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记者 吴婷婷)昨天,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环境保护部副部长翟青表示,京津冀PM2.5年均浓度下降12.3%。但值得注意的是,全国74个城市中只有八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翟青介绍说,74个城市2014年PM2.5的年均浓度有所下降,平均下降11.1%
晨报讯(记者 吴婷婷)昨天,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环境保护部副部长翟青表示,京津冀PM2.5年均浓度下降12.3%。但值得注意的是,全国74个城市中只有八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翟青介绍说,74个城市2014年PM2.5的年均浓度有所下降,平均下降11.1%,其中三大重点区域,京津冀下降了12.3%,长三角下降了10.4%,珠三角下降了10.6%。74个城市达标天数比例有所增加,重度及严重污染天数比例下降3个百分点。其中,京津冀下降18.7%,长三角下降51.8%,珠三角没有出现严重污染天气。
翟青指出,大气污染问题依然十分严重。74个城市中,2014年达到国家标准的只有8个城市,京津冀仍然是污染最重的区域之一。
翟青在吹风会上指出,有些污染比较重的城市在分析污染重的原因时,总说受到其他城市30%至50%的影响,甚至有说一半以上污染是从别的城市过来的。翟青指出,的确存在城市之间的相互影响,“但在现阶段,绝不能过分强调相互之间的影响,绝不能把污染重的责任推给其他城市。”
中国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排名:
中新网12月20日电 据环保部官网消息,环保部近日发布11月份重点区域和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其中,74个城市平均表达标天数为52.3%,而平均超标天数比例为47.7%。在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前10位城市中,河北石家庄、保定等城市在列,海口、拉萨等则依然领衔空气质量较好10城。
报告称,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近日向媒体发布了2013年11月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等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
结果显示, 11月份,74个城市达标天数比例范围为3.3%~100%,平均为52.3%;平均超标天数比例为47.7%,其中轻度污染占29.1%,中度污染占10.5%,重度污染占6.6%,严重污染占1.5%。仅福州、海口和珠海的达标天数比例为100%,拉萨、昆明和厦门等9个城市达标天数比例在80%以上,东莞、广州和舟山等26个城市达标天数比例范围为50%~80%,36个城市达标天数比例不足50%。超标天数中以PM2.5和PM10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较多,分别占超标天数的73.4%和22.2%。与10月份相比,主要污染物中除O3外均有所上升,其中,PM2.5、PM10、NO2、SO2月均浓度分别上升3.9%、7.1%、12.8%、45.5%,CO日均值超标率上升0.6个百分点。按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评价,11月份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前10位城市分别是石家庄、保定、邢台、唐山、邯郸、济南、太原、廊坊、乌鲁木齐和衡水;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前10位城市是海口、拉萨、福州、贵阳、舟山、承德、惠州、大连、珠海和张家口,其中,贵阳、承德、惠州、大连和珠海空气质量较上月有明显好转,海口、拉萨、福州、舟山、张家口空气质量保持稳定。
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范围为3.3%~83.3%,平均为39.1%;平均超标天数比例为60.9%,其中重度污染天数比例为14.9%,严重污染天数比例为5.9%。13个城市中仅张家口达标天数比例为83.3%,承德、北京和秦皇岛达标天数比例在50%~80%之间,其他城市达标天数比例均不足50%。京津冀地区超标天数中全部以PM2.5和PM10为首要污染物,分别占超标天数的60.8%和39.2%。与10月份相比,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比例提高了1.9个百分点。
长三角地区25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范围为26.7%~93.3%,平均为42.5%;平均超标天数比例为57.5%,其中重度污染比例为6.1%,严重污染比例为0.3%。25个城市中仅丽水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在80%~100%之间,舟山、台州和温州等6个城市达标天数在50%~80%之间,南京、淮安和镇江等18个城市的达标天数比例不足50%。长三角地区超标天数中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最多,占超标天数的80.7%,其次是PM10,占超标天数的18.4%。与10月份相比,长三角地区受降水量减少及不利扩散条件等因素影响,空气质量明显下降, 主要污染物中PM2.5、PM10、SO2、NO2月均浓度分别上升52.7%、52.7%、52.0%和38.5%,平均达标天数下降了31.0个百分点。
珠三角地区9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范围为56.7%~100.0%,平均为75.5%;平均超标天数比例为24.5%,无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9个城市中珠海达标天数比例为100%,深圳和惠州达标天数比例在80%~100%之间,其余6个城市达标天数比例在50%~80%之间。珠三角地区超标天数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最多,占超标天数的59.1%。与10月份相比,珠三角地区9个城市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比例提高了53.3个百分点。 (中新网能源频道)
环保部发2014年74城空气质量最差前10:河北占7地
人民网北京2月2日电据环保部网站消息,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近日向媒体发布了2014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和直辖市、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共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据介绍,2014年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前10位城市分别是保定、邢台、石家庄、唐山、邯郸、衡水、济南、廊坊、郑州和天津。
