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悲苦的是谁,一生被抛弃四次的民国才女萧红

生活 梦幻男人 评论

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悲苦的是谁,一生被抛弃四次的民国才女萧红 萧红,这个被称为民国时期的李清照,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民国四大才女,一生苍凉,是不幸中的最不幸者,她两次怀着别人孩子寻找爱情的经历,似乎比其作品诱人。 不幸的童年是一生不幸的

  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悲苦的是谁,一生被抛弃四次的民国才女萧红

 

  萧红,这个被称为民国时期的李清照,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民国四大才女”,一生苍凉,是不幸中的最不幸者,她两次怀着别人孩子寻找爱情的经历,似乎比其作品诱人。

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悲苦的是谁,一生被抛弃四次的民国才女萧红

 

  不幸的童年是一生不幸的开始

 

  萧红本名张乃莹,父亲张延举是呼兰县的名流,严厉又冷漠,母亲的早逝更让她远离了爱。压抑与孤寂、自卑与敏感、忧郁与感伤伴随她的童年。

 

  正当她编织着自己爱情梦时,父亲却把她许给了一个大军阀的儿子汪恩甲。汪恩甲虽说相貌堂堂还接受过新式教育,可他就象现在的“官二代”一样,一身纨绔之气,要命的是他还吸食鸦片。天性反叛的萧红没有让步,经过绝食、生病的抗争,她为自己争取到北平上学机会。

 

  知识改变命运,同样也改变了萧红的命运!

 

  在北平萧红谈恋爱了,对象是已有老婆的表哥陆振舜。初恋不懂爱情,她就稀里糊涂地和表哥搅合在一起。马克思的“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永远也不会过时,在他们身上的钱花完后,表哥迫于家中断绝经济来源的压力,把萧红丢下回了东北。回到老家后,因有辱门庭,她被父亲幽禁乡下。

 

  任何人也关不住率性而叛逆的她。

 

  萧红很快逃了出来,因无依无靠,便投奔未婚夫汪恩甲。汪家自然不能再接受这样的媳妇,可长着一双迷人大眼睛,野性中带着的文静的萧红让汪恩甲心动不已,俩人偷偷在哈尔滨的旅馆过上幸福的小日子,很快她怀孕了。

 

  可她的第二次不幸很快降临。在他们身上钱花光后,还欠着旅馆一大笔住宿费时,汪恩甲悄悄地抛下了身怀六甲的萧红,飘然而去。等待她的是:产后卖入下等妓院抵债。

 

  “白马王子”把她从大水中救起

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悲苦的是谁,一生被抛弃四次的民国才女萧红

 

  萧红没向家庭低头,更不会向命运低头。她向《国际协报》写信求助,还见到了自己喜欢的作家“三郞”(萧军笔名)。

 

  可出现在她面前的“三郎”却身穿一身蓝色粗布长衫,一条带着补丁的裤子,脚上一双裂了口子的破皮鞋,头发更是乱成一团。这是曾经幻想过的西装革履的绅士“三郎”么?

 

  他见到的是一个落魄、气色苍白的孕妇,可她美丽忧伤的大眼睛却闪动着异样的光彩。他看到了桌上的一首小诗:“这边树叶绿了,那边清溪唱着。姑娘啊,春天来了,春天到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子?他的心被震憾了,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拯救她!可他无力偿还巨款,每次看完萧红回来,都会为自己无能而深深自责。

 

  机会终于来了!1932年,松花江堤决口,哈尔滨一片浩瀚,趁着夜,他偷偷溜进旅馆把腆着大肚子的萧红从水中救了出来。

 

  不久,孩子出世了,任凭刚降生的女婴在医院隔壁房间里号啕大哭,任凭奶水打湿了前襟,任凭周围人的连连苦劝,如此连续6天,那个襁褓中的女婴没有过见到给她生命的母亲一面,直到第7天,孩子被送给他人。她在《弃儿》中这样写道:孩子出生后,芹拒绝孩子,只嚷嚷着奶子痛……甚至护士把孩子抱给她看,她都不愿意,连说“不要”。

 

  他们可以同甘苦却不能共富贵

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悲苦的是谁,一生被抛弃四次的民国才女萧红

 

  他们过着吃上顿没下顿的日子,他们相濡以沫,让崎岖的旅途充满了阳光。他带她迈进文坛大门,她写下被鲁迅誉为“力透纸背”的《生死场》,从此“小小红军”蜚声文坛。

 

