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封神英雄》每晚7时半在安徽卫视热播。近日,关于继武媚娘后,妲己又遭剪胸的新闻引起网友热议。出品方华策影视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表示:剪胸事件子虚乌有,是网友的猜测和恶搞。目前播出的版本在送广电总局审查之前就是如此,广电总局躺枪了。
电视剧《封神英雄》每晚7时半在安徽卫视热播。近日,关于“继武媚娘后,妲己又遭剪胸”的新闻引起网友热议。出品方华策影视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表示:“剪胸事件子虚乌有,是网友的猜测和恶搞。目前播出的版本在送广电总局审查之前就是如此,广电总局躺枪了。”
人不可露胸,妖可以
跟之前的“武媚娘”一样,《封神英雄》中李依晓饰演的性感妲己也凭借逼人“胸器”赚足了眼球。但该剧编剧兼制片人简远信对于服装造型有着自己的见解,他称人不可露胸但妖可以。
简远信表示:“这本来就是一部神话题材的电视剧,和其他历史题材剧不一样,妖和人的要求理应有差异。就像许多人不可以做的事情妖是可以的,服装造型也应该允许一些突破,所以在妖服的设计上就会有很大不同。尤其是狐妖本身就该魅惑一点,她迷惑纣王,造型也应该有体现。妲己要能迷住观众,才能让观众相信她能迷住纣王。”
媒体批古装剧露胸无底线:
继范冰冰主演的电视剧《武媚娘传奇》播出惨遭“剪胸”之后,荧屏上的“一代妖后”妲己也未能幸免。大年初一在深圳卫视、安徽卫视黄金档开播的古装魔幻神话剧《封神英雄》,饰演妲己的李依晓也遭遇了和范冰冰版武媚娘同样待遇——也被剪辑成了“大头贴”……
遭到网友嘲讽
细心的观众发现,尽管网络上早已流传着不少“妲己”李依晓的剧照,但荧屏上却完全看不到妲己娘娘剧照继范冰冰主演的电视剧《武媚娘传奇》播出惨遭“剪胸”之后,荧屏上的“一代妖后”妲己也未能幸免。大年初一在深圳卫视、安徽卫视黄金档开播的古装魔幻神话剧《封神英雄》,饰演妲己的李依晓也遭遇了和范冰冰版武媚娘同样待遇——也被剪辑成了“大头贴”中显示的傲人上围,妲己出现时全被剪辑成了“大头贴”的特写,这与此剧开播前公布的一系列“波涛汹涌”的剧照形成了极大反差。
不同于《武媚娘传奇》的网络版与电视版保持一致,《封神英雄》的未删减版在网络上可以看到,这让此剧在开播前就遭到网友嘲讽:“妲己娘娘千万保重,天冷了还是多添件衣服吧,要不然真是前途堪忧呢!” “《封神英雄》真是往枪口上撞啊,想看看妲己的命运到底会如何……”如今此剧上星播出,真的被网友言中。
由此可见,未删减的《封神英雄》在尺度上确实突破了人们的心理“底线”,连网友也在为它的过于暴露镜头而担忧,想必剧组事先不会不知。难怪,对于一代妖后妲己惨遭“剪胸”后,深圳卫视在面对媒体采访时回应:“这部剧在发行之前就已经按照总局的要求剪辑过了。” 原文:
盘点盛唐时期露胸坦荡的肥美文物女神:
电视剧《武媚娘传奇》先遭“停播”并“回炉重造”,后经“切胸”而“复播”,争议的焦点在于唐朝女子露胸坦荡的尺度是否如《武媚娘传奇》展现的那样,衣着开放的风气是否贯穿于整个唐朝?
