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天水节令习俗:正月十六--伏羲诞辰

奇闻 梦幻男人 评论

UlI奇闻趣事_奇闻异事怪事_科学探索发现_社会焦点媒体—华奇网 相传正月十六日是伏羲的诞辰,故伏羲故里天水至今相沿流传有浓厚的朝人宗习俗。 UlI奇闻趣事_奇闻异事怪事_科学探索发现_社会焦点媒体—华奇网 1、朝人宗 UlI奇闻趣事_奇闻异事怪事_科学探索发现

UlI

相传正月十六日是伏羲的诞辰,故伏羲故里天水至今相沿流传有浓厚的朝人宗习俗。UlI

1、朝人宗UlI

伏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三皇指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五帝为帝喾、颛须、尧、舜、禹。天水是羲皇故里,故正月十六日在人宗庙朝拜伏羲,相沿成俗。UlI

甘肃天水伏羲庙:人文始祖伏羲塑UlI

甘肃天水节令习俗:正月十六--伏羲诞辰

UlI

2、拜三皇UlI

天水自古以来于正月十六日祭祀太昊伏羲,届时,所奉之神共四位:伏羲、神农、轩辕和方神。《史记·补三皇本记》中说:“炎帝神农氏,姜姓。母曰女登,有娲氏之女,为少典妃,感神龙而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为姓。火德王,故曰炎帝,以火名官,斫木为耨,揉木为耒。末耨之用,以教万民。始教耕,故号神农氏。于是作蜡祭,经赭鞭草人,始尝百草,始有医药,又作五弦之瑟,教人日中为市,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UlI

《大戴礼·五帝德》中说:“黄帝,少典之子也,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慧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治五气,设五量,抚万民,度四方。”UlI

天水民俗认为,伏羲诞于诸神之先,故祭祀伏羲时一切诸神均无资历陪享,惟有神农与轩辕与之并列三皇,陪享祭祀,于是为拜三皇。方神因是值日神,并天水民间传其为最早修建伏羲庙者,故惟一能于是日进入伏羲庙内,先时供于来鹤厅,现在则供于伏羲庙侧。UlI

方神历代累封齐天圣烈显应盖国大帝黑池龙王,相传“姓雷名王保,生籍秦州,于晋代咸康年间历任诸州刺史,官至太常,即尚书左仆射金紫光禄大夫,后辞官入道修真于礼县之青君洞。元兴三年道成,上升。因号其山曰雷王山。后郡人思其德行,立祠于天靖山之阴”。UlI

甘肃天水节令习俗:正月十六--伏羲诞辰

UlI

3、炙纸人治病UlI

正月十五日,天水城内伏羲庙举行上元庙会,附近民众扶老携幼朝伏羲庙,至夜交十六日子时,传为伏羲派遣喜神莅临之时。伏羲庙内有柏树六十四株,按六十四卦排列,今有37株,其余为补栽。每年有一株树为喜神树,喜神降于斯树,届时早有阴阳道士于喜神树上挂红灯一盏作为标志,前来朝人宗的民众只要在此树上贴上红纸人,用点燃的香头在红纸人身上烧点,称为炙,腿疼炙纸人之腿,脚疼炙纸人之脚,即会炙至病除,大吉大利,此即炙纸人治病之俗。UlI

甘肃天水伏羲庙:大殿屋顶松枝形似一条龙UlI

甘肃天水节令习俗:正月十六--伏羲诞辰

UlI

4、朝女娲娘娘UlI

女娲也称娲皇,女娲娘娘,伏羲同母女弟。因女娲对人类的伟大贡献,和伏羲一起,被誉为中华人文始祖。今天水市秦安县陇城镇为娲皇故里。《秦安县志》云:“古今以陇为关焉,其山当陇,城之北有女娲庙,庙建于汉代以前。娲皇成纪人也,故陇得而祀焉,今庙存而祀废矣”。女娲皇宫重建于1989年,宫内女娲塑像造相雄伟,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彩气韶光,香烟袅袅,磬声悠悠。每年正月十六为女娲娘娘庙会,届时万人来朝,规模宏大,信众来自全国各地,并有台湾同胞及国际友人。尤其天水民间至今流传有伏羲与女娲兄妹成婚,结成了第一对夫妻,秦安县玉钟峡又称显亲峡,因女娲氏于此以俪皮为礼,正姓氏,通媒妁,此重人伦之本,而民始不读,故曰显亲,女娲理所当然的成为神媒。于是,朝女娲娘娘时,青年男女要带上鸳鸯剪纸,东门进,西门出,以寓示“女娲为媒天为证,海枯石烂不变心”。UlI

5、游百病UlI

天水的游百病习俗在正月十六日,是时游人或成群结队,或游山玩水,或逛庙烧香,因此时年味犹存而春回大地,人们心情舒畅,扬眉吐气,自然会消灾解病,故曰游百病。据传旧时天水游百病习俗中要游城墙,天水旧时五城相连,也即游遍五城。天未明要摸城门钉、过桥,连衭打滚等等。过桥又谓度厄,相传不过桥不得长寿;过桥者则可保一年无腰腿疼痛。摸钉则是好友们在城门洞摸城门上的铜钉,谓此举宜男,亦即生男孩之意。UlI

甘肃天水节令习俗:正月十六--伏羲诞辰

UlI

甘肃天水节令习俗:正月十六--伏羲诞辰www.westtour.net/qw/20170505/40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