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用白纸存atm机,揭秘ATM机内幕

生活 梦幻男人 评论

男子用白纸存atm机:银行atm机不仅能取款,还能存钱。然而,90后青年李某却把atm机当成了玩具,只因为感觉好玩,就利用atm机的自助存款功能往里面存塑料袋、纸张等物品。结果,李某因涉嫌寻衅滋事罪于7月25日被警方依法执行逮捕。 办案民警张帆介绍,5月16日

  男子用白纸存atm机:银行atm机不仅能取款,还能存钱。然而,“90后”青年李某却把atm机当成了“玩具”,只因为感觉“好玩”,就利用atm机的自助存款功能往里面“存”塑料袋、纸张等物品。结果,李某因涉嫌寻衅滋事罪于7月25日被警方依法执行逮捕。

 

  办案民警张帆介绍,5月16日,市公安局牡丹分局双河派出所接到建行牡丹支行工作人员报警,称银行的3台存取款机内被人恶意破坏。原来,银行工作人员当天上午发现3台具有存款功能的atm机发生故障,经过检查,里面有塑料袋、纸张等物品,调取监控录像发现,系一名男青年于5月15日晚实施破坏。

 

  在监控录像中,牡丹晚报记者看到,5月15日21时56分,这名男青年带着一只塑料袋走到一atm机前;一番操作后,放钞口打开,男青年将塑料袋塞进放钞口;反复尝试几次后,塑料袋被atm机“吞”了进去;22时,男青年拿着atm机“吐”出的凭条到另外两台atm机进行类似操作。几分钟后,一名男子来存钱,但因为atm机已损坏,只得离开。

 

  根据监控录像和男青年作案时使用的账户信息,民警将李某锁定为犯罪嫌疑人。7月9日,民警将李某抓捕归案。经审讯,李某对故意向atm机内塞杂物的实施供认不讳。张帆告诉记者,通过交谈,民警发现李某的法律意识极其淡薄,在问他为何做出这种行为时,李某称“因为感觉好玩”,在他看来这并不是多大的事儿。

 

  警方经调查核实,而遭李某“黑手”的atm机不只有这三台,从今年1月份,李某先后5次往8台atm机内塞杂物,导致这些atm机几个小时甚至一天多无法正常使用。

男子用白纸存atm机,揭秘ATM机内幕

  揭秘ATM机内幕

 

  假钞换进不会再流出

 

  近日,在网上一段视频吸引了众多网友关注,一名男子在ATM机取钱时,没有将钱全部拿出来,只取了一张之后又迅速地塞进另一张百元钞票。在取钞时间超过50秒之后,出钞口的钞票被机器吞回。

 

  该男子所上演的“狸猫换太子”,后被银行证实是用假钞换真钞。记者从警方了解到,近期已发生多起类似的案件。

 

  有人“存”入假钞,会不会就被其他人取出来,对于市民质疑的ATM机里会不会有假钞,记者近日跟随银行工作人员,揭秘ATM机“内幕”。

 

     事件

 

     对于网上流传的视频,来源于某银行自助银行服务厅内的监控录像。

 

     根据规定,银行ATM机在平常时间,大概每三天补一次款。当日,两名工作人员发现,一台取款机内部的钞票回收箱里,有一笔1000元退款。

 

     所谓退款就是客户在交易成功之后,并没有将钱拿走,机器又自动地将这笔钱收了回去。

 

     意想不到的是,在清点时工作人员发现,其中有一张百元钞票是假钞。ATM机里面怎么会有假钞?在播放监控视频后,“狸猫换太子”一案浮出水面。

 

     记者调查

 

     实验

 

     假钞进ATM机 能“换”不能存

 

     随后,记者将普通A4纸剪裁成百元大钞长短,分别标上顺序号,按照视频所示,先后在几家不同银行的ATM机上操作。

 

     结果这几家银行的ATM机无一例外地出现了视频上的过程:取钱—换钞—吞钞。

 

     ATM机竟无法识别人民币的真伪么?甚至连纸和钱都分不清么?为了印证这一疑问,记者试着将白纸直接存入ATM机,但都被机器退回。

 

     原来,如果想把假钞装回ATM机,只能“换”,不能存。

 

     解释

 

     换进的假钞属废钞 不会被取走

男子用白纸存atm机,揭秘ATM机内幕

     对于记者“ATM机能吞假钞而不识别,以及一台机器通过不同的操作方式产生截然相反的结果”的质疑,某国有银行自助银行管理中心的负责人给记者做出了解答。

 

     据介绍,无论是取款机还是存取款一体机,都设有一个“钞票回收箱”,行业内也称为“废钞箱”。

 

     废钞箱内回收的钞票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客户存入的有瑕疵的钞票;另一种则是客户取款时因操作超时而被机器吞回的钞票,当然也包括夹杂在其中的问题钞票甚至杂物。

 

     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虽说是一个系统,但是废钞箱和款箱走的是完全不同的“两条路”,“即使款箱被取空,顾客也不可能取到废钞箱里的钱,因为废钞箱是只进不出的。”

 

     验证

 

     废钞箱定期清理 会核对交易记录

 

