重要条件,凡事要充分了解,详细研究,掌握准确资料,自然能作出适当的判断。”

 

  即使到老,李嘉诚仍一直保持着对世界的好奇心和高度兴趣。85岁的人,他用的是最新潮的电子设备。他说:“机遇来源于新生事物,而新生事物之所以新就是因为90以上的人还不知道、不认识,等90的人知道了就不再是新生事物。就拿网上赚钱来说,你问10个人,很可能10个人都摇头,但再过一段时间,这10个人都点头时,我想这个市场就已经开始饱和了!”

 

  那么,李嘉诚的判断力又从何而来呢?还是让李嘉诚来告诉你吧:“求知是最重要的环节,不管工作多忙,我都坚持学习。白天工作再累,临睡前,我都要斜靠床头翻阅经济类杂志,我从中汲取了大量的知识和信息,我的判断力由此而来。”

为什么李嘉诚投资英国,详解李嘉诚在英国的主要投资www.westtour.net/news/20170507/44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