  她是大家小姐,加上产后病痛不断,总渴望男人安慰与陪伴,可他却是东北大男人,强壮粗鲁,不懂女人。萧军喜欢的是史湘云和尤三姐那样的女子,可多病而善感的萧妹妹却需要更多的安慰与陪伴。特别是萧红成名后,成了日进斗金的小富婆,让曾经是她保护神的萧军的大男人自尊心深受创伤。另外萧军热衷政治,行踪不定,对她也日渐冷淡,曾经的患难之情变成相互中伤……

 

  萧军在《苦杯》中写道:昨夜他又写了一只诗/我也写了一只/他是写给他新的情人/我是写给我悲哀的心的……她感觉到老公与别的女人关系暧昧。她的敏感与多疑让萧军烦躁不已,她在他身上已经找不到昔日的温暖,有的是嘲讽、漫骂、自卑和失望。

 

  有一次,他们探望朋友,朋友看到她的脸上的“乌青眼“,关切地问:“你脸怎么了?”她答:“是自己不小心撞伤了。”萧军在边上冷冷地笑着说:“那是我打的,真不要脸!”其实那是他们仅有的一次争执,在她发狂地扑向他时,不小心误伤的。

 

  他们渐行渐远!

 

  她临终前说过要葬在鲁迅的墓旁......

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悲苦的是谁,一生被抛弃四次的民国才女萧红

 

  在与萧军感情激战时,鲁迅兄长般的关怀温暖了她那颗孤寂而受伤的心,鲁迅成了她停靠的港湾。她仗着自己比鲁迅小,在他面前,常会流露出小女人的娇纵。鲁迅也是高兴见到萧红的,她是鲁迅家的常客,两个人时常有说有笑,直到深夜萧红也不愿意离去。他们成了知己,心照还宣地守护着彼此。后来许广平在回忆录里醋意浓浓地说:“不知道萧红每次来,她都想干些什么,就是不走。”对于萧红鲁迅称赞她是当代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在鲁迅离开几天后,她曾说:“先生走了好几天了,不知道他现在睡在哪里?”她写的《回忆鲁迅先生》是所有回忆鲁迅的文字最让人感动的,萧红曾望着鲁迅的照片,深长地说:“说不出的痛,才是真的痛。”而萧红也从不掩盖自己对鲁迅的情感,她临终前说过要葬在鲁迅的墓旁,如果不行的话,那就葬在海边。

 

  失去知己的痛很快被一个美丽的遇见冲散了。

 

  追求一个女人永远从赞美开始!

 

  1938年1月,身材高瘦、穿着时尚、斯文儒雅、性格内向的端木蕻良走进了她的生活。端木喜欢上了这个成就不凡的萧姐姐,对她总是大声赞美,更说她的成就远在萧军之上。

 

  有一次,萧红拉着端木在桥上看明月,她借着女诗人薛涛的余韵,轻声念道:“桥头戴明月有,同观桥下水。”淡淡的月光下,他迷茫地望着她,她在他的眼中看到了心的悸动,就这样,他们一起跳进了这如潮的爱河中。

 

  在“七年之痒”的魔咒下,她说做他的妻子太痛苦,他说她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萧红萧军曾经的爱成了千古绝唱!

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悲苦的是谁,一生被抛弃四次的民国才女萧红

 

  命运又和她开玩笑,端木不顾家人反对在1938年5月在武汉和萧红结婚,可萧红又怀上了萧军的孩子。几个月后,这个孩子生下来又夭折了(几十年来人们对萧红夭亡自己的第二个孩子的事实如终讳莫如深)。

 

  当时的主婚人胡风回忆说:“萧红在婚礼上说,只想过正常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没有争吵,没有打闹,没有不忠,没有讥笑,有的只是互相谅解、爱护、体贴。”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是她最大的企盼。

 

  “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是她一生的遗憾

 

  婚后的生活并没有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端木一身大少爷脾气,每天都睡到正午才起床,吃了午饭后还要睡午觉,作姐姐的萧红只能操持家中一切。有一次,端木把家里的女佣人打成重伤,是萧红带着女佣去医院验伤、上门慰问,可“肇事者”就跟没事人似的,从头到尾连个影也见不着。邻居们嘲笑萧红说:“太太,你们文字家可真行啊,老公打了人叫老婆去镇公所,听说老婆也是文学家咯,真贤惠啊!”

