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120周年校庆 8本书面世书写峥嵘岁月里历久弥新的浙大故事

社会 梦幻男人 评论

敢为人先,以引领风云际会之势,与时代同呼吸,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是浙江大学一以贯之的精神所在;延续120年的浙江大学文化,是岁月淘沙的瑰宝,是大学精神的底蕴,是共同价值的灵魂。 为了传承和弘扬求是文脉,在建校120周年之际,学校特组织队伍编著出版

浙大120周年校庆 8本书面世书写峥嵘岁月里历久弥新的浙大故事

  敢为人先,以引领风云际会之势,与时代同呼吸,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是浙江大学一以贯之的精神所在;延续120年的浙江大学文化,是岁月淘沙的瑰宝,是大学精神的底蕴,是共同价值的灵魂。

  为了传承和弘扬求是文脉,在建校120周年之际,学校特组织队伍编著出版了系列图书近日刚刚面世,这套图书从各个角度展现了浙江大学独特的品格、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展现了今天的浙大人扎根中国大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力前行的信念和脚步。

  《百廿求是》丛书一套共8本:《浙大史料》《浙大景影》《浙大口述》《浙大原声》《浙大发现》《浙大戏文》《浙大范儿》《浙大飞语》,从历史、从文化,从教师的成果、从学生的成长,用文字和图片呈现纷繁历史中的岁月积淀。有办学史料选集、有校园建筑文化、有老浙大人的情怀、有新浙大人的理想……展现了浙江大学的家国情怀和社会担当从未懈怠,峥嵘岁月里铸就的浙大故事,历久弥新。

  1.《浙大史料》

  本书努力记录浙江大学120年来的点点滴滴,作为浙江大学历史发展的佐证,为浙江大学传承求是精神理出一条线索,同时也为研究中国大学的发展之路提供一种视角与借鉴。书中收入的史料包括立校文件、政府文件、学校规章、公文报告、私人函件、重要论述等,以求是书院为起点,从“章程”到“规”“例”,从“奏请”到“致电”,从“大纲”到“细则”,在史料散失现象十分普遍的情况下,很多是通过抓住点滴线头顺抽细检的方式考订所得,虽只是沧海一粟,但希望以此为起点,能渐渐使得我们的积累和研究日渐体系化、专业化。

  2.《浙大景影》

  这是一部由建筑系专业教师编辑的书。倏忽二甲子,记录浙大百廿办学历史的除了文字、图片、人物、事件,还有的就是校园里这些或大或小、或新或旧的建筑了。校庆之际,给这些散布在各个校区的建筑拍个群像,亦不啻为一种特别的回顾。

  散落在全国各地乃至全球各国的校友,也许没有时间回到母校来重温曾经的岁月。那么打开这本书,看看熟悉的校园,打开回忆的闸门,或许可以一解思校之情。在师生们,书中的景致也许天天能见到,熟悉得有时甚至会忽略它们的存在,但也可以打开书,换个视角,换种心情来了解这些建筑,也许下次回眸,再看到它们,会有别样的感觉。

  3.《浙大口述》

  “口述”力图以当事人的讲述为记录模式,以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获奖项目作为一条主线,去寻访当事人,记录与此相关的人和事,同时也记录新中国大学建设之初的学科发展情况。关于这个历史阶段中大学教师所做的科学探索工作,从“记录”的角度来说,非常少。当时,这一批科研项目的完成,相当部分,是“从0到一”,用今天的科学水平衡量也许称不上伟大,但对于国家建设,是不可替代的进步。

  书中的讲述人,很多已经近90高龄了,他们用平实无华的语句讲述的故事,就是浙大的历史。我们今天的办学成绩,都是在前人砌就的基业上取得的,新中国建设初期创业之艰难,如果不是他们的讲述,也许我们很难想象。

  4.《浙大原声》

  浙江大学有着良好的校园歌曲创作演唱传统。早在1922年,当年的浙江省甲种农业学校(后为国立浙江大学农学院)的学生就在建校十周年之际用《农校十周年纪念歌》抒发了他们对校园生活的热爱。20世纪末,学校专门出版了《求是颂》一书,以歌曲集的形式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校园歌曲资料。这些“浙大原声”,情真意切,朴素感人。

  在迎庆建校一百二十周年之际,学校面向师生校友发起“爱你·一起——浙江大学校园歌曲征创唱系列活动”,并择取其中60余首歌曲结集出版。

  5.《浙大发现》

  这本书里集中展示了浙江大学近10年的科学发现、创新发明和实验室故事。向师生们展示了身边的学者所做的科学研究,让大家了解他们都在做什么,为什么要做这些,有什么价值。这本“科学传播”的书,没有生涩的学术名词,没有厚厚的项目介绍,好读易懂。在这本书中,记录的是对勇攀科学技术高峰的浙大人的尊重与感动,是对浙大人科学精神、人文情怀的认同与欣赏。

