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 北京晨报讯 (记者 刘映花)十六届(2014年度)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奖作品23日公示,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鹤发表于《比较》杂志的论文《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获得论文奖。 《两次全球大危机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
北京晨报讯 (记者 刘映花)十六届(2014年度)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奖作品23日公示,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鹤发表于《比较》杂志的论文《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获得论文奖。
《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总结出两次全球大危机的十大共同点,并针对我国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背景提出三点政策建议,包括:树立底线思维方法,对危机可能出现的最坏场景做出预案;把握我国战略机遇期内涵的重大变化,谋求中国利益和全球利益的最大交集;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抓好重大课题的务实超前研究。
作为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62岁的刘鹤“特殊身份”备受关注。他曾参与多项国家改革方略设计,被外界认为是中国经济政策的核心智囊,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操盘手”。据媒体报道,“顶层设计”一词,即出于刘鹤的构想。 原文:
刘鹤简历
1952年出生于北京。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2013年3月起,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
2003年3月至2011年3月,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分管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方面工作。
2001年至2003年,任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副主任,主管电子政务和国际合作。
此前曾长期在国家计委工作,参与历次国家五年计划的制定工作,1998年至2001年负责国家信息中心工作。
经济学家论坛“中国经济50人论坛”的发起者和主持人,也是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兼职教授,博士生及博士后导师。
在美国哈佛大学和Seton Hall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学习,并在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获得MPA学位。
第十六届(2014年度)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获奖作品公示
发布时间:2015-06-23
根据《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章程》和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评奖公告的规定,2015年6月20日,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评奖委员会召开评审会议,对初选小组推荐的5部著作、10篇论文进行评审,之后进行无记名投票(29位评委中的27位评委参加投票),根据票数过半原则,共评出获奖著作3部,获奖论文4篇。现予以公示,欢迎社会各界监督。
著作(以出版时间为序):
1. 谈敏:《回溯历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前史》,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
2. 朱玲、杨春学、魏众、罗楚亮、姚宇、金成武、邓曲恒、王震、何伟:《包容性发展与社会公平政策的选择》,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年3月。
3. 田国强、陈旭东:《中国改革:历史、逻辑和未来》,中信出版社,2014年7月。
论文(以发表时间为序):
1.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负责人:张平,执笔:汪红驹):《高投资、宏观成本与经济增长的持续性》,《经济研究》2005年第10期。
2. 魏尚进、张晓波:《竞争性储蓄动机:中国持续增长的性别比例与储蓄率》(The Competitive Saving Motive: Evidence from Rising Sex Rations and Savings Rates in China),《政治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11年第119卷。
3. 刘鹤:《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比较》2012年第5期。
4.姚洋、钟宁桦:《中国企业中的工会与工人的福利》(Unions and Workers’Welfare in Chinese Firms),《劳工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2013年7月。
获奖作品公示时间为2015年6月23日至7月23日。在此期间,如对上述著作与论文有任何异议,请通过下面的方式与评奖委员会联系。
电话、传真:(010)68024467
电子邮件:sunyefangjjh@sina.com
通讯地址:北京西城区月坛南街69号西华饭店329室
邮政编码:100045
特此公告
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评奖委员会
2015年6月23日
刘鹤简历,刘鹤工作业绩www.westtour.net/news/20170507/45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