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从中国撤资真相,李嘉诚大陆撤资真正原因

新闻 梦幻男人 评论

李嘉诚从中国撤资真相 统帅香港长江实业集团的李嘉诚正在加速推进业务转型。其一方面在欧美收购基础设施企业,另一方面却在香港和中国大陆抛售资产。 作为亚洲首屈一指的投资家,李嘉诚在创业型企业投资和慈善活动方面备受尊敬,同时其也被视为是香港社会贫

  李嘉诚从中国撤资真相

李嘉诚从中国撤资真相,李嘉诚大陆撤资真正原因

 

  统帅香港长江实业集团的李嘉诚正在加速推进业务转型。其一方面在欧美收购基础设施企业,另一方面却在香港和中国大陆抛售资产。

 

  作为亚洲首屈一指的投资家,李嘉诚在创业型企业投资和慈善活动方面备受尊敬,同时其也被视为是香港社会贫富差距象征性人物。在面临将接力棒交给下一代的背景下,李嘉诚王国将何去何从?

 

  5月8日,长江实业集团提出以总额23.7亿澳元的现金收购澳大利亚天然气供给公司Envestra的未持有股权的方案。

 

  Envestra是在澳大利亚南部独家向居民提供天然气的企业,拥有114万用户。其最大股东、澳大利亚天然气管线企业APA集团以控制下游领域为目的,于2013年12月提出以总额21亿澳元收购Envestra的方案。而Envestra本计划于5月13日举行股东大会,以批准该收购方案。

 

  不过,在长江实业以高于APA的金额提出收购之后,Envestra立即推迟了股东大会,并在5月底的董事会上全体一致决定支持长江实业。APA于8月7日退出了争夺战,决定了将所持股权全部出售给长江实业的方针。

 

  86岁的李嘉诚从制作“塑料花”起家,并依靠相关业务走上成功之路,随后一步步构建起了巨大的企业集团。其正是所谓“香港梦”的亲历者。

 

  这些都是进入今年以后透露的并购计划。“其战略是投资于监管透明度高、有望获得稳定回报率的领域”,评级公司惠誉评级新加坡公司的相关人士分析称。

另一方面,李嘉诚正在加快抛售香港和中国大陆的资产。今年1月,其将旗下电力公司香港电灯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3月,李嘉诚将涉足中国最大药妆连锁店“屈臣氏”等零售业务的屈臣氏集团(A.S.Watson)的约25%股权出售给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淡马锡控股公司。此外,其还在抛售上海商用大厦等中国大陆的房地产。

 

  从和记黄埔2013财年(截至2013年12月)息税前利润(EBIT)的各地区构成比来看,欧洲达到37%,创下历史新高,并首次超过了中国大陆(19%)与香港(16%)的总和。

李嘉诚此前一直被誉为“商界抄底天才”。野村国际香港的分析师本杰明·罗指出,“和记黄埔的商业模式是利用房地产及基础设施等能够带来实际现金收入的业务,为通信及零售业等增长领域筹集投资资金”。

 

  李嘉诚内地撤资真正内幕:和中央有关

 

  近期,内地很多新开楼盘都出现打折出售的现象,甚至北京部分楼盘都出现降价,二手房销量更是颓势尽显,联想到4月初李嘉诚家族刚刚抛售了北京盈科中心资产,李嘉诚的“抛售论”再次升温,人们不禁惊叹:面对内地楼市降价的,李嘉诚再次成功避险,李嘉诚真正的过人之处又究竟在哪儿?“撤资”之后的李嘉诚又该如何演绎他传奇的商业帝国?

现年85岁高龄的李嘉诚,已经连续十六年雄踞华人首富宝座,资产总数高达294亿美元。显然,一个拥有如此庞大资产的商人,能够在如此长的时间里保证其商业帝国的稳固发展,仅仅依靠超群的商业才能是不够的,非凡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敏感的政治嗅觉是保证李嘉诚不断辗转腾挪于香港、内地而不败的真正秘诀!

 

  首先从大陆说起。我们知道,大陆的政治环境决定了其特有的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届政府的政治导向,经济发展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李嘉诚当然也深知此理,他多次公开表示“多做事、不问政治”,但不问政治并不代表不理政治,你能惊人地发现,李嘉诚的长子李泽钜已连续16年进入全国政协,李泽钜曾担任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十届、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

 

  也就是说,从李泽钜担任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的1998年开始算起,这16年来李嘉诚始终与高层政治保持着密切的往来,而这也恰恰是其缔造十六载商业神话的16年!可见,李嘉诚不仅仅是一个商业奇才,更有着非凡的政治智慧,他过人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才是他最厉害的地方。

 

  这要从九龙仓收购说起,当时九龙仓旧址地产开发不利,李嘉诚早有意向将其收购,于是低调买下了九龙仓20%的股权,成为九龙仓的最大股东,九龙仓紧急向汇丰银行发起求救,当时的汇丰董事长沈弼则亲自劝阻李嘉诚要其放弃收购九龙仓资产。

 

