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 一线城市指的是在全国政治、经济等社会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具有主导作用和辐射带动能力的大都市。其主要体现在城市发展水平、综合经济实力、辐射带动能力、对人才吸引力、信息交流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交通通达能力等各层面,一线城
一线城市
一线城市指的是在全国政治、经济等社会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具有主导作用和辐射带动能力的大都市。其主要体现在城市发展水平、综合经济实力、辐射带动能力、对人才吸引力、信息交流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交通通达能力等各层面,一线城市在生产、服务、金融、创新、流通、综合商业指数等全国社会活动中起到引领和辐射等主导功能。
中国大陆的一线城市一般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为何一线城市房价总是涨?
近日,北京地市颇为热闹,大兴区八块连拍引关注。7月7日大兴区瀛海镇一宗宅地被龙湖首开联合体摘得,楼面单价约为3万元。而早几天的7月3日,瀛海镇另一宅地被北京城建抢得,以3.6万元的楼面价成为区域单价地王。
3万元楼面价,基本与周边现售新房(详细信息) 价格接近,3.6万元楼面价则已略超周边房价。按照常规的建安成本、税费成本、房企利润等匡算,未来房价将卖到5万以上,否则房企很难获得合理利润。更关键的是,瀛海镇已出五环,位于五环和六环之间。虽受亦庄开发区辐射,但严格意义上讲,这里已属郊区。如果说近郊新房价格未来将向5万进军,则北京五环以内的新房价格,铁定进入5万时代了。
无独有偶,上海亦有类似现象。上海的外环线,等同于北京的五环,总体来看,外环以内可视为市区。浦西发展得早,浦西外环左右的房价,总体明显高过浦东。而今年4月,浦东外环外侧的唐镇,两块宅地剔除配建的保障房,楼面价同样高达3万左右。这也就意味着,上海外环以内的新房价格,也正进入5万时代。
京沪的城市格局与房价水平,比较类似,市区新房价格进入5万时代。深圳的城市格局不太规则,今年以来的这轮房价暴涨,核心区是南山区前海、后海,当前南山和福田这两个商务区,平均房价已达5万元。广州房价水平偏低,离5万时代尚有较大距离。
从新房均价比较可知,今年5月份,京沪深全市房价水平为3万左右,市区达5万左右也正常。京沪深三大核心大都市,房价事实上正在进入5万元时代,为何在全国楼市普遍呈现低迷之时,核心一线城市房价仍然在持续上涨之中?这是因为,首先是市场供应紧张导致的。住宅是不动产,土地价值决定了房价水平。一线城市地少人多,建设用地非常紧张,比如上海市要求2020年以后实现建设用地零增长。再如北京去年商品住宅计划供地1000公顷,实际供应517公顷;今年计划供地750公顷,上半年实际供地仅175顷。
另外,市场需求旺盛。一线城市就业机会多、工资收入高,每年吸引几十万毕业生、各类人才、农民工等,所以每年新增住宅需求巨大。随着收入提高,本地居民改善性购房需求持续增长。还有投资性购房需求,虽然近几年限购将很多人拦在了门外,但只要房价上涨,就不可能杜绝投资需求。
还有一方面原因就是楼盘精品化的趋势。近几年,一线城市土地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是三四线市场低迷之后,一线城市成为众多大房企、中型国企、激进型民营企业的必争之地。近几年“面粉贵过面包”的土地屡见不鲜。既然楼面价已超3万,甚至5万,开发商只能把楼盘精品化、高档化,以吸引对高房价抗性小的精英阶层,于是精装修、高科技、贵配套等渐成“标配”,这都需要“砸钱”,自然增加了房价成本。
总之,京沪深高房价已是常态,市区新房进入5万时代大势已定。这并不意味着存在很大的房价泡沫,国际大都市皆如此,伦敦、香港、纽约的房价水平,比京沪深还要高。作为大都市的一个标签,高房价不受舆论欢迎,但这是经济、社会、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应客观、理性看待。
一线城市房价上涨暗藏风险需谨慎!
似曾相识的一幕又在上演。春节后一线城市楼市火爆,房价持续上涨。这里面固然有一线城市需求相对旺盛等符合市场规律的缘故,但价格短时间内暴涨,其中的非理性因素应引起高度关注。
像京沪深等一线城市,因地理位置、产业结构、教育环境以及公共资源的优越性对外地居民具有强烈吸引力,人口净流入量长期处于高位,这种基本面对楼市构成显著支撑。再加上近期政策宽松,一线城市楼市回暖符合市场规律。但不能忽视的是,房价上涨中的“虚火”。某些开发商营销作秀和房产中介哄抬炒作,人为制造出抢房假象,导致购房者“恐慌性”入市。一线城市房价飙涨,也使得大量投资客返场。市场研究机构数据显示,如今深圳楼市中的投资客比例已超过30%。这些因素带来的房价飞涨显然是非理性的。
一线楼市素来是房地产市场的风向标。其非理性状态,显然不利于培育健康稳定的房地产市场。一方面,在京沪深等最具经济活力的一线城市,年轻人的房价收入比不断攀升,房价成为阻隔人才进入城市的高门槛,会影响整个城市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在三、四线城市去库存依然艰难的背景下,由于一线城市的外来人才绝大多数都是倾两代人之力,甚至还要再加杠杆才能完成购房。巨大的“虹吸效应”使资金过度集中于一线楼市,透支了三、四线城市的购买力,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三、四线城市更难去库存。
另外,一线城市房价持续上涨对于实体经济的冲击更大。高房价将颠覆人们对财富和生活的认知,如果一个城市每年房价上涨三成以上,试问这个城市的企业家和年轻的创业者们是买房还是办实业?
经验一再证明,市场预期的不稳定性是造成楼市起伏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今,在此关键节点,地方政府应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引导市场预期,切实防止房价过快上涨,防止投机需求利用金融杠杆炒房。从长远来看,还应科学制定城市规划,合理设置城市功能,减轻一线城市住房压力。
遏制炒房“添柴加火”
虽然现在一线城市房价暴涨,给楼市带来了久违的暖意,但暴涨蕴藏着极大的风险。一旦一线城市的泡沫出现飘摇,这对中国房地产市场以及中国经济的预期打击将是不可想象的。
房价过快上涨不仅会增加购房者负担和政府住房保障负担,也会滋生泡沫,埋下隐患。譬如,香港楼市经历多年上涨之后,去年底今年初出现地价楼价连番下跌,这表明,任何城市的房价、地价一旦脱离实际,就会在某个时间点回归理性。要想避免一线楼市大起大落,必须主动给楼市降温。显然,一线楼市火爆的直接原因是需求旺盛、供需不平衡,其根源是优质的公共资源和商业资源过于集中。此外,还与供应结构不合理、炒房群体变相介入“添柴加火”有关。当务之急是调整供应结构、挤出炒房人群。
为何一线城市房价总是涨?一线城市房价上涨暗藏风险需谨慎!www.westtour.net/news/20170507/46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