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另一个地球: 背景新闻:北京时间7月24日凌晨零点,NASA举办媒体电话会议宣布开普勒空间望远镜最的新发现:天文学家表示,发现迄今最接近另一个地球的系外行星,该行星名称为Kepler 452b,这个跟地球的相似指数为0.98,是至今为止发现的最接近地球
科学家发现另一个地球:
背景新闻:北京时间7月24日凌晨零点,NASA举办媒体电话会议宣布开普勒空间望远镜最的新发现:天文学家表示,发现迄今最接近“另一个地球”的系外行星,该行星名称为Kepler 452b,这个跟地球的相似指数为0.98,是至今为止发现的最接近地球的“孪生星球”,有可能拥有大气层和流动水。图为新发现的行星艺术想象图,被称为kepler-452b,直径比地球大60%。
美国宇航局今晚12时将就开普勒望远镜的新发现举行新闻发布会。根据其新闻预告,开普勒望远镜可能发现了一个地球大小的太阳系外行星。有中国天文学家表示,如果NASA真的发现了一颗和地球大小差不多的类地行星,是非常难得的,虽然因为太远,人类到达不了那里,但如果能确认地球在宇宙中“并不孤独”,其天文学意义极大。
NASA首次用了“另一个地球”字样
“第一个绕着类似太阳的恒星转的太阳系外行星是在1995年发现的。在21年前,太阳系外行星,特别是地球大小的星球还属于科幻领域。今天,天文学家正处在发现人类千年之梦—-‘另一颗地球’的转折点,接下来还会有数以千计的新发现出现。”NASA在新闻通报中说。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天文学系教授吴学兵说,如果NASA真的用了“另一颗地球”这样的字眼来描述的话,说明这次发现的行星可能跟地球真的很像,而这样的发现难度非常大,“太阳系外行星,相比而言更容易找到大个的行星,比如大小类似木星的,但地球比较小,要发现是很难的。”他说。
据吴学兵介绍,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发现了几千颗太阳系外行星,但大多数都是类似木星大小的“类木行星”,真正如同地球大小的“类地行星”少之又少,“之前也不是没有发现,但很少,有人声称找到了少数几个,但还需要用更多的望远镜去观测,核实物理参数。”
1995年,日内瓦大学的科学家宣布首次发现一颗普通主序星(飞马座51)的行星,这被认为是首次现代天文学的系外行星发现。
2013年初,开普勒任务太空天文台的天文学家也曾宣布发现KOI-172.02,称是类似地球的系外行星的候选者。而今年3月,在一次天文学大会上,有消息传出,开普勒望远镜发现了五个行星体系,其位于恒星的可居住带。但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类似的发现都仅用“类似地球”或“最接近地球大小”的字样来描述新发现的星球,并未有哪个发现直接声称发现了“另一颗地球”。
移民另一个地球?不可能
据吴学兵介绍,开普勒望远镜寻找太阳系外行星的方式,主要以观测恒星的亮度来实现,“相当于守株待兔,守着几百颗恒星,盯着看。”
行星会绕着恒星旋转,挡住恒星时,开普勒望远镜看到的恒星亮度就会发生变化,“恒星的亮度会变暗一点,如果行星个头大的话,影响恒星的亮度就大一点,因为挡住的面积多了一点,反之,如果行星小,亮度变化不那么大,所以不容易观测到。”他说。
除了亮度变化小难以测量之外,要找到类似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还对望远镜测量精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即使找到了,也需要更多望远镜观测以进行确认。
除了大小之外,和地球“类似”的概念还包括其是否像地球一样适合生命的存在,而开普勒望远镜无法对遥远星球的成分进行分析,因此,它只能通过行星距离恒星的距离来判断是否有水,适宜生命存在。
“太近了,温度比较高,太远了,温度比较低,只有像地球和太阳这样的距离,才可能适合生命存在,这叫做‘可居住带’。如果是在可居住带里,那跟地球生态环境就比较类似了。”吴学兵说。
2009年发射的开普勒望远镜,到目前为止确认了1000多颗太阳系外行星,还有3000多颗行星候选者,它们有不同的大小和公转距离,有些处于可居住带里。
如果真的发现了“另一颗地球”,是否意味着其就能从科幻世界走进现实世界呢?人类是否可以拜访它呢?
吴学兵表示,太阳系外的恒星距离人类太远了,“光都要走多少万年,是不可能到达的。所以如果从实用角度说,想移民过去是不可能的。但是对于天文学而言,如果人类真的在宇宙中发现还有地球这样小的系统存在,这也是极有意义的,这对于人类了解宇宙、了解其他的恒星系统是非常有帮助的。”他说。
美国科学家发现新地球
美国航天局(NASA)宣布了寻找太阳系外行星方面“激动人心”的新消息!网络舆论顿时炸锅,平时不大关心科学话题的朋友也激动起来:“另一个地球!”“我们不再孤独!”“活久见!”“要步入新世纪了吗?”“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愚蠢的人类再见我要回母星了。”“黑暗森林!外星人的攻击正在路上!”“人类祸害了一个地球还不够,又要祸害另一个去么?”“平行世界的另一个我是不是也还单身着……”
非常令人感动的脑洞,然而少年们,你们想太多了。小编以二十年的职业经验表示,最后的消息一定会让你们失望。当然这不赖大家,NASA的预告“……天文学家们已经接近几千年来我们所梦想的目标:发现另外一个地球”实在是太容易让让人思维奔逸,再加上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不断失真,公众设想和期待的东西,跟科学家们要说的东西,完全是两回事。
这样咋乎一番然后围观群众失望走散的事情,NASA干过不止一次了,在太阳系外行星的话题上尤其如此。但这并不是科学家们有意误导,他们是真心觉得新发现很重要,然而学术界与公众的思路不同,对“另一个地球”的标准也不同,读者脑补太多的话,失望是难免的。
NASA到底找到了什么?