盛唐女性雍容华贵露胸坦荡
从出土文物看,下葬于神龙二年(706年)的懿德太子墓和开元九年(721年)薛儆墓石椁上的仕女像丰润、坦胸,完全符合所谓大唐女子的开放,即便置身21世纪,其大胆作风也不成遑多让。此外,1960年陕西省乾县永泰公主墓出土的三彩釉陶胡女俑也是露胸坦荡,着装很是开放。
一般印象中雍容华贵、露胸坦荡的开放女子形象大多出现在盛唐,如懿德太子石椁上的女仕“胸前瑞雪灯斜照”,簪花仕女图中的女子“薄罗衫子透肌肤”……此外,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中,记录了当时人们对于宽大女装的喜好:“风流薄梳洗,时世宽装束。”盛唐女装是否暴露无限制?唐朝女子真像《武媚娘传奇》中穿得那么暴露吗?虽然历史上盛唐女子着装比其他朝代要开放得多,但也没有电视剧《武媚娘传奇》中那么夸张。 摘自:
盛唐时期女性丰满腴润成时尚
谈到出土的唐代女俑,洛阳博物馆陈列部孙章峰称,“唐代墓葬中出土的三彩女俑千姿百态,其形象或雍容华贵,或婀娜多姿,或安详自在,而极具时代感的华彩服饰,更是洋溢着青春之美和生命的活力,表现出唐代妇女的迷人风采。” 唐代女俑是我们了解唐代妇女形象和服饰装束的的重要实物资料。
此外,孙章峰表示,自唐代起就有文献记载唐代妇女是以身体丰满作为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举例称,比如《宣和画谱》记载:“周昉为贵游子弟,多见贵而美者,故以丰厚为体。”从周昉的《簪花仕女图》的画中可以得到印证,从嬉戏的贵族妇女到侍立的侍女无不身体丰满,与魏晋时期的纤弱之美形成强烈的反差。唐三彩女俑从另一个角度来强化了文献记载。唐代两京(洛阳、西安)地区出土的唐三彩贵妇俑,大多面如满月,丰润圆胖;从服饰上来看表现为宽大、长衣,连发髻也是高耸直立,从而更加彰显了唐代妇女的丰腴体态。而让“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是“环肥之美”的典型代表,与汉成帝的妃子赵飞燕形成强烈反差,这两人代表古代中国截然不同的美女观。
谈到盛唐的出土陶俑,业内专家表示,盛唐的陶俑仍有素陶和釉陶,而以彩陶为主,三彩陶俑的出现,更增添了生机与色彩。三彩俑与彩绘俑为这一时期所崇尚,成为墓葬明器的主流。人物体态丰硕,饱满雄浑,人物形象丰满,躯体肥硕,女俑尤显富态丰满,神态生动。
摘自: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赵永认为,7世纪后期到8世纪初,即唐高宗后期至睿宗时期,女俑的服饰开始宽大,显得身材丰腴。发式多高髻,式样更多。8世纪中期以后,即唐玄宗以后,人物变胖,面目生动,唐玄宗开元时期以丰满为美,天宝时则略显臃肿。
迄今考古发现的盛唐女性形象,一种是陶俑,一种是壁画。从这两类出土文物中我们能发现盛唐女性颇为开放和自信,她们服装华美、妆容靡丽、体态丰腴,盛唐时期审美已向丰满腴润倾斜,社会上逐渐形成以丰腴为美的时尚。中国文物网小编特盘点了那些盛唐时期露胸坦荡的肥美文物女神,由此我们也能看出盛唐时仍保留了初唐三件式的套装,只是高腰条纹裙退出了流行,单色织花裙后来居上,盛唐的风格爱好也从柳腰水袖转为宽衣体胖。
1955年陕西省西安市高楼村盛唐时期墓葬出土的这件女俑是唐代妇女体态丰盈、衣着露胸的代表。
陶彩绘女俑,唐,高44cm,宽14cm。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女俑头梳抛家髻,面涂红粉,蚕眉细目,小口施朱,五官相对集中于面庞中央,略显紧凑,身著长裙,双手笼袖于胸前,大腹便便,似在缓步行走。唐中期以后,特别是开元、天宝年间,社会上逐渐形成以肥胖为美的时尚,杨贵妃受宠于李隆基,更将此一风尚推向极端,此女立俑便是盛唐时期审美倾向的典型反映。(北京故宫博物院冯贺军)
陶彩绘女俑,唐天宝四年(745年),高64cm,宽21.5cm。女俑头发抱面,发顶梳成花形。面庞圆润,鼻、眼、口较小,内着襦衫,外穿长裙,直立于方板之上。女俑体态丰腴,衣饰的刻划流畅飘逸。陕西省西安东郊韩森寨雷府君宋氏墓出土。(北京故宫博物院冯贺军)
彩绘拱手女陶俑,唐,高62.5厘米,明器,1952年陕西西安韩森寨出土。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女俑袖手而立,梳一髻左倾抛出,当为抛家髻;高鼻小口,穿敞领小袖衣,高束腰长裙。
三彩釉陶女俑,唐,明器,高45.2厘米,1957年陕西西安土门村出土,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女俑面带微笑,头微侧,鬓发抱面,发髻垂于额前,为乌蛮髻;身穿绿色交领小袖上衣,内有半臂,蓝色长裙,裙腰束于胸上部,披帛自右肩垂于后背,足穿翘尖鞋。
版权所有:
媒体批古装剧露胸无底线,解密唐朝的露胸女人!www.westtour.net/nrsh/20170508/49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