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 牛小北 10月30日至31日,美国玛莎葛兰姆现代舞团将携舞蹈合辑《寂静悲喜》亮相国家大剧院,为首都观众展现现代舞艺术的迷人魅力。 成立于1926年的玛莎葛兰姆舞团,距今已有92年辉煌历史,其创始人玛莎葛兰姆是与画家毕加索、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并驾齐驱
摄影 牛小北
10月30日至31日,美国玛莎·葛兰姆现代舞团将携舞蹈合辑《寂静悲喜》亮相国家大剧院,为首都观众展现现代舞艺术的迷人魅力。
成立于1926年的玛莎·葛兰姆舞团,距今已有92年辉煌历史,其创始人玛莎·葛兰姆是与画家毕加索、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并驾齐驱的二十世纪艺术巨匠,被世人尊称为“现代舞之母”。在舞团成立初期,追求动作纯粹无修饰的玛莎·葛兰姆受到动物园狮子踱步的启发,探索出一套以“收缩-放松”为基础技巧的舞蹈体系,葛兰姆认为,在舞蹈中身体的感知是首要的,而呼吸则是所有感知中最重要的环节,是身体的基本动作。这种纯净直接、独树一帜的表达方式,使玛莎·葛兰姆技法很快成为风靡全球的舞蹈体系,并成为现代舞发展的奠基石。在30号的演出中,玛莎·葛兰姆现代舞团则将以五支舞蹈作品(《黑暗牧场组曲》《狂喜》《悲怆变奏曲》《迷宫》《森林》)呈现“血统纯正”的葛兰姆舞蹈体系,传递自由不羁的“葛兰姆式”现代舞精神。
29日下午,玛莎·葛兰姆现代舞团的排练总监丹尼斯·维奥,携手首席舞者劳埃德·奈特、辛颖,共同步入国家大剧院,举行了媒体群访和精彩的舞蹈课堂活动。丹尼斯介绍了此次将演出作品的精彩看点,奈特与辛颖则介绍了玛莎·葛兰姆舞蹈技法的核心精髓,并带到场观众近距离体验了这一风靡近百年而不衰的舞蹈技法。
摄影 牛小北
演出介绍:
《黑暗牧场组曲》是玛莎·葛兰姆编导作品《黑暗牧场》(1946年)的再创编。新版《组曲》创作于2016年,其灵感源于葛兰姆对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地区原住民传统仪式的钟爱。其中,双人舞和群舞被公认为葛兰姆最具建构性、仪式性和深刻性的创作。
《狂喜》是葛兰姆的第87部舞蹈作品。葛兰姆曾提及舞蹈的创作灵感源自某天发掘出的一个猛然顶胯的动作,由此,她探索出一套蕴藏着深刻意义的“扭曲动作”。葛兰姆总结说:“在创作《狂喜》之前,我一直采用更加静态的形式,试图找到富有仪式感的身体运行状态。”编导维尔日妮·梅赛纳在葛兰姆的原始版本上,对《狂喜》进行了重新的构思和再创作。
《悲歌变奏曲》(2007年)的创作初衷是为了纪念“9·11事件”。作品以玛莎·葛兰姆的经典代表作《悲歌》(1930年)为创作原型,委约世界范围内的新锐编舞根据自己对葛兰姆作品的解读,自主创作,并在10小时内排练完成。
《迷宫》(1947年)由吉安·卡洛·梅诺蒂担纲作曲,野口勇担任舞台设计,玛莎·葛兰姆领衔主演。这一双人舞作品的灵感来源于忒修斯勇闯迷宫,对抗怪物弥诺陶洛斯的神话故事。新版《迷宫》则是玛莎·葛兰姆舞团为了应对飓风桑迪给原版舞美和服装所造成的破坏而重新制作的。强调舞蹈本身的戏剧性。
《森林》的创作出发点是作曲家欧文·法恩的音乐。在音乐中,编舞蓬图斯·利德贝里听到了潜在的意象:森林、月光、漫游的生灵。于是他将舞蹈动作重新排列,打破作品的线性发展,在《森林》中以舞蹈让音乐幻化为肢体的真实。
摄影 牛小北
玛莎·葛兰姆现代舞团
