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

娱乐 梦幻男人 评论

《悟空传》里对孙悟空的塑造引发了争议,彭于晏能担起对孙悟空这一叛逆英雄的重塑吗? 根据今何在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悟空传》7月13日上映了,十年前,小说中诸如我要这天再也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这样充满豪情热血的句子一时成为网络流行的金句

  

争议!《悟空传》是第一个超级英雄还是一坨耳屎

  《悟空传》里对孙悟空的塑造引发了争议,彭于晏能担起对孙悟空这一叛逆英雄的重塑吗?

  根据今何在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悟空传》7月13日上映了,十年前,小说中诸如“我要这天再也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这样充满豪情热血的句子一时成为网络流行的金句。十七年后,这部小说的粉丝已经远离了中二时代,而电影再次搬上大银幕,也引发了不同的观点碰撞。这部当年从《大话西游》衍生出来的作品,编剧、导演皆是曾经参与过周星驰《西游·降魔》的主创,银幕上已经有过诸多孙悟空形象,彭于晏究竟能否担起重塑孙悟空这一叛逆英雄的重任?这部电影究竟是否值得观看?搜狐娱乐征集两方面观点,为即将走进影院的您做一个参考评判。

  

悟空传

  正方:可能诞生了第一个中国超级英雄

  孙悟空已经是无数次登上大银幕和电视荧屏里的孙悟空,经典的悟空银幕形象也不少,然而根据今何在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悟空传》则可能是银幕上的第一位原生中国的超级英雄。

  由于有原著打底,《悟空传》的基调实际上已经被预设了,就是一部热血少年成长史,它第一次拿孙悟空当主角——不再是唐三藏的打手,不是颠倒在轮回里的情圣,不是被多年囚禁变得精神不正常的野畜,而是一个生来带着反骨、不满足自己生来既定的命运、一定要打破这个天地更换一个人间的大英雄,它没讲什么心里有众生,心里却有众生,他没说什么个人理想和价值实现,他就是要“改命”。

  “改命”两个字其实了不得,革掉自己生来就是贱民的命,改出一个新天地,这种血性故事已经越来越少见,甚至听起来都有些浪漫。出版于2001年的《悟空传》曾经被捧到炙手可热的地步,小说中的很多金句在网络广为流传。“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这些今天读上去可能中二的句子,在当年《大话西游》余温尚在、网络文学还没有挤入海量玄幻写手的时候,引起了一代读者的共鸣,这本小说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是一个《大话西游》的衍生作品,但在最合适的时机提供了给了最合适的人群阅读,天真热血的《悟空传》可以说是提炼除了《大话西游》里孙悟空的反叛、热血,凝练成一个真正对体制、对强权敢于说不的血性少年英雄。

  电影在很大程度上还原了小说的精神,在电影设定的世界里,有一个专制乌托邦,这里的“至尊”控制着天下苍生的生杀予夺,任何人的命运和阶级都已经书写好了,所有人都只能待在自己的轨道里。电影中较为巧妙地设计了一个“高校”环境,非常自然地将孙悟空塑造成一个读高中的不羁少年,满头满脸都写着“反”字。熟悉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的观众应该十分敏锐地感受到,这正是超级英雄电影的手法,——是的,爆米花也有它的路数,一个年轻桀骜的男孩子,在卑微的生命中抱有执着的赤子心,最终不断磨练自己的体力和能力,一朝被打通任督二脉成了超级英雄。他还是一个反抗专制的少年英雄,因此又有些悲壮。

  除了一些非常经典的影视作品如80年代版电视剧《西游记》和动画片《大闹天空》,我们看看到的孙悟空也实在不符他“斗战胜佛”的称号,要么是颠倒在轮回里的情圣,要么是被压在山底精神不正常的野畜、除了能打不是被压在几乎没有任何优点的野兽。与这些电影相比,《悟空传》里彭于晏版的孙悟空就是十分珍贵的角色,这是一个真正以孙悟空为英雄主角的电影,这一版孙悟空敢于反叛和质疑,他有传统中国侠客的气质,可能是银幕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超级英雄。几年前漫威拍出了上映时皆反应平平的《钢铁侠》、《雷神》和《美国队长》,直到整个漫威电影宇宙展开才能窥见这三部电影的意义,它们开创了一种超级英雄电影的模式,而《悟空传》在这个层面上也有相当的价值。

  尽管是《大话西游》的衍生,《悟空传》没有流于油滑,没有流里流气地模仿周星驰电影的风格,它对于命运的反抗更多过关于成长的自我审视。但电影中许多散落的剧情线没能交代清楚,动漫感强过真人电影感,对有些观众来说可能难以接受。

  

悟空传

  反方:胡编乱造,一坨耳屎

  电影是用来讲故事的,如果故事不成立,再有吸粉力的主创阵容,再暴发户式的视听呈现,都没有依附。《悟空传》最大的败笔就是讲了一个乱七八糟毫无逻辑的故事,简单地说就是“胡编乱造”,想怎么扯就怎么扯。为了把几个人物联系在一起,为了突出爱情和反抗这两个主题,像写了一篇命题说明文一样生搬硬套。

  就爱情主题来说,主角悟空和阿紫的感情线严重欠铺垫,一个“面咚”,就莫名其妙地爱上了,就要咯吱观众感动了。人物塑造上,彭于晏演的悟空动不动就像抖表情包似的大吼大叫,倪妮演的阿紫刻意扮俏皮,没觉得这两个人有什么可亲、可爱之处,脸谱化的特征倒是不少。然后,导演就安排了他们看云彩等戏份,致敬紫霞、至尊宝,可这感染力完全不同的两种人物和爱情,有什么可以致敬的根基呢?

  再说反抗的主题,这也是电影最核心的部分,可闹到最后,反抗整个天庭,反抗一种压制人制度,变成了口号,变成了反抗一个自私自利连自己女儿都随意摧毁的腹黑女人,这个女人最后还被定性成妖魔,和官方是撇清关系的。反派的设定也是极其套路,穿黑衣,带黑面具,化作黑烟,就连最后正邪终极决斗的场景,也是“黑炭”风的,全是西方电影里用烂的那一套。最好笑的是,点题的几句台词,竟然是在故事结尾,用“大字报”的方式打出来的。

  《悟空传》里,被认为有所创新的一点,金箍棒是悟空从耳朵里掏出来的一坨耳屎变的。相信这也是不少观众对这部电影的观感,听起来响震天,看起来亮灿灿,但它本质上就是一坨耳屎。如果有人硬要说这代表的是我们的电影工业,是真正能匹敌好莱坞的东西,那一定是在侮辱好莱坞。电影工业不是一个仅指特效、音效、大片这些名词的概念,而是一个服务于讲故事的体系,你连最基本的故事都讲不好,花了很多钱,做了一些并不比人家高明的视听场景,就是电影了?就是工业了?

争议www.westtour.net/ylbg/20170713/71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