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不武力解决南海问题 与上世纪不同的是,中国现在的军事力量足够战胜该地区的所有对手,夺取南沙群岛以及他国占领的全部岛屿,掌握南海的主导权,只要中国这样做的话。然而,如果动武,中国的国际声誉和国内的经济发展,东亚区域的稳定以及中国和东盟
中国为何不武力解决南海问题
与上世纪不同的是,中国现在的军事力量足够战胜该地区的所有对手,夺取南沙群岛以及他国占领的全部岛屿,掌握南海的主导权,只要中国这样做的话。然而,如果动武,中国的国际声誉和国内的经济发展,东亚区域的稳定以及中国和东盟各国的关系将会付出难以预料的沉重代价。
张明亮:中国在南海不使用武力看起来很被动,局面也有些糟糕;但真的在南海动起武来,中国在南海未必就真的能主动起来,而且动武后的局面也未必真的就对中国会好起来,反倒可能更糟糕,可能不得不面对动武后更加混乱和更加不好收场的局面。
3、在南海争端海域,越南、菲律宾冲在最前面的是海军军舰,中国出动的则是渔政船,在矛盾激化的情况下,越南、菲律宾有无可能首先对中国使用武力?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应该采取何种对策?
田一枫:中国是大国,越南、菲律宾是小国,这对各自的战略举措难免产生影响。小国往往可以不负责任、不计后果地行事,但大国会更多地考虑对于局势的控制,以及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方面所负有的责任,“出招”也会掌握分寸,不会一下子就把“拳头”亮出来。
这次菲律宾居然让挂着白旗的军舰前往对峙海域,这无论从外交上还是军事上看,都有“搞笑”和“恶作剧”成分,像它这样的小国可以如此而为,中国绝对不会作出这样的事情来,这也正是大国和小国行事方式不同的表现。中国现在派出渔政船前往出事海域维权,这是解决海上纠纷的正常方式,使用的力量也得当,国外舆论对此给予充分肯定,东盟甚至美国也无话可说。
从目前双方的对峙形势看,只要中国坚决不退让,也就是说保持应有的“定力”,菲律宾也好,或是其他国家也好,率先动武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双方的海上力量毕竟不在一个“数量级”,他们不敢作出以卵击石的事情,最终还是要通过外交方式来解决。
冯存万:各国出动舰船的类型不同,看似是立场强硬程度的差异,实际上是各国针对争端问题的气度与解决方式的差异。中国出动渔政船,既是我国政府以行政方式来通过常规途径维护国家领土与国民利益的表现,同时也是我国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南海问题的重要立场表现。
南海现状与当前亚太地区国际形势表明,菲律宾、越南等国家在南海问题上的纠缠既有本国政治意图恶性扩张的因素,也有美国、日本以及印度等国家的政治怂恿与刺激。在这些复杂国际因素的作用下,越南与菲律宾同样存在着首先动用武力的可能。
中国南海九段线太霸气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迅速增强和能源需求日益增加,南海形势日渐紧迫。而周边国家加快对南海油气资源的争夺和试图吸引外部力量介入,使南海问题有国际化和复杂化的趋势。
熟悉中国地图的人都会记得,在南海上有9条段线,它们清晰地框定了中国的海上疆域,这就是著名的九段线。但恐怕很少有人知道,南海的九段线是什么人、什么时候划定的。
今天,与中国争夺南海的邻国,在中国当初划定南海主权时是什么态度?是什么时候、基于何种理由开始反悔,在南海与中国进行争夺?
在南海争端上,中国可选择的解决途径和手段有哪些?国际上通常的解决手段和案例有哪些?
在应对南海争端上,中国应采用何种策略?是否应成立专门常设机构组织应对南海问题?
在南海问题上,如何使用新的战略思维正在考验中国。
1946年12月9日,因为恶劣天气耽搁了整整一个月之后,国民政府南中国海(以下简称南海)接收舰队“太平”舰、“中业”舰驶出广州榆林港,开赴南沙群岛。此前,西沙接收舰队“中建”及“永兴”两舰已经在西沙永兴岛顺利登岛,完成接收。
两支舰队的此次航程,成为近代中国宣誓、确认南海主权的关键环节。
与舰队同行的,还包括内政部方域司和广东省接收人员。尤其是内政部方域司,完成了南海诸岛的实地测量工作。接收之后,绘制了官方南海地图,完成了南海诸岛最新命名,并在地图上划定11条段线,圈定了中国的南海主权范围。
1946-1947年间,国民政府希望通过这一系列动作确认主权,“永固南疆”。但随着国、共内战升级,以及周边民族国家的兴起,上述段线愈显脆弱,无力守护疆土。时至今日, 周边国家甚至两岸内部围绕段线的实质、法律地位等争议不断,段线的本来面目也越发模糊不清,但这一珍贵遗产依然是中国南海主权主张的关键环节。
被遗忘的方域司
今天,关于南海划界的历史描述,官方媒体和民间最常见的说法,多笼统归功于爱国将领林遵1946年率领的那支袖珍舰队接收南沙群岛与西沙群岛。但划定海上疆域这项工作,真正的主角是内政部的方域司。
而此次随舰队参与划界的方域司人员为郑资约和曹熙孟。郑资约为西北大学地理系教授,由中央政府调借,带领4位学生赴内政部任职。郑本人被委任为内政部接收南沙群岛专员。
1946年中华民国内政部成立方域司,著名地理学家傅角今任方域司司长。当时方域司面对的划界问题,其艰巨难以想象,因为中国当时还完全没有一个清晰准确的疆域图, 边界地区存在大量模糊地带,甚至是没有人真正踏足的地带。而相比陆上疆域巨大待填补的空白,在当时毫无海权意识的国人看来,南海无疑是极不重要的。
虽然方域司只派出2人,但仍显出超越当时眼光的高度重视,甚至算得上精英尽出。据郑资约之子,70高龄的郑仿健先生回忆,郑资约与傅角今是北师大的同系同学。曹熙孟或为郑资约任教东北大学时的学生。
中国为何不武力解决南海问题,中国南海九段线太霸气www.westtour.net/news/20170507/45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