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莲梦露经典动作图,曝玛丽莲梦露因经典动作离婚!

娱乐 梦幻男人 评论

玛丽莲梦露经典动作图 曝玛丽莲梦露因经典动作离婚! 12月12日电 据台湾消息,性感女星玛丽莲梦露在纪录片《七年之痒》的经典飞裙画面,是无数女明星热衷模仿的动作,然而纪录片《星碎片刻》却揭露她的第二任丈夫乔狄马乔因此事大发雷霆,埋下两人之后离婚的

  玛丽莲梦露经典动作图

玛丽莲梦露经典动作图,曝玛丽莲梦露因经典动作离婚!


玛丽莲梦露经典动作图,曝玛丽莲梦露因经典动作离婚!


玛丽莲梦露经典动作图,曝玛丽莲梦露因经典动作离婚!


玛丽莲梦露经典动作图,曝玛丽莲梦露因经典动作离婚!


玛丽莲梦露经典动作图,曝玛丽莲梦露因经典动作离婚!

  曝玛丽莲梦露因经典动作离婚!

 

  12月12日电 据台湾消息,性感女星玛丽莲·梦露在纪录片《七年之痒》的经典飞裙画面,是无数女明星热衷模仿的动作,然而纪录片《星碎片刻》却揭露她的第二任丈夫乔狄马乔因此事大发雷霆,埋下两人之后离婚的导火线。

玛丽莲梦露经典动作图,曝玛丽莲梦露因经典动作离婚!

  《星碎片刻》导演丽兹·贾伯斯访问梦露的好友详述拍《七年之痒》经典桥段过程,友人说当晚在凌晨2、3点拍摄,电影公司刻意登广告,导致大批男性粉丝到场围观,“现场聚集约1500位男士和150位摄影记者,导演比利怀德一直重复拍那场戏,群众不断鼓噪叫好,狄马乔开始受不了,拍完后狄马乔在饭店把梦露训斥一顿,声音大到连隔壁房的客人都听到,他们甚至怀疑狄马乔有没有揍梦露。”不久后,两人果然宣布离婚。

 

  推荐阅读:90后美女化身“梦露”造型 摆出各种经典动作

 

  “好了,可以睁开眼睛了。”徐菲阳缓缓睁开眼睛,呆呆地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迷人的双眼,性感的嘴唇,原来的黑发变成了金色,脸上多了一颗“美人痣”,“这,这还是我吗?”男友王金鹏微笑地看着她,“你不是想变成玛丽莲·梦露吗,现在愿望实现了!”

 

  摆出“梦露”各种经典动作

玛丽莲梦露经典动作图,曝玛丽莲梦露因经典动作离婚!

  白皙的脸庞、明亮的双眼、性感的红唇再加上脸上一颗“美人痣”,“90后”的徐菲阳身着一袭白裙,站在舞台上,手持麦克,台下的“粉丝”们一下子围过来。

 

  “梦露,你真美!”“梦露,跟我握个手吧!” “梦露,我爱你。”

 

  在大家的要求下,徐菲阳摆了几个“玛丽莲·梦露”的经典动作,手托香腮面带微笑、侧着脸做出性感的姿势、翘着双腿顽皮又可爱,还有最经典动作,白裙两侧飞扬像一朵绽放的白色莲花。徐菲阳不敢相信,自己的愿望真的实现了,“我现在还有点晕乎乎的,之前跟男友说想变成‘玛丽莲·梦露’,没想到他真帮我实现了。”

 

  跨年夜男友许诺帮她圆梦

 

  吉林艺术学院的徐菲阳有一位高大帅气的男友叫王金鹏,两人相恋近一年,平常都兼职做模特,徐菲阳还在社区做志愿者。

 

  2013年跨年夜,两人在朋友的咖啡厅迎接新年,周围飘动悦耳的音乐,窗外是美丽的雪景。

 

  王金鹏说,新年可以实现徐菲阳一个愿望。徐菲阳想了想,“我希望可以变成偶像,哪怕一小会儿。”她口中的偶像是“玛丽莲·梦露”,美丽、性感。“好!我答应你!”“竟哄我,才不信呢。”徐菲阳以为这只是一句玩笑,王金鹏的心里却开始盘算如何完成她的愿望。

 

  男友“偷偷”准备惊喜

玛丽莲梦露经典动作图,曝玛丽莲梦露因经典动作离婚!

  新年开始,徐菲阳除了准备考试还在为一个社区联欢会排练节目,王金鹏在“偷偷”准备惊喜,他找了一位做化妆师的朋友,希望通过化妆“改变”徐菲阳的容貌,“玛丽莲·梦露”很多照片都是穿着白裙,又在网上买了假发和白裙。

 

  可是,这时候出现一个“插曲”,因为家里有事,家人告诉王金鹏考完试后要尽快回家,经过跟家里商量,定在1月7日回家。这下王金鹏有点着急了,计划被打乱了,想了很久,他决定直接在徐菲阳排练场地送给她惊喜。“估计她也不会想到我会在排练的时候给她惊喜。”王金鹏说。

 

  去社区排练没想到梦想成真

 

  1月6日下午,徐菲阳照常来到长春市朝阳区北安社区排练,临近结束的时候,王金鹏跟化妆师张冲来到社区,说要给她一个惊喜。徐菲阳闭着眼睛,心里很激动。在化妆中途,她按耐不住好奇心偷偷瞄了一眼,看到脸上多了一颗“美人痣”,隐隐已经猜到自己要变成谁。王金鹏找到社区工作人员,希望大家能配合当一回“粉丝”。

 

  1个多小时后,化妆结束了,徐菲阳缓缓睁开眼睛,她呆呆地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迷人的双眼,性感的嘴唇,金色的“头发”,“这,这还是我吗?”男友王金鹏微笑地看着她,“你不是想变成玛丽莲·梦露吗,现在愿望实现了!”

 

  “这个惊喜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谢谢大家,也谢谢他,我现在真的很幸福。”徐菲阳说。

 

玛丽莲梦露经典动作图,曝玛丽莲梦露因经典动作离婚!www.westtour.net/ylbg/20170509/55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