  商人李嘉诚当时审时度势,考虑到将来要想在香港发展离不开汇丰银行,便果断放弃了对九龙仓的收购。他的政治智慧在此显露无疑,因为在当时的香港,想要开发土地,就必须要支付一笔大额的土地出让金,如果没有汇丰银行的支持,是很难有资金去开发房地产市场的,而且汇丰与当时的“一代船王”包玉刚关系甚密。于是李嘉诚在给了沈弼一个大面子之后,紧接着就做了一个更有意思的事。

 

 

 

  李嘉诚大陆撤资真正原因

李嘉诚从中国撤资真相,李嘉诚大陆撤资真正原因

 

   客观地说,李嘉诚的行为是带有冒险性的,说是赌博也未尝不可。但是,李嘉诚的赌博是建立在对全球经济政治形势的密切关注和精确的分析之上的,绝非盲目冒险。那么,他的判断依据是什么呢?

 

  “没有一个行业会永远兴旺下去”

 

  李嘉诚频频成为股市和地产大灾难中的大赢家,有什么秘诀呢?

 

  有人说李嘉诚是赌场豪客,孤注一掷,侥幸取胜。或许只有李嘉诚自己心里清楚,他的惊人之举究竟有无赌博成分。客观地讲,任何投资都带有赌博的成分,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其中的风险。

 

  客观地说,李嘉诚的行为是带有冒险性的,说是赌博也未尝不可。但是,李嘉诚的赌博是建立在对全球经济政治形势的密切关注和精确的分析之上的,绝非盲目冒险。那么,他的判断依据是什么呢?

 

  企业核心责任是追求效率及盈利,尽量扩大自己的资产价值,其立场是正确及必要的。商场每一天如严酷的战争,负责任的管理者捍卫企业和股东的利益已经天天精疲力竭,永无止境的开源节流,科技更新及投资增长,却未必能创造就业机会,市场竞争和社会责任每每两难兼顾,很多时候,也只能是在众多社会问题中略尽绵力而已。

 

  好的管理者真正的艺术在其将新事、新思维与传统中和更新的能力。人的认知力由理性和理智的交融贯通,我们永远不是也永远不能成为“无所不能的人”,有时我很惊讶地听到今天还有管理人以劳累为单一卖点。“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的方法重要,君子的定义也同样重要,要保持企业生生不息,管理人要赋予企业生命:这不单只是时下流行在介绍企业时在 Powerpoint打上使命,或是懂得说上两句人文精神的语言,而是在商业秩序模糊的地带,力求建立正直的方针。

 

  李嘉诚认为,任何一个产业,都有它的高潮与低谷,都有它的顺境与逆境之时。在低谷的时候,相当大的一部分企业都会选择放弃,有的是由于目光短浅而放弃,还有的是由于资金不足等各种各样的原因而不得不放弃。

 

  这个时候就应该静下心来认真分析思考一下,是不是所从事的这个产业目前已经到了穷途末路,是不是还会有高潮来临的那一天,是不是继续坚持下去还会有重出生天的可能,而这种坚持是否是自己的力量所能承受。

 

  《孙子九地篇》指出:“为兵之事,在于顺(通)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此谓巧能成事者也。”

 

  孙子在这里阐述一个在作战时“巧能成事”的诀窍,就是要谨慎再谨慎地审察敌人的意图动态,然后集中兵力指向敌人薄弱而容易攻破的一点,这样即使奔袭千里,也能擒杀敌将,取得预期的重大战果。

 

  李嘉诚正是靠着这种难得的机会快速发展扩充壮大的。当然,这取决于自己的科学周详的分析判断能力与超人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决策决断。什么是台风警报?对于李嘉诚来说,就是时时提醒自己,保持一种警觉意识,避免被台风刮走吹倒。

 

  我年轻的时候,最喜欢翻阅的是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书,表面上挺沉闷,但别人会计处理的方法的优点和漏弊,方向的选择和公司资源的分布有很大的启示。

 

  对我而言,管理人员对会计知识的把持和尊重,正现金流的控制,公司预算的掌握是最基本的元素。还有两点不要忘记,第一,管理人员特别要花心思在脆弱环节;第二,在任何组织内优柔寡断者和盲目冲动者均是一种传染病毒,前者的延误时机和后者的盲目冲动均可使企业在一夕间造成毁灭性的灾难。

 

  由于股市一片利好之势,自 20世纪 60年代末至 70年代初,香港各界产生了一股“要股票,不要钞票”的投资狂潮,掀起了一阵比一阵更高涨的“上市热潮”。在这股强劲的“炒风”之中,香港市民个个骚动不安,发疯发狂发癫发痴发梦。普通股民纷纷卖掉自己好不容易买下的金银首饰,业主也卖掉了自己的工厂、土地、房屋,甚至有的商人还卖掉自己的地产公司,将楼宇建造所筹集来的贷款,全部投到了股票市场,大炒特炒,梦想着牟取一夜暴利,快速致富发家。

 

李嘉诚从中国撤资真相,李嘉诚大陆撤资真正原因www.westtour.net/news/20170507/45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