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死后为何未入八宝山?解密什么级别的人可以进八宝山

生活 梦幻男人 评论

八宝山为北京西山山前平原上的孤立残丘,高度约130米,山势低缓,呈北东向延伸。附近山间出产耐火土、白土、灰石、红土、青灰、坩土、黄姜、砂石等八种建筑材料,因此被称为八宝山。 八宝山南麓原有元朝至正年间海云和尚所建的灵福寺。明朝永乐初年,相传司

  八宝山为北京西山山前平原上的孤立残丘,高度约130米,山势低缓,呈北东向延伸。附近山间出产耐火土、白土、灰石、红土、青灰、坩土、黄姜、砂石等八种建筑材料,因此被称为“八宝山”。

八宝山南麓原有元朝至正年间海云和尚所建的灵福寺。明朝永乐初年,相传司礼监太监“刚铁”墓修筑于此,旁边建延寿寺,后改名褒忠护国寺。以后成为明朝及清朝高级宦官年老离宫后的世代养老地,有寺庙、农田、菜园。

 

  1949年后,褒忠护国寺及其周围土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所征用。1950年定名为北京市革命公墓。1970年改名为北京市八宝山革命公墓。

 

  八宝山革命公墓附近有八宝山殡仪馆,是北京市最大的殡仪馆,承担北京市三分之二的火葬任务。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共领导人均在此火化。在八宝山北麓,另有八宝山人民公墓,附近有老山公墓和老山骨灰堂,均为普通公墓。

 

  八宝山古墓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伯承死后为何未入八宝山?解密什么级别的人可以进八宝山

摘自:


  什么级别的人可以进八宝山?

  革命公墓骨灰安置条件:已故人员为地方副司局级、军队副师级以上干部,且逝者家属与革命公墓签署了《骨灰安置协议》,能自觉遵守有关管理规定的,在办理相关手续后,方可将骨灰安置在八宝山革命公墓。逝者级别具体包括:

 

     1、 地方副司局级以上干部:包括具有副司局以上行政职务的领导干部、副司局级以上待遇的巡视员和其它享受副司局级以上待遇的干部;工资改革前行政十四级以上(含)干部;工资改革前四级以上知识分子和科技人员。

 

     2、 以国务院(政务院)总理名义聘任的国务院参事、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按司局级干部待遇办理)。

 

     3、 军队副师级以上干部:包括具有副师级以上行政职务的领导干部、副师职参谋、干事、助理员及享受副师职以上政治待遇的干部。

 

     4、 老红军及享受老红军待遇的人员(1937年7月7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人员)。

 

     5、 革命烈士。

 

     6、 民主党派、统战对象,无上述职级,参照上述范围由统战部(省、直辖市以上)提供相关材料或由中央统战部批准。

 

     二、 骨灰安置时须提交的相应级别证明材料(复印件一式两份均须盖章)

 

     在革命公墓办理寄存、合葬或迁出骨灰,所要求的级别证明材料是指,已故人员(副部以上人员除外)档案中最后一次任职级别的相关材料,具体包括:

 

     1、 副部级或大军区副职以上干部级别证明材料,是指中央组织部、解放军总政治部或中央统战部的批文。

 

 

     2、 司局(师)级干部级别证明材料,包括干部任免表、任职(体现级别的)命令、离退休待遇审批表、有明确批复的干部任免呈报表。

 

     3、 工资改革前的行政14级以上干部或技术4级以上的干部,级别证明材料是指任免表、升级表或干部离退休待遇审批表。

 

     4、 老红军及享受红军待遇的人员(1937年7月7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人员),级别证明材料是干部履历表。

 

     5、 以国务院总理名义聘任的国务院参事、中央文史研究员,级别证明材料是指任命件或聘任书。

 

     6、 革命烈士,级别证明材料是指烈士证书。

 

     7、 相当于地师级的民主党派人士、统战对象,参照有关范围办理,级别证明材料是指任命件。

 

     8、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劳模,应交相应证书及文件,参照司(局)级干部办理。

  刘伯承死后为何未入八宝山?

