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朱荣这个北魏的挖墓人,他的出现加速了北魏的灭亡,他的行为大大的促进了历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社会发展演变的。当然,作为一个英勇的将领,滥杀无辜之人是错误的。这样一位历史人物有网友好奇尔朱荣之乱是指什么事情,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些资
尔朱荣这个北魏的挖墓人,他的出现加速了北魏的灭亡,他的行为大大的促进了历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社会发展演变的。当然,作为一个英勇的将领,滥杀无辜之人是错误的。这样一位历史人物有网友好奇尔朱荣之乱是指什么事情,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些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尔朱荣之乱是怎么回事?
一般的尔朱荣之乱是指北魏权臣尔朱荣策划并实施的一起针对皇族和百官公卿的屠杀事件,因事件发生在河阴县(今河南省荥阳市)而得名。尔朱荣借助此次军事政变,将迁到洛阳的汉化鲜卑贵族和出仕北魏的汉族大家消灭殆尽,完全控制了北魏朝政。
公元528年(北魏武泰元年),胡太后擅权秉政,鸩杀了北魏孝明帝,立幼子元钊为帝。契胡部落酋长尔朱荣以此为口实起兵东进,洛阳守将望风而降。四月十三日,尔朱荣在河阴之陶渚(今孟津)溺死胡太后和幼帝元钊,纵兵围杀北魏的王公百官两千多人,北魏诸王元雍、元钦、元略、元邵等人皆遇害,史称“河阴之变”。
原文:
北魏末年,党争不止,内乱频繁。北魏孝明帝元诩即位之初,胡太后(谥号“灵”,又称灵太后)临朝称制,重用其姻亲元叉,推翻了权倾一时的领军于忠。元叉随后发动政变,杀死清河王元怿,废黜胡太后。元叉专制朝政
北魏地图达五年之久。胡太后在高阳王元雍的支持下反正,杀死元叉,重新专制朝政。驻扎在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的尔朱荣先世系契胡部落酋长,正光年间(520年七月-525年六月),农民起义成燎原之势,于是他趁机散家财,组织起一支四千人的骑兵队伍。北魏统治者对尔朱荣加官晋爵以示笼络,先后擢为游击将军、冠军将军、平北将军、北道都督,后来加升大都督,统领并、肆、汾、广、恒、云六州诸军事。当时北魏朝廷由灵太后把持,孝明帝元诩随着年龄的长大,母子间的嫌隙渐生。
尔朱荣与陈庆之两人洛阳之战
北魏军压根没有想到陈庆之竟然敢弃城出击,颓然大败。尔朱吐木尔与元天穆单骑逃走,尔朱世隆率众逃跑,鲁安献关投降。五月二十四日,陈庆之攻陷虎牢。
原文:
荥阳、虎牢相继失陷的消息传来,坐在洛阳的孝庄帝元子攸吓得连夜逃出洛阳,投奔并州的尔朱荣。陈庆之的白袍军,成为了北魏军的噩梦。
洛阳临淮王元彧、安丰王元延明为首的百官一时没了主张,得知陈庆之逼近洛阳,只好派人迎元颢入洛阳为帝。元颢恐怕还以为自己是做梦,不到三个月,陈庆之竟然就从铚县将他送入了洛阳,而且还让他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占据洛阳后,陈庆之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明白当前敌我实力依然过于悬殊,陈庆之向元颢提出应速请南梁大军支援。元颢却打起了小算盘,认为七千人的南梁兵马就这么厉害了,再多请点过来,那这江山也不是他的了。
他拒绝了陈庆之的要求。
建康的南梁王朝听到陈庆之的捷报,虽然高兴,但萧衍不知出于什么目的,对陈庆之开创的大好局面漠然视之,并没有再派兵跟进,仅仅给予陈庆之一纸嘉奖而已。
元颢与萧衍坐失时机,而北魏方面,尔朱荣与北渡的孝庄帝元子攸会合。两个月时间里,纠集了三十万的兵力,号称百万大军,狼烟滚滚向洛阳杀来。
而受降的各地也纷纷反叛。元天穆纠集旧部,重新占据了睢阳,
陈庆之率部出击,再次大败元天穆,收复睢阳。之后,陈庆之又北上,占据北中郎城,阻击尔朱荣的部队渡黄河。
十天内,陈庆之与北魏名将尔朱荣大战十一场,尔朱荣部伤亡惨重,却不得渡黄河半步。尔朱荣一度心灰意冷,“不得即渡,议欲还北,更图后举”。
这时尔朱荣部有高人(《南史》谓刘助,《北史》谓黄门郎杨侃、高道穆),给尔朱荣算了一卦,说不出十日必可定河南,让尔朱荣重起战意。
尔朱荣决定避开陈庆之,从元颢派兵驻守的另一黄河渡口硖石偷渡。
