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形容《那年花开月正圆》,部长想用正点这个词语。无论是演员演技还是平均颜值,无论是服装化妆还是道具陈设,无论是剧情立意还是格局视野,无论是情节宽度还是人设厚度,这部剧水准之高,和同样发生在关中平原的《白鹿原》有一拼,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如果要形容《那年花开月正圆》,部长想用“正点”这个词语。无论是演员演技还是平均颜值,无论是服装化妆还是道具陈设,无论是剧情立意还是格局视野,无论是情节宽度还是人设厚度,这部剧水准之高,和同样发生在关中平原的《白鹿原》有一拼,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部长今天想说的,只有剧名。最开始,部长对《那年花开月正圆》这七个字剧名很是不解。不是讲的大义秦商安吴寡妇周莹的故事吗?哪年花开?哪年月正圆?编剧是不是为了冲口碑、冲流量、冲收视率,故意起了一个类似《人间至味是清欢》、《春风十里不如你》的文艺范儿名字?
知道吴聘遇害,“那年花开月正圆”第一层含义才真正被揭开。“那年”,正是吴聘和周莹相知相守的这小半年时间。在吴聘身上,我们见证了一个男人对妻子的大度和包容。媳妇儿闯了什么祸、遇到什么事,都首先会说一句话:没事,有我在。
对于周莹那闯祸的爹,他也是极度宽容。随随便便一出手,就是五百两银子。“爹,您拿去花吧!别再赊账给我们吴家丢人就行......”
连卖甑糕的老大爷都忍不住夸赞:吴少爷对他媳妇可真好啊!
从生意场上来看,吴聘不是创业者,但他是一个极优秀的守成者。他继承了父亲吴蔚文的经商头脑、诚信品质、知人善任、善良淳厚,并在此基础上发扬光大。是他意识到周莹的经商天赋,并力荐她进入吴家核心六椽厅。是他为了灾民不惜开粮仓赈灾,并将家中的荒地交给灾民耕种,授之以渔。
论眼界、论格局,吴聘在他这一代的秦商之中是当之无愧的翘楚和代表。而惨死的沈家大少爷,虽然有经商的头脑,但是格局太小,太精于算计;手染鲜血的杜明礼,跟他根本没有可比性。
若非挑吴聘的毛病,那就是“命短”。他是一个极其完美的人设,遇到这样的人,编剧最常用的手法就是让他去死、让他从此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成为大家膜拜致敬的对象。现在回想来看,《那年花开月正圆》对吴聘最好的诠释,是13集和14集。
当时周莹坐在家中台阶上赏月,可惜十五已过,月已残缺。吴聘就去屋中取了一张弯月的剪纸,补上了空中弯月的残缺部分。
14集中,吴聘成功推荐周莹进入六椽厅,两人在花前拥吻。
在卧室中畅想吴家的未来。
这些画面,正是《那年花开月正圆》七个字的灵魂所在。有吴聘的日子,月亮才是最圆的;有吴聘的日子,花开的才是最美的;吴聘下线,周莹即便是有沈星移的追求,也注定要守寡终生,去实现吴聘的遗愿。
正如孙俪在片头曲《忘不掉》中唱的那样:那一夜花儿开得妖娆,女儿心事又有谁知晓,问天无语月儿萧,花月相望人寂寥,痴情人得不到也忘不掉。来世再相约,庭前花朵记得我,到底是一世的情未了。
当然,从目前的剧情来看,周莹一生除了认定吴聘是自己唯一的丈夫外,她和沈星移也将有一段精神上的恋爱。在自证清白、洗清冤屈后,周莹将迎来短暂的幸福时光,这段时间当然少不了沈家二少爷。但是《那年花开》的英文名称,却奠定了全剧的悲剧总基调。
官方给出的《那年花开月正圆》的英文翻译,是《nothing gold can stay》,翻译成汉语口语是“美好事物难久留”,文艺点儿就是“韶华易逝”。可以说这是一个极其悲凉的翻译。出品方将悲凉的线索暗藏进了这四词剧名中,预示着周莹不但要送走吴聘、吴蔚文,未来还将失去沈星移,甚至赵白石。
《美景易逝》也是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代表作,全诗仅8句。自然的第一抹绿意是金 / 她最难留住的颜色 / 她初发的叶子是一朵花 / 可是只停留一刹那 / 然后叶子便沦为叶子 / 如斯乐园落入愁城 / 如斯黎明降入白昼 / 黄金时刻不久留。周莹的美景正是诗人口中那初发的叶子,可惜无论是她的爱人还是她的生命,都是短暂的。“花开月圆”不能久持,“韶华易逝”才是真相。
想哭www.westtour.net/ylbg/20170914/87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