 

  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往重庆的船票一路高涨一票难求时,已快临产的萧红却独自留在了武汉,而端木则和其他两位好友先行到了重庆。

 

  1940年1月,萧红与端木到香港后,完成《马伯乐》(第一部)、《呼兰河传》、《小城三月》一生中她最成熟的作品,谱写了她一生最美的华章。

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悲苦的是谁,一生被抛弃四次的民国才女萧红

 

  可多年的辗转流徙和两次非常正常状态的生产,再加上辛苦的写作,让萧红和身体状况更糟糕,1941年7月开始,她因肺病、妇科病和失眠而长期住院。在萧红住院期间,柳亚子曾见“有些大孩子气,偶尔会撒一下娇”的端木细心侍奉病榻,后感其挚爱之情写下:“文坛驰骋联双璧,病榻殷勤伺一茶。”

 

#p#分页标题#e#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暴发,日本占领香港。在医院一片混乱中,她被诊断为气管结瘤引起呼吸不畅,需手术摘除。端木的二哥就曾因结核病做手术后致死,坚决不同意手术。可萧红求医心切,自己在手术单上签了字。术后却发现误诊,病情迅速恶化。

 

  她用颤抖的手,流着泪留下这样的的绝笔:“我将于蓝天碧水之处,留得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亡,不甘,不甘……

 

  萧红带着无尽的爱恨与不甘永远离开了,年仅31岁。

 

  萧红走后,端木常常拿出萧红那一缕青丝忏悔、流泪。如果平常多关爱她一点,如果没有在她住院时离开过她(端木因准备突围回国,曾将住院的萧红托付给骆宾基照顾过一段时间),如果再执着一点不让她手术……可一切都没有如果,他只能痛苦地写下悼诗《风入松.萧红扫墓》:生死相隔不相忘,落月满屋梁,梅边柳畔,呼兰河也是潇湘,洗去千年旧点,墨镂斑竹新篁。惜烛不与魅争光,箧剑自生芒,风霜历尽情无限,山河水同一弦章。天涯海角非远,银河夜夜相望。

 

  后来,端木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默默地写作,忍受着18年的孤独与寂寞后才娶了钟耀群为妻。

 

  在“反胡风”运动中,端木的领导要求他揭发萧红:“萧红就是胡风分子,你还能逃脱吗?”这时端木神态骤变,脸孔扭曲,嘴唇颤动,发出陶瓷般碎裂的声音,刺耳而惊心地吼道“:“鞭尸是封建帝王的做法!我自己,无论是坐牢,枪毙,由你们处置。但我绝不许污蔑萧红。”!

 

  如果萧红地下有知,心也会宽慰了!

 

  她的一生中,把爱当成了生命的全部。每一次,她总爱得太着急,来不及思考他是自己一生最好的伴侣,然而她也没有时间去思考,在短短的生命里,饱受了太多的爱的幻灭与悲哀。这是命么?!

 

  推荐阅读:民国才女萧红都有什么文学创作?

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悲苦的是谁,一生被抛弃四次的民国才女萧红

摘自:


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悲苦的是谁,一生被抛弃四次的民国才女萧红


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悲苦的是谁,一生被抛弃四次的民国才女萧红


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悲苦的是谁,一生被抛弃四次的民国才女萧红


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悲苦的是谁,一生被抛弃四次的民国才女萧红


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悲苦的是谁,一生被抛弃四次的民国才女萧红

 

  1933年3月,萧红参加了中共党员金剑啸组织的赈灾画展,展出她的两幅粉笔画。同年4月,以悄吟为笔名发表了第一篇小说《弃儿》,是她最早发表的文学作品。随后发表诸多作品,踏上文学征程。

 

  1933年7月,萧红与萧军、白朗、舒群等人在抗日演出团体“星星剧团”中担任演员,以实际行动支持抗日,由于引起敌伪特务机关注意,剧团于公演前解散。

 

  1933年10月,在舒群等人的帮助下,萧红、萧军合著的小说散文集《跋涉》自费在哈尔滨出版。萧红署名悄吟,萧军署名三郎。《跋涉》的出版,在东北引起了很大轰动,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也为萧红继续从事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34年6月,因《跋涉》中大部分作品揭露了日伪统治下社会的黑暗,歌颂了人民的觉醒、抗争,带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进步色彩,引起特务机关怀疑,为躲避迫害,萧红、萧军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帮助下,逃离哈尔滨,经大连乘船到达青岛。端午节前一天,舒群夫妇在大港码头接了二萧,一起住在观象一路一号。萧军在《青岛晨报》任主编,萧红集中精力,勤奋写作,完成著名中篇小说《生死场》。此间,他们与上海的鲁迅先生取得联系,并得到鲁迅的指导与鼓励,称赞中国左翼文学一下子多了两个实力作家。