  大学的科学传播很重要,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学术成果想被“外行”了解,被公众了解,总是缺少机会。这本书中辑录的文章,是“科学”与“文化”合作的结果,也是浙大的科学家努力向公众传播科学、解读学术所做的学习与努力的记录。这本书中,很多篇文章的文末都留有二维码,大部分二维码链接的都是自2008年起浙江大学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的项目的视频解读。

  6.《浙大戏文》

  这本书中收录的11个校园戏剧剧本全部是原创作品,时间跨度长达22年。这样一本原创的校园戏剧作品集在全国高校及其罕见,这本书是二十多年来的浙江大学校园戏剧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向世人展示浙大青年学子戏剧才华与戏剧思想的一张响亮名片。

  浙江大学是一所以理工学科科为主的综合型大学,并没有编剧、表导演等戏剧类专业的设置,所有参与校园戏剧的同学,都是怀着对戏剧的满腔热爱,从各个专业汇聚与此的。他们呈现在舞台上的校园戏剧作品,是他们的睿智思考与戏剧表述,是深受广大学子欢迎与认可的精彩与震撼。

  7. 《浙大范儿》

  本书是一本以80后、90后浙大创业人为采访对象的原创作品集,充分体现了学校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视,也是弘扬创新创业时代新风,传递“求是创新”精神火炬的重要举措。通过浙大新一代创业人的感悟和思考,不仅对创业的同学和校友,乃至对高等教育的组织者也有启发和参考。

  本书在选人时不以世俗的成功学标准来筛选,而以是否能够体现浙大培养人的宗旨来选择。主人公人具有新时代创业人的特质,在创业过程中有所感悟和思考,这些感悟和思考不只对创业的同学和校友,对高等教育的组织者也有参考价值。他们体现了新时代浙大创业人的家国情怀和精神担当。

  8.《浙大飞语》

  《浙大飞语》,只为记录“浙”里开的鲜花,“浙”里飞鸟。本书在对近20年各路媒体对浙大学生的海量报道中,选取了近百篇最能体现浙大特色和浙大气质的人物报道,辑选为“求是创新”、“知行合一”、“缤纷校园”和“热血青春”等篇目,以留住繁花,放飞梦想。

  书中近100篇报道可以说是对浙江大学学生风采的全方位素描,通过一个个人物、一个个故事、细节,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求是人生活;对非浙大人的读者来说,也能借此书来一次浙大校园的初体验。这些内容是以往有关浙大的书籍较少涉及的,相信能给大家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也有助于提升社会公众对浙大的了解。

  二.求是创新-浙江大学建校120周年画册

  《求是创新-浙江大学建校120周年画册》是一本综合性画册,主线清晰,辅线丰富,釆用了大量的史料文献,以浙大精神"海纳江河""启真厚徳""开物前民""树我邦国"为四个篇章的主题,系统地回顾了浙大人两个甲子的岁月中,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的信念支持下,不断开拓前行的足迹。

  画册以人为主线,以点面结合、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浙江大学办学历程中贯穿始终的"强我中华"的责任、使命和担当。画册比较全面地记录了浙大师生重要的发明创造、重要的办学成就、文化积淀,以及对国家建设、对科学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学人;呈现了近十年中发生的重大变化和辉煌的办学成就。

  为更全面准确地展示浙江大学的办学历史,全校各部门和学院均参与了本画册的资料汇集工作,因而很多办学资料是首次面示,集中汇集。

  三.《浙江大学图史》

  本书遵照“尊重历史、脉络清楚、重点突出、图文并茂”的编写原则,通过凝练的文字和精彩的图片,直观、生动地展现浙江大学跨越三个世纪、历经两个甲子的足迹与辉煌。。

  在史料查证方面,组织人员赴中央档案馆、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中国历史第二档案馆、浙江省档案馆、浙江省图书馆、温州市图书馆等各史料典藏机构开展史料调研与收集工作;组织人员专门就抗日战争时期浙江大学西迁办学沿途各地浙大史迹与遗迹展开访问与考察;还采访了众多海内外的浙大校友或其后裔,了解当事人在浙大历史上的活动、故事与贡献。通过大量的文献查阅和研究考证,编撰团队在一些校史问题上,努力取得更加全面、深入、确凿的了解与认识,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了校史内容。

  四.抗战文军

  西迁办学时期是浙江大学经历抗日战争,在峰火硝烟中崛起为“东方剑桥”的重要时期。全校师生力行求是,不畏艰险,坚持教学科研,创造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这一时期形成的“西迁文化”是学校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本书分为“文军西征”、“弦歌不辍”两部分,通过大量稀见史料和珍贵照片,生动再现抗战时期的国立浙江大学在竺可桢校长的带领下,辗转办学,弦歌不辍,崛起为著名高等学府的办学历程,表现了西迁浙大人传承“求是”校训的精神品格,表现了抗战时期知识分子坚持“教育救国,科学兴邦”的爱国主义情怀,是近代高等教育史的一个缩影,更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一个缩影。

原标题:浙大120周年校庆 纪念图书首发展现百年名校的辉煌历程

浙大120周年校庆 8本书面世书写峥嵘岁月里历久弥新的浙大故事www.westtour.net/sh/20170521/60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