简单地说,这次是通过分析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的观测数据,“批发”了500多个新的太阳系外行星候选天体,包括12个大小和公转轨道与地球相似的天体,其中有1个已经被确认是行星,编号为“开普勒452b”。
不要激动,这颗行星在天文学意义上与地球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在科幻的意义上可没有。现在科学家连它是不是固态行星都还没确定,更不要说有没有水、有没有生命、有没有文明、技术有没有发达到能攻打地球了。
具体的相似之处何在?开普勒452b的直径不超过地球直径的两倍,与其恒星的距离适当,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相近,处在所谓的“宜居带”内——意思是,假如这颗行星上有水,是有可能以液态形式存在的,不至于被恒星烤得完全蒸发掉,也不至于冷得只能结冰,而液态水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之一。此外,它的恒星与我们的太阳非常相像,质量比太阳高4%,亮度高10%,可以说差异不大。
考虑到上述因素,开普勒452b有可能是一颗固态行星,而不是木星那样的气态行星。按照人类的常识,生命出现在固态行星上的机会当然会多一点,科幻电影里木星上的城市看看就好了。
就这样啦?就这样了。
说好的外星人呢?并没有。
并不稀奇的新发现
新华国际客户端发现,2013年曾有一颗代号为开普勒78b的太阳系外行星出了一阵风头,它的直径是地球的1.2倍,质量是1.69至1.86倍,应该是固态行星。然而其表面温度比地球至少高出2000摄氏度,不适合生命存在。又比如,日本科学家2014年发现了一颗轨道与质量与地球类似的行星,但它又太冷了,表面温度约零下210摄氏度。2014年发现的开普勒186F直径只比地球大10%,处于宜居带中,但它的母星不是恒星而是一颗体积小、温度低的红矮星。
开普勒452b的综合条件可能更像地球,比许多曾经占据媒体头条的“地球兄弟”更兄弟一些。能达到这个程度的候选行星不多,包括2015年1月NASA公布的开普勒438b和开普勒425b,它们也处于宜居带内、可能是固态行星。但这远没有到满足大众的科学幻想的地步,从这个意义上说,开普勒452b不算稀奇。
至于同一批那500多颗候选行星,就更不稀奇了。随着观测技术和数据分析手段的进步,寻找太阳系外行星有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了体力活,就像技术成熟之后的基因组测序,正在批量产出。仅开普勒望远镜发现的候选行星,就已经有4000多颗,2014年它曾一次“批发”了715颗。
科学家激动什么?
既然连是不是固态行星、有没有水都不知道,科学家们为什么说这发现激动人心?
因为人类太孤独了。
#p#分页标题#e#
到现在为止,人类还没有在宇宙中发现任何地外生命存在的迹象。乐观者通过理论推算认为仅银河系中的“地球兄弟”就可能有好几十亿个,它们的大小和温度都适宜,其中很多也许有生命。悲观者则认为,地球生命形成需要的巧合条件太多、太精妙了,也许在宇宙中就发生过这么一次。
人类在幻想中构建了辉煌的外星文明,想象力扩展到了其他的宇宙,但在现实中,寻找外星生命最大的成绩还只是“火星上曾经有液态水”这种级别的,连是否有过微生物都不确定。至于地球以外发现的有机物,也只是甲烷之类,完全可以由非生命过程发生。就目前的证据而言,生命只在我们这颗行星上存在,只进化出来过一次,都使用同一套化学机制。真的是寂寞如雪啊。
人类很早就希望能接触地外文明,数学家高斯曾提出种植大片森林形成毕达哥拉斯定理的图解,好吸引外星人注意。航天时代的到来断绝了发现月球人和火星人的可能,但太阳系行星仍可以给我们提供生命形成条件和早期演化过程的线索。同时,人类将目光和脚步放得更远,一边搜索太阳系外行星的踪迹,一边发射探测器向茫茫深空捎去问候,希望有人能听见。
宇宙中固然可能存在与地球生命完全不同的生命形式,但从与我们相似的角度找起,是非常自然的。环境与地球越相似的行星,就越有可能孕育生命(所以我们对火星考察这么热衷),最关键的两点就是:位于“宜居带”内,温度适宜;由岩石组成,呈固态而不是气态(这与行星的大小直接相关)。
在人类已经发现的几千颗太阳系外候选行星中,大多数并不符合以上条件,开普勒452b这样的已经足够令科学家激动了,他们觉得这已经跟地球很像,可以提供很多有意思的研究线索,帮助更好地判断宇宙中到底有多少宜居行星。这心情好比是,远在异国他乡,遇见一个本国人就会很高兴。而公众满心期待的是遇见曾经一起爬墙上树的昔日邻居好友,不免失望。
要体会科学家的激动,我们有时要让想象力放慢脚步,等一等现实。
科学家发现另一个地球,美国科学家发现新地球www.westtour.net/nrsh/20170508/51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