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县长学历造假妻子吃空饷 5月12日新媒体专电(记者程子龙)记者12日从黑龙江省绥化市委纪检委得到证实,经纪检部门调查,庆安县委常委、副县长董国生因户籍年龄、学历造假以及妻子吃空饷等问题被停职。 绥化市委纪检委的调查结果显示,董国生实际出生
副县长学历造假妻子吃空饷
5月12日新媒体专电(记者程子龙)记者12日从黑龙江省绥化市委纪检委得到证实,经纪检部门调查,庆安县委常委、副县长董国生因户籍年龄、学历造假以及妻子“吃空饷”等问题被停职。
绥化市委纪检委的调查结果显示,董国生实际出生日期为1974年11月,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为1975年11月,其户籍年龄存在造假问题;董国生持有的黑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函授本科毕业证书,编号与持有人姓名不符,为假证书。
有关纪检部门还发现,董国生妻子姜某自2011年8月至2015年5月,长期请病假在家休养,期间一直领取工资,存在“吃空饷”问题。
目前,绥化市委已决定停止董国生工作,并责成有关部门对其违纪事实进行深入调查,并将依据最终调查结果,对其本人及有关责任人做出相应处理。
临县副县长刘平贵学历造假
原文:
临县副县长刘平贵赞扬大红枣产业发展领军人物郭海平
他,凭着自强自信、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创业精神和敢为人先的聪明才智,白手起家创大业的典型故事在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播出后,感动了海内外的许多人;他,打造品牌与众不同,斥资40万元在首都北京独家冠名赞助成功举办了一场“奥华枣业杯”政法系统乒乓球邀请赛,奥华代表队与世界冠军杨影同台竞技,并夺得第二名的好成绩。海内外多家媒体对此次比赛进行全方位的报道,“晋奥华”品牌红枣名扬海内外的知名度得到空前提高;他,做大做强红枣产业的举动令人敬佩,投资6.5亿元打造年可加工转化5万吨红枣的现代化红枣加工园区,现已初具规模;他,就是—— 临县大红枣产业发展领军人物郭海平
说起红枣,人们都知道临县的红枣最多最好;说起临县的红枣产业,人们都知道郭海平做的最好最大。国庆时节,记者慕名走近郭海平这位临县大红枣产业发展的领军人物,所见所闻,果真名不虚传,其白手起家典型的创业故事,感动着许许多多的人。如今,郭海平的红枣企业连年荣获县委、县政府授予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被山西省扶贫办评为“省级扶贫龙头企业”。2013年10月,“晋奥华”红枣系列品牌还被山西省百姓最放心食品品牌推选活动组委会评为“山西省百姓最放心食品品牌”。郭海平这位临县发展红枣产业的功臣,也先后当选吕梁市党代表,县人大代表,荣获“吕梁市民营企业家”、“临县优秀人才”、“特级劳模”等称号,还被选举当上太原市临县商会的副会长。
原文:
创业路上尝尽酸甜苦辣苦难,对于弱者,是一座难以跨越的高山,而对于强者,则是一级走向成功的阶梯。1975年,郭海平出生在临县黄河岸边的丛罗峪镇杨家山村一个普通农家。1992年,郭海平初中毕业后,由于信息闭塞,没有接到高中入学通知书,错失了继续上学的机会。年少轻狂的他发誓:“一定要到外面的世界闯一闯,出人头地活出个好人样。”后来,凭着一身好力气,他到外面做了一名建筑工,辗转于大同、榆次等地。在工地上,这位年青小伙子踏实肯吃苦的劲头,经常赢得人们的夸奖。令郭海平难忘的是,在榆次打工时还碰上黑砖窑,工钱一分没挣着,还差点送了命。父母亲费尽周折才把他接回来,心疼地说:“哪也甭去了,就在咱这黄土地里刨挖日子”。提起这段心酸的往事,郭海平说:“打工经历虽然一分钱没赚的,但磨练了自己坚强的意志。”
1995年,郭海平看准了当地盛产优质大红枣的这一优势,把致富的希望寄托在大红枣上。于是,买回一辆三轮车,做起经销红枣的生意,虽说是小打小闹,但一年下来还积攒了一万多元。尝到红枣甜头的郭海平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放开手脚大干一场,决心要把家乡盛产的大红枣变成“金圪蛋”。然而,正当他信心满怀,意想不到的天灾人祸给了他一次沉重的打击。1997年,他和哥哥到长治考察红枣市场,哥哥不幸在旅馆内中煤毒身亡。哥哥去世后,痛失亲人后的海平内心充满愧疚和不安,无瑕顾问生意,一车红枣生意就赔了上万余元,把家中的积蓄全部掏空。但作为男子汉大丈夫,郭海平深知人死不能复生,很快就重新振作起来,做梦红枣发誓要干出一番红红火火的事业。
1999年8月,郭海平去方山让亲戚帮助贷了两万元,9月份去陕西,一个月内来来回回跑了十几趟,销售红枣3万斤。在经销红枣中,他深知红枣好吃但水份大,不易贮存导致霉烂是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2001年,郭海平在临县第一个启用烘干房烤枣,那一年冬天,他起早贪黑,收购加工鲜枣40多万斤,狂赚7万余元。10多年前的7万元,海平捏着数了好多次,他盘算着如何让7万变成70万、7000万……,2001年到2002年两年间,一个农家子弟白手起家创业,郭海平就靠做红枣生意拥有了40万元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