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英是不是真的道士?香港电影中的道士是什么派系的?

娱乐 梦幻男人 评论

道士作为一种宗教角色,是随着道教的产生而出现的。没有道教,便没有道士的存在;离开道教发展的历史景观,便不会看清道士的宗教面目。所以,我们先简要地介绍一下道教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概况,以及道土是如何随着这一过程而诞生和他们的宗教信仰的特点

  道士作为一种宗教角色,是随着道教的产生而出现的。没有道教,便没有道士的存在;离开道教发展的历史景观,便不会看清道士的宗教面目。所以,我们先简要地介绍一下道教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概况,以及道土是如何随着这一过程而诞生和他们的宗教信仰的特点。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宗教,初步形成于上古轩辕黄帝(前2717—前2599年)时期,正式建立于东汉末年祖天师张陵(34年—156年)立教,以黄帝为始祖、老子为道祖、张陵为教祖。道历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了。

 

  “道教”这个词在中国古籍中出现的很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们都将自己所讲的思想学说称之为“道”,如关于治理天下的叫“治国之道”,关于个人道德修养的叫“修身之道”。如果用这些学说主张去教育别人,便叫做“道教”,如《墨子》一书中就有“先王之道教”、“儒者以为道教”的说法。但是,这里的“道教”与后来的作为宗教名称的“道教”完全是两码事。作为宗教名称的道教,首见于《老子想尔注》,《太平经》、《周易参同契》、《老子想尔注》三书是道教信仰和理论形成的标志。它不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且对近代世界也有着不可小窥的影响性。

 

  林正英是不是真的道士?

林正英是不是真的道士?香港电影中的道士是什么派系的?

 

  林正英是香港著名动作演员和武术指导。生于1952年,小时候在粉菊花师傅的戏班中学习京剧表演,后来凭借一身好功夫进入电影圈做龙虎武师和武术指导,在电影圈发展多年后,林正英在80年代中期终于凭借茅山道长的形象,借着一部讲述民国时期茅山道士捉僵尸题材的影片走红香港和东南亚影坛,其后拍摄了多部僵尸类影片,并获得了观众的肯定。1997年11月患肝癌逝世,终年45岁。

 

  香港电影中的道士是什么派系的?

 

  上世纪80年代,香港电影曾开创出被称为“灵幻功夫片”的新片种,这类以灵异鬼怪与功夫喜剧为主题的电影名噪一时,卖座的《僵尸先生》、《一眉道人》等影片,让林正英饰演的“茅山道士”形象深入人心。

 

  不过港片中的“茅山道士”,当然只是电影语言描绘出来的艺术形象,想象成分居多。那么老港片中频频出现的“茅山道士”的真实原型究竟是什么?

林正英是不是真的道士?香港电影中的道士是什么派系的?

 

  “茅山道士”与香港民间宗教文化

 

  香港的民间宗教文化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在正统的儒释道三教之外,活跃着喃呒、六壬、茅山等地方教派的从业人员。他们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宗教神职人员,而被学界称为“民间仪式专家”,他们的仪式混合了道教、佛教与民间信仰的内容,并带有巫术成分。

 

  在电影里,林正英头戴黑色的瓦梁巾,镶着帽正,身穿黄海青或对襟袍,正是在民间被俗称为“喃呒佬”的典型装束,这种形象在当代香港庙堂中仍很常见。而影片中林正英行咒施符、劾鬼驱邪的情节,则是属于另外一种“茅山师”的法术。

林正英是不是真的道士?香港电影中的道士是什么派系的?

 

  新界北部地区流传的《道统永传》中说:“其习或为黄冠羽士、或为告斗星巫、或演法茅山、或为设送邪煞,此各道巫,俱尊老君为道教之主。”

 

  他们虽然都号称为尊奉道教的老君,但来源却不一样,黄冠羽士指的是道士,告斗星巫指的是术士,而演法茅山者与设送邪煞者,指的是巫师。三者本来界限分明,但在香港复杂的民间宗教文化背景下,教派之间互有杂糅,连当地人也无意去分清他们的身份异同。电影里的“茅山道士”实际并非道士,而是多重身份在角色组合后的产物。

 

林正英是不是真的道士?香港电影中的道士是什么派系的?

  “茅山道士”这个形象,打扮虽然与“喃呒佬”相同,并借用了道士的身份标签,但主要表现的是行茅山法的巫师,民间称他们为“茅山师”或者“茅山师傅”。这里说的茅山法,是民间巫法的一个流派,与正经道教的茅山上清派并不是一回事。

林正英是不是真的道士?香港电影中的道士是什么派系的?

林正英是不是真的道士?香港电影中的道士是什么派系的?www.westtour.net/ylbg/20170509/55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