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导演奉俊昊的作品《雪国列车》近日在中国上映,这个作品的争议很大。作为一部科幻影片,他完全借鉴了好莱坞的电影方式。在很大一种程度上,这个电影模糊了东西方的概念。有人说,这部电影是一部政治因素浓厚的影片。真的是这样吗?一起来看一下吧。 雪国
韩国导演奉俊昊的作品《雪国列车》近日在中国上映,这个作品的争议很大。作为一部科幻影片,他完全借鉴了好莱坞的电影方式。在很大一种程度上,这个电影模糊了东西方的概念。有人说,这部电影是一部政治因素浓厚的影片。真的是这样吗?一起来看一下吧。
雪国列车电影结局什么意思?
《雪国列车》讲的是在末日危机下人类建立了最后的希望,即那辆列车。但是这辆火车却拥有人世间一切不平等和诟病,我看了一下里面有《1984》的影子,本应是人类乌托邦的列车却等级分明,宛若监狱。
其实这列火车也是现实社会的缩影,象征着阶级性永远不会消失,要颠覆权利的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武装暴动。暴动的代价就是要牺牲一些东西,但是最后的结局却是赖以生存的列车被摧毁了,具体代表什么你懂的。
结局是一个开放性的结局。最后火车停下来了(翻车了)。列车走出两个人。这里有圣经的影子,火车就是诺亚方舟,走出来的是最后的希望,亚当和夏娃。他们要开辟一个新世界,原旧世界和乌托邦(火车)已经毁掉了。其实看到北极熊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北极熊都能在荒原能活下来,为什么人生存不了?这是导演的一处伏笔,暗示着地球上一定会有其他的人活下来。
电影雪国列车的寓意
科幻电影中的不可思议,很大一部分是起到提前警示人类的作用。韩国导演奉俊昊的《雪国列车》看似是一部科幻影片,却是一部充满政治寓意和暴力场面的电影。
导演将2031年的地球根据原著漫画设置成了冰天雪地,而人类唯一能获得生存的途径就是钻入这一列不停行驶的火车。火车里等级制度森严,车尾是下等阶级,车头是火车制造商、上流阶级、名媛政客商人。这么一条狭长的不停急驶中的走廊,成为了未来社会的一个缩影。要一一讲清其中的冲突和权力特征,似乎只要与历史连接起来,就很容易找到印证。但是电影毕竟是一个艺术品,太过实打实地去考证,反而失去了其中意趣。
奉俊昊是很少见的既能把握特效,又能深刻挖掘人性的导演,他电影中少了很多美国好莱坞式的商业化套路,不会简单把人物归结为英雄主义或救世主,而是从群像刻画找出社会形态和人性特征。到了这一部,其表现手法更加侧重于写实众生相,他放大了底层阶级与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冲突,并由此展开了列车上的探险和冒进。从车厢最末端走到火车头,为的正是要看清事情真相,而主人公柯蒂斯其实是一个从底层脱颖而出,有着领袖范的人物,他在引领众人突破一道道车厢门后,发现这个“威尔福德”工业制造的环球列车,不过是被制造商玩弄于股掌间的玩具,威尔福德显然被得以神化,以造物主的姿态保持着整辆列车的生态“平衡”。那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片中反复出现,充满着不容置疑的宿命论,这也是上层社会惯常使用的语句,至少我本人就听到过这种论调和句式,好似人存在社会,就应该循规蹈矩,安份守己地服从于命运安排。底层的反抗即出自上层阶级的压制和欺骗,除了要以身试车厢外的严寒,还要定期奉献自己的孩子,吃的是蟑螂制成的蛋白块,在此之前甚至以割肉饱腹来求活命。
通过柯蒂斯的带领,真相揭露,他也从当初的恶人成为领袖,甚至成为威尔福德的接班人。可是那种无节制的残暴统治的手段,以孩子肉身巩固引擎运转的做法令柯蒂斯忍无可忍。可是他的局限在于,无法突破列车的限制跑去外面,因为17年来的列车生活已然使他对外部空间的恐惧成为一种笼统而坚决的否定。倒是宋康昊饰演的技术专家南宫民秀有更敏锐的洞察和重新定义社会生活的勇气。囚犯坐久了牢狱,无法适应外界生活,这话仿佛在柯蒂斯身上得以验证,相反南宫民秀这个囚犯却有另一种生存新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