魏兵渡河成功,元颢的南防线全线崩溃。元颢本人率帐下数百骑南逃,奔至临颖时被魏兵追及杀害,随即洛阳失陷。至此,北伐宣告失败。
陈庆之的部队成了孤军,集结南返。尔朱荣怎会放过这样的敌人,率军追击,但他又不敢追得过近。白袍军且战且退,尔朱荣的部队不即不离地跟着,就像是护送着陈庆之南归一样。
也许是这支部队太优秀了,优秀得连上苍都开始忌妒了。 北魏几十万大军都无法歼灭的百胜军队,在撤退到蒿高一带渡河时却遇到了山洪暴发,全军覆灭。
败于人类不可预知的天灾,或许也是这支部伍最好的结局。
“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白马啸西风的传奇就此落幕。
魏孝明帝元诩七岁,母胡太后临朝专政。528年,胡太后毒死孝明帝,尔朱荣带兵直奔洛阳,杀死胡太后,并把汉化鲜卑贵族和出仕北魏政权中的汉族大族消灭殆尽,立元子攸为魏孝庄帝,史称河阴之变。 然后尔朱荣返回晋阳,遥控北魏朝政;同时派尔朱天光、贺拔岳、侯莫陈悦镇压关陇起义军。贺拔岳因镇压关陇起义有功,被授泾州刺史、雍州刺史、歧州刺史。
河阴之变之际,部分北魏宗室和官员南逃降梁。梁武帝遣陈庆之率兵送元颢回北方,攻克商丘,元颢在睢阳城即皇帝位。接着攻克荥阳,占领洛阳。尔朱荣率军渡黄河作战,陈庆之所率军队大败,元颢逃亡被杀。 530年,孝庄帝诱杀宰相尔朱荣,侄尔朱兆立太原太守元晔为帝,兴兵攻入洛阳,杀孝庄帝。
时任临汾刺史的高欢乘尔朱氏混乱之机,说动被尔朱荣兼并的六镇义军20万军民归顺自己,并把他们带往河北,摆脱尔朱荣之子尔朱兆的控制。531年,高欢率众进据河北冀县,笼络当地汉族世族,利用民族隔阂,煽动反尔朱氏情绪,势力陡增。 高欢于是脱离尔朱氏,立渤海太守元朗为帝。尔朱氏进攻邺城,贺拔胜和徐州刺史杜德投降高欢,尔朱仲远南逃降梁。斛斯椿败回洛阳后叛离尔朱氏,杀尔朱世隆和尔朱彦伯,擒尔朱天光、尔朱度律送于高欢。尔朱兆领残兵遁还太原,逃往秀容,后被击败自缢。至此尔朱势力被斩尽杀绝。高欢进据洛阳,连废节闵帝元恭、废帝元朗,另立元修为孝武帝。
当贺拔岳闻知尔朱家族一败涂地时,便约秦州刺史侯莫陈悦会师长安,擒获尔朱是寿,响应高欢。532 年,孝武帝任命贺拔岳为关中大行台。533年,孝武帝担心高欢成为尔朱荣第二,使就密令贺拔岳拥兵关陇对抗高欢,任用贺拔胜为河南邓县刺史。534年,在讨伐灵州刺史曹泥前夕,高欢授意侯莫陈悦杀害了贺拔岳。贺拔岳部下宇文泰击杀侯莫陈悦,并据有关陇。
534年,元修由于和高欢的矛盾尖锐化,逃奔关中依宇文泰。高欢又立元善见为帝,迁都邺,史称东魏。元修逃到关中后,不久被杀。535年,宇文泰立元宝炬为帝,都长安,史称西魏。 此后,东魏与西魏展开了20余年的争夺战。537年在潼关之战和沙苑之战后,西魏乘胜东进,攻下山西永济和金墉,与东魏争夺洛阳。543年东西魏又先后在河南孟县、洛阳北邙山交战,东魏先胜后败,高欢逃离洛阳。西魏因无力巩固洛阳而撤兵,以黄河为界设防。546年高欢大举进攻山西稷山,苦战50余日,损失7万人,退兵,次年病卒。
鲜卑化汉人高欢凭借六镇鲜卑人(包括鲜卑化的汉人)建立起政权,老婆又是鲜卑贵族,所以他和继位诸子在政治上都倚重鲜卑族,北齐皇帝也都有意保持鲜卑习俗,提倡说鲜卑语及武事。 但同时高欢也争取汉族门阀世族参政,作为第二种支持力量。为此,他公开自己祖先的汉族身份,把女儿嫁给华阴门阀世族杨愔,任用汉族门阀世族高敖曹、高乾担任政府要职。高欢企图调和当时相当尖锐、紧张的鲜卑与汉人的关系,但不可能有实际作用。 550年,高欢次子高洋代东魏建齐。高洋重用汉人,立汉世族赵郡李氏之女为后,生高殷。560年高殷继位使鲜卑人大为震动,于是联合高氏皇族发动宫廷政变,杀杨愔废高殷,高欢第六子高演当了皇帝。561年高演死,高欢第九子高湛即位,汉族在朝中地位更加低下。北齐汉族与鲜卑族的矛盾一直无法融合,使北齐政治上蒙上了阴影,不能像北周那样融合汉族鲜卑族为统一的关陇集团。
564年,北周大将达奚成兴侵齐平阳(临汾),北齐斛律光大败之。于是宇文护亲自挂帅率兵10万攻打洛阳,斛律光杀周将王雄,大败周军。568年北周又围攻洛阳,斛律光再败之。斛律光在玉壁营筑了华谷、龙门二城,宇文宪不敢妄动。斛律光又营筑南汾城,胡、汉民众万余户前来归附。568年高湛死,儿子高纬即位。571年,斛律光筑平陇,周柱国普屯威、柱国韦孝宽进攻平陇,战于汾水,周军大败。接着北周柱国纥干广略图攻宜阳,又被斛律光打败。北周韦孝宽制造了斛律光篡位的谣言,572年,高纬杀斛律光。576年高纬禅位给儿子高恒,高恒在位25天北齐灭亡。
尔朱荣之乱是怎么回事?尔朱荣与陈庆之两人洛阳之战www.westtour.net/ls/20170609/65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