这位负责人介绍说,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评价,2014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和直辖市、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共74个城市中,海口、拉萨、舟山、深圳、珠海、福州、惠州和昆明8个城市的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和臭氧(O3)等6项污染物年均浓度均达标,其他66个城市存在不同程度超标现象。2014年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前10位城市分别是海口、舟山、拉萨、深圳、珠海、惠州、福州、厦门、昆明和中山;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前10位城市分别是保定、邢台、石家庄、唐山、邯郸、衡水、济南、廊坊、郑州和天津。
京津冀区域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为156天,比74个城市平均达标天数少85天,达标天数比例在21.9%~86.4%之间,平均为42.8%,与2013年相比,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上升5.3个百分点。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为17.0%,高于74个城市11.4个百分点,与2013年相比下降3.7个百分点。超标天数中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天数最多,其次是PM10和O3。京津冀区域PM2.5年均浓度为93微克/立方米, 12个城市超标;PM10年均浓度为158微克/立方米,13个城市均超标;SO2年均浓度为52微克/立方米,4个城市超标;NO2年均浓度为49微克/立方米,10个城市超标;CO日均值第95百分位浓度为3.5毫克/立方米,3个城市超标;O3日最大8小时均值第90百分位浓度为162微克/立方米,8个城市超标。北京市达标天数比例为47.1%,与2013年相比下降1.1个百分点,PM2.5年均浓度为85.9微克/立方米,与2013年相比下降4.0%。
长三角区域2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为254天,比74个城市平均达标天数多13天,达标天数比例在51.6%~94.0%之间,平均为69.5%,与2013年相比,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上升5.3个百分点。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为2.9%,低于74个城市2.7个百分点,与2013年相比下降3.0个百分点。超标天数中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天数最多,其次是O3和PM10。长三角区域PM2.5年均浓度为60微克/立方米,24个城市超标;PM10年均浓度为92微克/立方米,22个城市超标;SO2年均浓度为25微克/立方米,25个城市均达标;NO2年均浓度为39微克/立方米,11个城市超标;CO日均值第95百分位浓度为1.5毫克/立方米,25个城市均达标;O3日最大8小时均值第90百分位浓度为154微克/立方米,10个城市超标。
珠三角区域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为298天,比74个城市平均达标天数多57天,达标天数比例在70.2%~95.6%之间,平均为81.6%,与2013年相比,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上升5.3个百分点。重度污染天数比例为0.4%,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低于74个城市5.2个百分点。超标天数中以O3为首要污染物天数最多,其次是PM2.5和NO2。珠三角区域PM2.5年均浓度为42微克/立方米,6个城市超标;PM10年均浓度为61微克/立方米,1个城市超标;SO2年均浓度为18微克/立方米,9个城市均达标;NO2年均浓度为37微克/立方米,3个城市超标。CO日均值第95百分位浓度为1.5毫克/立方米,9个城市均达标。O3日最大8小时均值第90百分位浓度为156微克/立方米,4个城市超标。
这位负责人表示,《大气十条》实施一年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初显成效,与2013年相比,74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总体改善。一是达标城市比例和达标天数增加。74个重点城市平均达标天数为241天,与2013年相比,达标天数比例由60.5%提高到66.0%,达标城市数量由3个增加到8个。二是主要污染物浓度下降。74个重点城市中,主要污染物浓度与2013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三是重污染天气发生频次和强度均降低。与2013年相比,74个城市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由8.6%下降为5.6%,下降3.0个百分点。
这位负责人指出,目前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依然严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三大重点区域仍是空气污染相对较重区域。京津冀区域13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有11个城市排在污染最重的前20位,其中有8个城市排在前10位,区域内PM2.5年均浓度平均超标1.6倍以上。二是复合型污染特征突出。传统的煤烟型污染、汽车尾气污染与二次污染相互叠加,部分城市不仅PM2.5和PM10超标,O3污染也日益凸显。三是重污染天气尚未得到有效遏制。2014年全国共发生两次(2月和10月)持续时间长、污染程度重的大范围重污染天气过程,重污染天气频发势头没有根本改善。
这位负责人表示,环境保护部将认真总结一年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经验,深入贯彻《大气十条》,充分发挥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的先行和引导作用,加强监测数据质量管理、做好空气质量排名和信息公开、加强预报预警工作,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空气质量好的城市排名,中国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排名www.westtour.net/nrsh/20170508/49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