     于是,记者跟随该负责人,再次来到ATM机前,先像之前一样放了一张白纸进去,紧接着又取款100元,结果从出钞口出来的不是先前存的白纸,而是一张真钞。

 

     这确实推翻了人们的惯有思路:上笔业务存的钱,一定会在下一笔业务中取出来。

 

     随后,在多名保卫处工作人员的“监视”下,记者和负责人一同进入ATM机后台的工作室。ATM机后盖被打开,映入眼帘的是一排上着锁的款箱,以及最上面的一个明显小了好几号的小箱子。

 

     “这个就是废钞箱,而底下那些上着锁的是款箱。”说着负责人取出废钞箱,打开之后,两张标着序号的白纸出现在记者的眼前。

 

     据了解,银行对每一笔交易都有详细记录,问题货币则会统一收纳,在经过专业人士反复认定后,方可处理。

 

     另外,这位负责人还告诉记者,除了科学的程序系统和全方位的监控系统,银行还给款箱上了“卡封锁”,“这些锁都是一次性的,一旦人为打开,就无法恢复原样。”因此,银行工作人员不能“非法”打开款箱动手脚。

 

     说法

 

     ATM机取不出假钞

 

     据一位股份制银行的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国内银行使用的ATM机主要是迪堡、NCR、日立等品牌,都是经过国际权威认证的。

 

    “存取款同属于一个系统模块,既然存不了假钞,那么也不可能取出假钞。”他还告诉记者,所有人民币在进入各ATM机之前,都至少经过两次严格的清点和认定,第一关是中国人民银行,第二关则是各银行。

 

     “或许日常生活中偶尔会听说谁谁谁从ATM机取出假钞来了。”但事实上,没有一起案件是在取款现场发现的,因为不可能有这种情况。

 

     相关新闻

 

     记者了解到,很多人并不了解ATM机中有个机关——回收箱。有些人想通过“调包假钞”的操作“洗钱”,蒙混过关。

 

     警方披露,近日一男子因使用朝阳区麦子店蓝色港湾某银行支行的ATM机,通过掉包把假钞“还给银行”而被拘留。警方表示,该男子明知是伪造的人民币而使用,被依法行政拘留5日。

 

  延伸阅读:“天真男”水淹火烧ATM机  咦!钱怎么不吐出来

 

  初步估计受损维修需十余万

男子用白纸存atm机,揭秘ATM机内幕

  胡石(化名)没钱了,打起了温州几台ATM机的主意。打开ATM机存款盖,他倒水,又放进点燃的纸,ATM机就是不吐钱。

 

  目前,胡石已被温州警方拘留。当事银行说,遭破坏的ATM机,维修费用要十几万。

 

  水淹火烧ATM机

 

  3月3日下午6时,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星海派出所接到报警,称辖区滨海六路利玛广场的2台ATM机遭到破坏。

 

  利玛广场共有3台ATM机。民警在现场发现,中间一台有积水;右手边的一台,有物体燃烧留下的粉末。

 

  民警调取了监控录像:

 

  3月3日凌晨4时14分,一名身穿绿色连帽羽绒服的男子,带着矿泉水,在中间这台ATM机上操作。

 

  他打开ATM机的存款盖,往里瞧了一眼,什么也没有。沉吟一会儿,他拿起矿泉水瓶往里倒,瓶内超过半瓶的矿泉水全部倒尽。

 

  存款盖内,还是没反应。

 

  他又放入一张纸,再摸出一把剪刀,也丢进去。还是没反应。

 

  他离开了。

 

  约39分钟后,4时59分,他出现在另一台ATM机前。

 

  他先是拿自己的银行卡,取了一百元。然后拿出一张纸,他没有直接丢进去,而是点燃后,再放进存款盖内。没反应?摸出一本类似口袋书大小的笔记本,撕下外包装,丢进去,接着烧,又撕一张纸,丢进去。

 

  折腾几分钟,ATM机仍无反应。他伸出右手,敲敲ATM机的屏幕,又敲敲底部,敲敲顶盖。他失望地离开了。

男子用白纸存atm机,揭秘ATM机内幕

  维修ATM机要十几万

 

  民警根据这名男子取款时留下的银行卡卡号,很快地锁定了他的身份。当天晚上9时许,民警在滨海十二路的某网吧内将胡石抓获。

 

  办案民警介绍,胡石来自江西鹰潭,今年还不满20岁。3月1日从老家到温州,一直没找到工作,两天的开销后,带的钱也花得差不多了。在取出银行卡里的最后一百元后,胡石就动起取款机的主意。

 

  “我以为只要破坏了取款机,里面的钱就会往外吐,谁知道一点反应都没有。”胡石说。

 

#p#分页标题#e#

  杨师傅是当事银行ATM机的维修人员。他说,这些被胡石损坏的部件,主要是ATM机的“大脑”,也就是主板部件,维修起来比较困难,由于是银行的ATM机,所以机器必须要精确,万一有小的瑕疵,可能会导致现金在存取方面出现问题,所以这些部件必须更换,而更换的费用估计在十几万左右。

 

  目前,胡石因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已被警方刑事拘留,案件在进一步审理中。

男子用白纸存atm机,揭秘ATM机内幕www.westtour.net/nrsh/20170508/51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