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联帮老大陈启礼葬礼,台湾竹联帮成员照片

生活 梦幻男人 评论

竹联帮,台湾著名的国际性黑社会组织,也是台湾最大的外省挂帮派。竹联帮即竹林联盟,成立于1956年,其前身是成立于1953年的中和帮。以台北为主要据点,主要活跃于台湾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东南亚等地,与香港新义安、14K,日本山口组和美国华青帮等

竹联帮,台湾著名的国际性黑社会组织,也是台湾最大的外省挂帮派。竹联帮即“竹林联盟”,成立于1956年,其前身是成立于1953年的中和帮。以台北为主要据点,主要活跃于台湾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东南亚等地,与香港新义安、14K,日本山口组和美国华青帮等帮会关系密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竹联帮帮众累计达到10万人。目前与四海帮、天道盟并称为台湾三大帮派。 摘自:

1976年,出狱后的陈启礼一度纵横商场,并成立承安消防、美华报道、名商俱乐部等5家公司;但是,不久之后陈启礼仍为中央情报局吸收,借此政治力在背后的支撑,再度复出改革竹联帮,与周榕形成两股势力派系互相对抗。后来周榕的大将们纷纷投靠陈启礼的势力,也导致周榕派系势力急速衰退。最后陈启礼实质的统一竹联帮,成为实质的初任帮主。经陈启礼的整顿后,竹联帮的势力更加强大;在这段期间竹联帮也逐步将武装现代化,并已掌握现代化武器,与敌对的四海帮在1980年间,两帮相继爆发了杏花阁血案、天厨餐厅事件及法庭喋血等社会事件。竹联帮老大陈启礼葬礼,台湾竹联帮成员照片:
  原文:

竹联帮老大陈启礼葬礼,台湾竹联帮成员照片

摘自:

1980年,竹联帮开始着手将组织企业化,并在1982年陆陆续续设立完成最初8个分堂,分别为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到1984年"江南案"发生前又共设立天、地、至、尊、万、古、长、青、东、(南)、(西)、(北)等9个堂口(西堂、北堂创立甫遇江南案不及运作,故视为"空堂",南堂仍为独立组织)及一个女性堂口“花堂”(仁堂兰花会前身),短短数年竹联帮在陈启礼手里迅速扩张成拥有18个企业化堂口及直属武装部队“竹联突击队”(又称“捍卫队”)。

摘自:

1984年的竹联帮达鼎盛时期,组织开始向海外发展,先后在香港成立恒升国际公司(在台湾分公司曾拥有最大地下期货事业),在美国各大城市成立龙堂、凤堂、虎堂、狮堂(以上4堂成立不到一年就因"江南案"被扫平),以及在日本东京银座设立分堂。(日、美地区则分别由“黄鸟”陈志一、“青蛇”邓国沣及“白狼”张安乐等大老负责) 原文:

1984年初,竹联帮在复出的陈启礼手中急速地扩充,但也造成一些堂口间因利益冲突的内斗。6月,四海帮为了夺回被竹联帮抢占的地盘,联合台南的黄埔帮北上结合台北其他帮派与竹联帮爆发"江南案"之前最大规模的街头冲突“荔舫餐厅事件。
  摘自:

竹联帮老大陈启礼葬礼,台湾竹联帮成员照片

版权所有:

事后,竹联与四海两帮的冲突更由街头提升至金融与政治层面。首先是两帮介入的股市战,造成当时全台的金融风暴;在这次金融风暴的后期,两帮联手黑箱操作股市获取不法利益。事件引起政府注意,刑警大队队长曾文奉命调查金融风暴的内幕,当他查出真相后,却接到一张调职令,对当局极度失望的他愤然辞职,在找陈启礼报仇时却命丧安全局局长汪敬煦之手。金融风暴后,官方和黑帮的关系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境界;就在陈启礼出狱后,介由竹联帮兄弟帅岳峰透过已故导演白景瑞的关系搭上军情局的线,到军情局接受训练,并取得化名,想把竹联帮转化成帮助政府的助力(借此漂白黑帮)。 摘自:

第一任帮主(任期:1976年-1995年):陈启礼(精神领袖,2007年10月4日晚病逝于香港,享年64岁) 版权所有:

第二任帮主(任期:1995年- ):黄少岑(现任帮主,由陈启礼钦点、竹联帮首位公开披露的帮主)

代理帮主(任期:2001年-2007年):赵尔文 (在现任帮主黄少岑避走海外、帮内群龙无首的情况下,由多位干部堂主推荐担任代理帮主) 摘自:

竹联帮老大陈启礼葬礼,台湾竹联帮成员照片www.westtour.net/nrsh/20170507/47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