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改成绩被骗2000元 求助遭遇假网警再次被骗

社会 梦幻男人 评论

上大学的周某在网上发现一个大学生修改成绩的网页,抱着侥幸心理,他分两次转账了2000元。可对方收了钱后就把周某拉黑了,考试成绩也没有任何改变。 在南京上大学的周某近日在网上发现一个大学生修改成绩的网页,抱着侥幸心理,他联系了所谓的黑客,并分两次转账了

大学生改成绩被骗2000元 求助遭遇假

  上大学的周某在网上发现一个"大学生修改成绩"的网页,抱着侥幸心理,他分两次转账了2000元。可对方收了钱后就把周某拉黑了,考试成绩也没有任何改变。

  在南京上大学的周某近日在网上发现一个"大学生修改成绩"的网页,抱着侥幸心理,他联系了所谓的黑客,并分两次转账了2000元。可对方收了钱后就把周某拉黑了,考试成绩也没有任何改变。周某发现自己上当受骗后,却没通过正常途径报警,而是在网上搜索了所谓的"网络警察",结果再次掉入陷阱。他以为假"网警"可以冻结账户,结果再被骗走了8000多元。

  无独有偶,5月18日,无锡一考生叶某在家中收到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称可以修改统考成绩。叶某加了对方QQ号与其联系。5月20日,叶某通过支付宝转了1200元到对方指定的银行账户上,作为修改成绩的费用;5月21日,叶某又转了1000元作为保密金给对方,之后就联系不上对方了,他才意识到被骗。

  警方揭秘,“改分骗局”一般分五步:第一,不法分子通过各类渠道获得考生的姓名、手机号码、报考科目等信息;第二,向考生的手机群发信息,称阅卷已经结束,考生有一门或几门没有通过,自己内部有关系或可入侵成绩库,提供改分服务。由于不法分子向考生提供的信息准确无误,容易取得信任;第三,不法分子通常称可以偷改答题卡,以电脑阅卷有误的理由修改考试成绩;第四,通过QQ与考生联系,并提供银行账号,很多付款采取预付款加余款的方式,余款在考试成绩公布后支付,进一步取得信任;第五,不法分子向考生索取的改分费用多在1000~2000元之间,汇款后发现成绩没有变动,骗子早已不知去向。

  网友评论:“别想着投机取巧,天上掉馅饼,就不会被骗。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多一点真诚,少一点套路。”

  诈骗人员常常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其打款或转账。冒充相关人员,理由借口多样。

  1、冒充民政等部门发放补贴

  诈骗人员冒充民政、残联、教育局等单位工作人员,向残疾人员、困难群众、学生家长打电话、发短信,谎称可以领取补助金、救助金、助学金,要其提供银行卡号,然后以到账查询为由,指令其在自动取款机上操作,将钱转走。

  2、冒充保险人员赔偿理赔款

  诈骗人员冒充保险公司理赔、财务人员联系客户,能够准确报出受害人的姓名、车牌号码、理赔信息等,随后以赔偿当事人保险理赔款为名,诱骗其携带银行卡到ATM机上进行所谓收款操作,实际是通过ATM机转账方式骗取受害人卡内资金。

  3、假冒熟人盗用社交软件

  诈骗人员通过改号软件随意篡改号码,或者通过种植木马等黑客手段,盗用他人QQ、微信,冒充受害人的亲戚朋友、同事、房东、领导等熟人,以遇到急事、还钱、交学费、赌博、嫖娼等借口,要求受害人转账汇款或购物等方式骗取受害人钱财。

  4、冒充公检法人员发布“逮捕令”

  诈骗人员冒充公检法人员,以法院有传票,涉嫌犯罪、洗黑钱等,以传唤、逮捕以及冻结受害人名下存款进行恐吓,以验资证明清白、提供安全账户进行验资,引诱受害人将资金汇入犯罪嫌疑人指定的账户。

  5、冒充客服称电话、电视欠费

  诈骗人员冒充电信公司或广电工作人员,向受害人拨打电话或直接播放电脑语音,以其电话或电视欠费为由,要求将欠费资金转到指定账户,部分人信以为真,转款后发现被骗。

  6、冒充黑社会拨打恐吓电话

  诈骗人员冒充黑社会人员,告知受害人个人家庭信息并称“我在跟踪你”,随后声称仇家买凶寻仇,进一步试探受害人会不会出钱,同时加强恐吓力度说出凶狠黑话,最后提出索要辛苦费。当受害人转账后,骗子经常反复索要钱财。

  警方提醒:诈骗人员实现“精准”诈骗,是因为目前绝大多数电信诈骗都与个人信息的泄露有关。所以,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特别是姓名、身份证号、电话号码、银行账户资料等信息;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信息,注意核实对方身份,查证其真实性和合法性避免上当受骗。更重要的是,不要按陌生电话或短信息的提示操作转账业务,不要将资金转入陌生账户。

原标题:大学生网上“改成绩”被骗 谨防这些电信诈骗

大学生改成绩被骗2000元 求助遭遇假网警再次被骗www.westtour.net/sh/20170620/68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