玛莎·葛兰姆现代舞团被《华盛顿邮》报誉为“艺术界的七大奇迹之一”,并被《纽约时报》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舞团之一”,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也是最受欢迎的现代舞团。自1926年成立以来,玛莎·葛兰姆现代舞团就是现代舞蹈发展中的领导者。创始人玛莎·葛兰姆是一位极富开创性的舞蹈编导,她的远见卓识,让她的舞团使一向以另类著称的美国舞蹈变得生气勃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并且不断地吸引着观众。葛兰姆和她的舞团发展了现代舞蹈的肢体语言,并且永远地改变了由现代社会、政治和心理背景所形成的艺术疆界。一直以来,作为一片舞蹈实验的沃土,玛莎·葛兰姆现代舞团在培育20世纪和21世纪的杰出舞蹈编剧和表演者方面无人能及,这些人包括了莫斯·康宁汉、艾瑞克·霍金斯、铂尔·朗、帕斯卡·瑞尔特和保罗·泰勒。葛兰姆舞团的保留剧目也包括许多知名的表演者,如米尔哈伊·巴里什尼科夫、克莱尔·布鲁姆、玛戈·芳婷、丽莎·明尼里、鲁道夫·努里耶夫等。她突破性的技巧和完美的风格为舞团赢得了从北美到南美、欧洲、非洲、亚洲和中东超过50个国家的观众的一致喝彩。
摄影 牛小北
玛莎·葛兰姆(1894年5月11日-1991年4月1日)
玛莎·葛兰姆在美国艺术和文化领域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她独创的现代舞技法作为美国的一门珍贵艺术已经在全世界传播开来。她不墨守成规,敢于跨越艺术疆界,与同时期众多优秀的视觉艺术家、音乐大师和设计师共同创作作品,其中包括雕塑大师野口勇和作曲家阿隆·科普兰、塞缪尔·巴伯、吉安·卡洛·梅诺蒂等。
葛兰姆的独特舞蹈技法,源于对“收缩-放松”这两种基本动作的实验。专注于人身体本能的行为方式,让她能以直白且热烈的情感唤醒身体。她突破主流的舞蹈风格,发展出自己独特的舞蹈技法,动作锋利、有棱角、且直接。
葛兰姆的舞蹈风格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舞蹈家,包括摩斯·肯宁汉、保罗·泰勒和特怀拉·萨普等,开创了舞蹈的新视界。古典芭蕾舞大师玛戈·芳婷、鲁道夫·纽瑞耶夫和米哈伊尔·巴瑞辛尼科夫都慕名前来,渴望借此拓展自己的艺术技艺。还有其他各行各业的艺术家们,也趋之若鹜前来学习,其中有演员贝蒂·戴维斯、麦当娜、格利高里·派克、伊莱·瓦拉赫、安妮·杰克森和乔安娜·伍德沃德等等,葛兰姆教会他们运用身体作为表达的手段。
在漫长而卓著的舞蹈生涯中,葛兰姆创作了181部舞蹈作品。美国成立两百周年之际,她被授予美国最高公民荣誉——自由勋章。1998年,《时代》杂志称她为“世纪舞者”。她还是第一位在白宫表演的舞蹈演员,是美国海外文化大使,皆因她牢牢把握住了国家的精神。“没有艺术家可以超越他所在的时代,”玛莎·葛兰姆如是说:“他就是这个时代的缔造者,其他人只是追赶不上而已。”
摄影 牛小北
首席舞者:劳埃德·奈特
2005年加入葛兰姆舞团,曾在《阿帕拉契亚之春》《四面楚歌的花园》《迷宫行》中担任主要角色。奈特生于英格兰,长于美国迈阿密,在迈阿密芭蕾舞学院学习舞蹈,后毕业于新世界艺术学校,师从丹尼尔·刘易斯。在校期间,曾与唐纳德·麦凯、罗伯特·巴特尔和迈克尔·尤托夫等编舞艺术家合作,并荣获艾利学校和哈莱姆舞蹈剧场的奖学金。2010年,《舞蹈杂志》将其列入“最值得关注的前25名舞者”。近期,他与温蒂·慧伦合作了《月亮》,与米斯蒂·柯普兰合作了《盛夏》。
摄影 牛小北
首席舞者:辛颖
继许芳宜、简珮如之后的第三位华人首席舞者,首位中国大陆首席舞者。2011年加入葛兰姆舞团,曾在《灵心洞穴》《编年史》《天使的游戏》《克吕泰墨斯特拉》《森林》《爱过你》中担任主要角色。2008年,荣获中国舞蹈荷花奖。她是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舞蹈系主任,是葛兰姆舞蹈学校、北京舞蹈学院和南京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她曾获得葛兰姆舞蹈学校全额奖学金,并是葛兰姆2团成员之一。
玛莎葛兰姆现代舞团亮相国家大剧院 演绎经典舞蹈www.westtour.net/ylbg/20181030/99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