 

  1934年11月,萧红、萧军与作家张梅林离开青岛抵达上海。在上海,萧红、萧军经常到鲁迅家做客,向鲁迅请教。鲁迅特意将萧红、萧军介绍给茅盾、聂绀弩、叶紫、胡风等左翼作家。这些人后来都成为萧红的好朋友,对她的创作和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鲁迅和许广平不但在创作上指点他们,还十分关心他们的生活。不久,叶紫、萧红、萧军在鲁迅的支持下结成“奴隶社”。

 

  1935年12月,萧红的中篇小说《生死场》以“奴隶丛书”的名义在上海容光书局出版,鲁迅为之作序,胡风为其写后记,在文坛上引起巨大的轰动和强烈的反响,萧红一举成名。

 

  1936年6月15日,萧红作为最初发起人之一,与鲁迅、茅盾、巴金、以群等六十七位作家联合签名发表《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反对内战,号召爱国文艺工作者,发挥进步作用,创作优秀作品,积极行动起来,为祖国解放,民族独立而斗争。

 

  1936年7月,因与萧军在感情上出现裂痕,为了求得解脱、缓解矛盾,萧红只身东渡日本。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在上海逝世。萧红发表《海外的悲悼》等诸多作品用以怀念。

 

  1937年1月,萧红从日本回国,到上海后便去万国公墓拜谒鲁迅先生的墓,表达哀思;3月,写下《拜墓诗——为鲁迅先生》,发表在4月23日的《文艺》上。4月,至北平与老友李洁吾、舒群见面,后又回到上海,此时和萧军的关系有所好转,参加了萧军编的《鲁迅先生纪念集》的资料收集工作。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萧红、萧军不顾危险,帮助日本进步作家鹿地亘、池田幸子夫妇躲过特务机关搜捕,保护他们安全转移,脱离险境。

 

  1937年9月,萧红、萧军撤往武汉,结识著名青年诗人蒋锡金,住进他在武昌水陆前街小金龙巷25号的寓所。

 

  不久,东北籍青年作家端木蕻良也搬来与他们同住。萧红、萧军与从东北各地流亡到武汉的舒群、白朗、罗峰、孔罗荪等青年作家积极投身于抗战文艺活动,并在武汉形成一个很有影响的东北作家群。萧红创作了多篇以抗日为主题的作品,《天空的点缀》《失眠之夜》《在东京》《火线外二章:窗边、小生命和战士》等散文的发表,对宣传推动人民抗战起到积极作用。

 

  1938年1月,萧红、萧军和聂绀弩、艾青、田间、端木蕻良等人应民族大学副校长李公朴之邀,离开武汉到山西临汾民族大学任教担任文艺指导员;2月,临汾形势紧张,萧红、端木蕻良随丁玲率领的西北战地服务团来到西安;4月,萧红与端木蕻良一起回到武汉;5月,两人在武汉结婚。

 

  1938年11月,萧红在江津白朗家生下一子,产后第四天,萧红称孩子头天夜里抽风而死。产后萧红回到重庆,应邀写下一些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

 

  主要有《记我们的导师》《记忆中的鲁迅先生》《鲁迅先生生活散记》《鲁迅先生生活忆略》等。

 

  1939年冬,萧红和端木蕻良搬到黄桷树镇上名秉庄,住在靳以楼下。

 

  1940年1月底,萧红随端木蕻良离开重庆,飞抵香港,住在九龙尖沙嘴乐道8号。2月5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在大东酒店为二人举行欢迎会;3月,萧红参加香港女校纪念三八劳军筹备委员会在坚道养中女子中学举行的座谈会;8月3日,香港文协、青年记者协会香港分会、华人政府文员协会等文艺团体联合在加路连山的孔圣堂召开纪念会,纪念鲁迅先生六十岁诞辰,萧红负责报告鲁迅先生生平事项,纪念会上还演出了萧红到港后写的哑剧《民族魂》。

 

  1940年9月1日,《呼兰河传》开始在《星岛日报》副刊《星座》连载,12月20日完稿,12月27日连载完毕。

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悲苦的是谁,一生被抛弃四次的民国才女萧红www.westtour.net/nrsh/20170508/51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