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反腐工作的开展,公务员的额外福利和工作保障受到影响,部分公务员开始积极涌向私营企业求职。 据智联招聘网的一份报告称,自从传统的2月求职高峰季开始以来,有超过1万名政府官员通过该网站向潜在的雇主提交简历,同比增加逾30%。该网站高级职
近年来,随着反腐工作的开展,公务员的额外福利和工作保障受到影响,部分公务员开始积极涌向私营企业求职。
据智联招聘网的一份报告称,自从传统的2月求职高峰季开始以来,有超过1万名政府官员通过该网站向潜在的雇主提交简历,同比增加逾30%。该网站高级职业顾问黄若珊说:“以前我们不注意这个群体,因为很少有官员辞职。但今年这是个大现象。他们当中许多人想换工作。”她说,许多官员想要找房产开发企业、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公司的工作。
黄若珊称,反腐使许多中级官员担心自己的职业。受打击腐败的影响,公务员福利补贴被砍掉,甚至官员们的职位都没了保障。“这些官员,希望把他们在政府工作时获得的工作经验和社会关系网利用起来。”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前程无忧的顾问冯丽娟表示,工作经验不到5年的年轻公务员也在积极寻找新工作。冯说,这可能是因为公务员的工资如今更透明,绩效评估也更严格,职业前途不像以前那么确定了。此外,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意味着他们退休后得到的钱减少了。
冯丽娟表示,相比只处理行政事务的公务员,拥有专业知识或熟悉私营企业的官员跳槽会更加容易。
好日子过去了,副科级干部选择离开…
刚刚辞职的时候,毛平有些不习惯,“忽然之间没上级、没束缚了,不知道向谁汇报”。
辞职之前,毛平已经在东部某市的家乡做了十多年的公务员,是城建系统内的一个副科级干部。这份职业曾带给他体面、安稳的生活,近年来,他的想法产生了一些变化,收入偏低,晋升无望,在体制内要做点事情又很难,最终毛平选择了离开,“最起码收入会翻很多倍”。
毛平心中,值得怀念的公务员黄金时代还要追溯到他刚刚考上公务员的时候。那是2002年,当时的毛平已经在一家改制后的央企里工作超过10年。因为历史负担重,企业的收入很低,看着一茬茬的年轻人学会技术就选择离开,毛平觉得前途无望,于是回老家考了公务员。
那正是公务员热的前夜。1999年,中国高校开始扩招,逐年增加的毕业生在日后逐步成为公务员考试的主力军。虽然与正在崛起的外企白领和央企相比,公务员并未体现出十分明显的优势,但稳定和体面仍然让公务员成为很多人的选择。
公开数据显示,从第一次公务员考试到2001年,参加考试的人数相对稳定,报考总人数不足5万。但2002年报考人数超过前几年的总和。而自1996年实行辞退制度至2003年的8年间,全国公务员辞退率仅0.05%,人员流动率为1.25%,是中国“最稳定的群体”。
“选择考公务员的时候就是考虑稳定,那时候考上公务员大家都很羡慕。”虽然是从北京回到地方,毛平的收入却不降反升。他在北京的时候年收入六万多元,在老家,算上各种福利补贴,还有招商引资的奖金,一年能达到十几万元。
公务员的工作让毛平过上了安稳而体面的生活。考上公务员的第二年,毛平还解决了副科级待遇,并很快买了房子,体制内的身份也让他觉得很有面子。虽然2008年的时候,阳光工资开始实行,诸如招商引资奖金这样的收入被砍掉,但与金融危机中的企业相比,公务员“安稳”的生活还是让人觉得踏实。
2013年开始,事情起了变化。“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公务员的隐性收入减少,强力反腐也波及了毛平所在的城市,这个经历过大拆大建的城市,数名重要官员落马,城建系统看上去变得有些危险。
体制内特有的一些压力也让他时常感到精神紧张。身在建设系统,他曾经被委派负责过修补群众的安置房,“可有些安置房,施工单位本身用料就有问题,不是你想做就能做好的”。有时候,毛平还要被派去做接待上访者的工作,假如访民闹到领导那儿,他又要被批评一顿,“可这是我能解决的吗?”
唯一稳定没变的就是基本工资和副科级了。毛平算了算,自己如今的年收入加起来只有8万元左右,提拔似乎也没什么指望,虽然对自己的专业能力有自信,可在毛平看来,升迁很多时候要看领导而不是专业。
先行者不断出现,2013年年底,毛平提出辞职,没能成功。2014年5月,毛平又一次提出辞职,这次他终于成功离开,“我们已经四十几岁了,再晚一些,真没有出来的必要了”。
公务员辞职是好事
“八项规定”、反腐风暴、养老金并轨……越来越细致的规定正让考公务员的热情降低。
2015年国考,120多个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参加,计划招录2.2万余人,相比去年增多约3000人,招录人数创历史新高。
然而,通过资格审查的报名人数为140.9万人,比去年少11.5万人。无论是报名人数,还是招考的平均竞争比,都创下5年来最低。
“总体来讲,公务员报名人数下降是个好现象,社会不应该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周志忍认为,政府把所有人才都吸引到体制内,这本身就不太正常,“一个国家,一流人才都往政府走,这说明社会没有提供一流人才发挥的机会和条件,因为大家都觉得,只有当官才能享受到这种机会”。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也认为,“公务员辞职其实是好的现象,因为每个人都可以自由选择职业,应该有更多选择的空间。”
历史上两次大的离职潮,一次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很多人停薪留职,下海创业。当时下海失败,还可以重新回到原来的单位工作。另一次是2003年前后,政府部门合并,也有一批人以一次性买断工龄等形式下海。
“经过这么多年的改革,市场秩序和管理都比较规范,并且想要下海经商办企业,没有几把刷子和资金支持是不可能的,不能再和当时的情况相提并论。”庄德水认为,中央“八项规定”以及对政府工作人员行为的规范等系列措施,并不足以成为公务员离职的主要理由。而除非是法官这样的专业人才,一般的事务性公务员辞职成本很高。
不过,如何激励体制内专业性人才,以及提高基层公务员待遇的问题仍然存在。
毛平就觉得,旧的收入被压缩了,却一直没有新的补偿,影响公务员工作的动力,“这样下去,可能很多本来不在乎收入的就混日子,懒政,你也很难治理,因为标准太难定了,可干可不干我就不干”。
庄德水认为,公务员的薪酬制度和绩效考核体制确实需要进一步完善,提高业务岗位人才的薪酬。
归纳一下是这样:公务员辞职有两条道——创业与就业;创业只适合于极少数极个别的人,对于绝大多数辞职的公务员来说不合适;就业首先把挨上“35岁”这一刀,35岁以上面临辞职即失业的危险,35岁以下则要经受住能力、体力、面子、习惯和养家糊口的考验,步步有风险、处处是难题,别以为因为你干过公务员,职场就对你网开一面,世界上没有这么便宜的事。相比较而言,还是公务员最好混,只要你不犯事,没有人会开除你,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差,都可以混个安稳人生。所以,面对条条禁令,某些公务员自称要辞职,除了矫情还是矫情,既蒙不了别人,更蒙不了自己。
公务员辞职后能干什么,公务员辞职是好事www.westtour.net/nrsh/20170508/50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