刘伯承死后为何未入八宝山?解密什么级别的人可以进八宝山


1986年10月7日刘伯承逝世。邓小平和夫人向刘伯承元帅家人表示慰问。

版权所有:

  1972年1月6日,刘伯承的情深谊厚的挚友陈毅,由于受到林彪、江青等的打击迫害,不幸离开了人世。他沉浸在无比悲痛之中!

 

  这时,刘伯承的左眼视力已完全丧失。他让人搀扶着来到医院,人未进门,已泣不成声。他只恨自己双目失明,不能最后再看老战友一眼。

 

  走到陈毅遗体前,刘伯承俯下身去用颤抖的双手从老战友枯瘦的面颊一直抚摸到冰冷的胸部,嘴里发出痛彻的呼唤:“陈老总啊,我刘瞎子离不开你这根‘拐杖’哟!”

 

  在场的人看着这位八旬的刘帅肝胆欲裂、痛不欲生的模样,无不潸然泪下,呜咽失声。

 

  1973年,由于疾病的折磨,刘帅的健康状况更趋恶化,不得不住院进行长期治疗。

 

  很快,刘帅医疗保健组组成了。由解放军总医院牟善初、黄宛、匡培根等著名医学专家组成。但由于在战争年代,刘帅创伤遍体,头、眼、脚、腿等部位都留下不同程度的残疾;解放后,为培养全军中、高级干部,为国防建设和部队的战略训练,他经常超负荷地工作,伤残破损的身体每况愈下。

 

  中共中央对刘伯承的身体状况十分关心,周恩来总理三次亲临医院探视,医护人员也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但效果仍然不明显。

 

  毛泽东得知后亲自过问,周恩来迅速作出“刘帅的病要以养为主”的指示。

 

  然而,由于刘伯承年事已高,残弱多病的身体终于不能复原而长期卧床不起。

 

  邓小平尚未复出,刘伯承对前来看望他的中央领导说:“我死了,希望邓小平同志主持我的追悼会;如果不行,我决不进八宝山,让儿子把尸体扔到荒草野地里好了。”刘邓之间是难以放进一个顿号的。

 

  一位日本学者曾撰文写道:

 

  据传,在“四人帮”垮台后的1976年10月26日(邓小平还未复出),两眼均已失明、卧床不起的刘伯承向来看望他的华国锋提出要求说:“我同邓小平同志一起工作50多年,我最了解他。以后我死了,希望邓小平同志主持我的追悼会;如果不行,我决不进八宝山,让儿子把尸体扔到荒草野地里好了。”

 

  如果此事属实,那么,这位同邓小平有着深厚情谊的老元帅的话,表明了他直到晚年仍然保持着“彼此难以分开”的心情。

 

  刘伯承初次认识邓小平是在1931年。当时,邓小平任中央苏区瑞金县委书记,不久因支持毛泽东“山沟里的马列主义”,被博古等人冠以“罗明路线在江西的创造者,反党的派别和小组织领袖”的罪名而撤职批判,他的妻子金维映拿着离婚报告来到“拘留室”,邓小平一咬牙,在离婚报告上签字,从此分手了。这件事传遍中央苏区。刘伯承听说后,一伸大拇指:“是个汉子,有个性。”

 

  不久,在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的力荐下,邓小平从宁都农村调到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任代理秘书长,与担任总参谋长的刘伯承有了更加密切的接触。刘伯承的忠厚、诚挚、和蔼给邓小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刘邓真正结为搭档是在1938年。那年1月,邓小平接替张浩担任129师政委。从此,他与担任129师师长的刘伯承一起工作,从抗日战争直到全国解放,转战大半个中国,前后长达13年。

原文:


刘伯承死后为何未入八宝山?解密什么级别的人可以进八宝山www.westtour.net/nrsh/20170508/51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