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媒体10月21日刊登题为《印度与中国接触的局限》一文,作者为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中国研究专家斯里坎特孔达帕利。文章称,当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时隔近6年后再次踏上北京的土地时,他将感受到这些年来中国的巨变。 摘自: 文章指出,中国2010年取代日本成
印度媒体10月21日刊登题为《印度与中国接触的局限》一文,作者为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中国研究专家斯里坎特·孔达帕利。文章称,当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时隔近6年后再次踏上北京的土地时,他将感受到这些年来中国的巨变。
摘自:
文章指出,中国2010年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取代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出口大国,201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达8。23万亿美元。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大有赶超美国之势。
摘自:
文章认为,中国对全球秩序层级进行划分的基础是综合国力,这也反映出中国近来出现的一种结构化思维。 版权所有:
这一趋势还可能反映出“中央王国”综合征的抬头,认为中国居于世界的中心,其他属国皆应朝贡。
版权所有:
文章称,鉴于中国对当今世界的认识以及印度在其心中的地位,辛格在北京期间所面临的选项将十分有限。他将不得不面对北京方面的“陈词滥调”——多边主义、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气候变化提案,而那些突出的双边问题却得不到多少关注。印度总理访华遇尴尬一幕,中印差距竟如此之大:
版权所有:
印度总理访问中国带来一份大礼:竟和阿富汗有关
原文:
“中印必须加强合作,没有任何其他办法” 版权所有:
在梅德韦杰夫访华的同一天,印度总理辛格从莫斯科飞抵北京,开始为期3天的正式访问。世界两个最大发展中国家走近引起的关注更多。
原文:
印度媒体22日称,辛格将在23日同李克强举行磋商并共进午餐,晚上还要出席习近平主持的晚宴,这对印度领导人而言是一个殊荣。
版权所有:
辛格出发前表示,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和两个规模最大的新兴经济体,印中两国在地区、国际和经济事务上的利益由不断发展的战略环境所塑造,在两国各自发展雄心推动下正出现越来越高的一致性。
版权所有:
“印度总理访俄后展望印中边界协议”,印度媒体以此为题称,辛格访问北京预计将签署新的边防合作协议,并敦请中国帮助减少两国之间飞速增加的贸易赤字。这次访问是历史性的,因为这是1954年以来两国总理首次实现年内互访。 摘自:
访问期间双方将签署多项协议,其中边防合作协议包括设立指挥官之间的热线,举行更多会晤等。双方希望以此避免类似年初发生的边界对峙。澳大利亚智库罗伊国际政策研究所研究员拉金德拉姆表示,辛格在李克强5月访印后访华,世界两个人口最多国家之间高峰会晤的频繁节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版权所有:
印度媒体22日称,对于印中亚洲两大巨人的高层会晤,国际社会正密切关注会谈将释放什么积极信号或者双方将如何讨价还价。 版权所有:
印中关系引发关注原因有二
摘自:
首先战略人士认为,中国希望改善同印度的关系是对当前国际形势做出的反应,特别是受到美国在亚洲搞再平衡的影响。 原文:
第二是因为1962年战争留下的历史包袱以及2000公里未划定边界线所产生的安全问题和争执。 版权所有:
“困难的伙伴”,印度媒体以此为题列举了印中之间的一些问题:两国贸易虽然高达700亿美元,但贸易平衡严重倒向北京;印度与中国的边界问题一直构成挑战,边界军事平衡倒向中国;即便总理与中国领导人一起重振丝绸之路,创建经济走廊,也必须坚决反对中国与巴基斯坦的核伙伴关系。
摘自:
英国媒体21日刊发印度前外交秘书坎瓦尔·西巴尔的文章称,辛格先后访问俄罗斯和中国,是在“衰弱的朋友和变强的对手”之间寻求平衡,反映了印度在力量平衡转变的世界中对外关系的演变。
香港媒体22日则强调影响中印关系的民间因素:“印度人羡慕北方邻国的经济奇迹却担心其意图,中国人向西望而非向南看。”
摘自:
而在更多分析人士看来,正是因为有分歧,才更凸显两国加强沟通的必要。 版权所有:
印度媒体22日称,两国都高度重视辛格访华。双方将讨论一系列重要事务。印方希望2014年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后中方能参与阿富汗事务,并将重申中方同样面临在巴基斯坦某些地区接受训练的极端分子和恐怖主义分子的威胁。
摘自:
印度媒体说,一些重要的国内因素也在影响中印关系。两国都积极推进现代化,发展经济。双方都认识到保持合作关系稳定对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版权所有:
美国媒体援引印度分析人士塔库尔塔的话说,两国是一种爱恨交织的关系,“即便在两国竞争之际,双方也越来越认识到彼此之间必须加强合作,没有任何其他办法”。 摘自: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22日表示,中印之间的共识远大于分歧,共同利益大于彼此间存在的问题。
摘自:
印媒惊呼中国主席为印度总理设宴是“罕见礼遇” 原文:
“衡量外交成败可不是靠官方里程表上的飞行里程数,也不是看访问中吃了多少早餐、午餐和晚餐,这种充满仪式感的访问就像爬一颗不长果子的树一样没用。” 版权所有:
印度媒体20日用这样的话质疑辛格在执政9年中出访80次,到过50多个国家,飞行超过100万英里,印度外交局面却比以前更差了——不仅美中不关心印度的安全与经济关切,最信任的盟友俄罗斯怀疑印度投靠美国,欧洲也在忽视新德里,“入常”更是成了海市蜃楼。 原文:
81岁的辛格就是伴随着这样的质疑启程前往莫斯科的。21日,他与普京相谈甚欢的照片传遍网络,印度媒体则紧盯被拖了很久的俄援建印度库丹库拉姆核电站3、4号机组协议是否能签成。
摘自:
辛格启程前说协议“很快就会完成”,但双方21日并未签约。不过“俄罗斯之声”说,辛格与普京21日对两国军工、经贸合作表示满意。 版权所有:
22日,结束访俄的辛格将抵达北京访问。印度媒体21日对他访华的报道似乎多于访俄。印度智库——国防分析研究所的文章说,这是记忆中印度总理首次在同次出访中接连访俄中,这样做是“聪明的”,同时需要印度拿出聪明的外交。
摘自:
文章说,俄印拥有久经考验友谊,而中印关系近来虽得到很大拓展,但两国深层次的不信任并未减少,两国只是成功地管理好了复杂而困难的关系,没有让分歧升级。
版权所有:
印度媒体说,从尼赫鲁开始,与中国、巴基斯坦这两个“顽固邻居”搞好关系的构想令历任印度总理着迷,辛格也不例外,他的第二任期已近尾声,印巴关系仍无提升希望,而明年印度就要举行大选了。
摘自:
但中国不同,与北京的关系让辛格相信他能在离任时留下些什么。凭借此次访华,辛格将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二位与中国总理实现年度互访的总理(中国总理李克强今年5月访印),而中印上一次这样的互动还是在1954年,中国总理周恩来访印,印度总理尼赫鲁回访。 摘自:
印度媒体说,辛格访华期间不仅与李克强会面,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还将为他设宴,这是历任印度总理访华时“罕有的礼遇”。 原文:
印度媒体说,印度领导人在边界问题上的诉求是要确保今年上半年中印边防军“帐篷对峙”那样事件不再发生。辛格看上去是想为中印关系打造一个可以确保上行的框架,不论他未来的接班人是谁,如果成功了,辛格就真的为提升印度最复杂对外关系之一做了贡献。
版权所有:
21日,一贯对华偏强硬的印度仍在说边界问题是辛格访华首要重点。该报称,辛格在出访前表示,会用“向前看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与中国领导人深度探讨历史问题和关切的领域。文章称,种种迹象暗示,印中“也许会”在访问期间签署“边界防务合作协议”。
印度总理访华遇尴尬一幕,中印差距竟如此之大www.westtour.net/nrsh/20170508/48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