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是现存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栖息群居性哺乳动物,通常以家族为单位活动,有时几个象群聚集起来,结成上百只大象。非洲象由雌象做首领,每天活动的时间,行动路线,觅食地点,栖息场所等均听雌象指挥;亚洲象则相反,由成年雄象承担保卫家庭安全的责任。大象
大象是现存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栖息群居性哺乳动物,通常以家族为单位活动,有时几个象群聚集起来,结成上百只大象。非洲象由雌象做首领,每天活动的时间,行动路线,觅食地点,栖息场所等均听雌象指挥;亚洲象则相反,由成年雄象承担保卫家庭安全的责任。大象的皮层很厚,但皮层褶皱间的皮肤很薄,因此常用泥土浴的方式防止蚊虫叮咬。象牙是防御敌人的重要武器。
小象出生后体重一般多重?
11月25日是感恩节,深圳野生动物园大象馆新添了一头雄性小亚洲象,小象在象妈妈肚子里呆了20个月,出生时体重100公斤左右,非常健康。
据大象房主管白颖华介绍,象妈妈“鲁翁”于去年3月与象爸爸“阿麦”交配,怀孕20个月待产,近期每天都有专人日夜守护。11月25日16时05分,经验丰富的象妈妈“鲁翁”在做出倒立、站起、用力等一连串的动作之后,小亚洲象终于平安落地了。刚落地时,小家伙穿着胎衣平趴在地上,聪明的象妈妈“鲁翁”一边用灵巧的长鼻温柔地将小象的胎衣慢慢脱去,一边用前肢轻轻地推着自己的孩子。几分钟后,强壮的小象第一次勇敢地站了起来。
小亚洲象非常健康,体重有100公斤左右,“鲁翁”的奶水也很充足。这头母象原产于缅甸,19年前来到深圳,是进驻该园的第一批野生动物。十几年来,英雄象妈妈“鲁翁”先后在深圳特区产下三胎象宝宝,其中首胎象宝宝“博士”已经9岁,目前是该园最聪明、最多才多艺的亚洲象之一。
大象一般能活多少年?大象一般能活到80多岁,来看下面的视频介绍!
推荐阅读:大象不容易得癌症的秘密是什么?
什么样的动物更容易得癌症?如果不考虑其他方面的因素,“个头大”和“寿命长”会是两个看起来很合理的答案。个头大意味着组成身体的细胞数量更多,寿命长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新生细胞来更新换代,而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出错导致失控的可能性也会增大。
但在自然界,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大象的个头就很大,寿命也相当长,但它们患癌症的频率却比人类要低得多,与个头小、寿命较短的动物相比也不算高,这又是为什么呢?
最近,一项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期刊》(JAMA)的研究就对此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大象不容易得癌症,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它们的基因好。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们收集了36种哺乳动物的尸检数据,由此估算了癌症的发生频率。结果发现,随着动物体型和寿命的增长,癌症发生率并没有像人们预期的那样增高。大象患上癌症的频率也确实比较低,在纳入研究的644只死亡大象中,受癌症困扰的只有3%而已,而在人类当中,癌症导致的死亡至少也要占到全部死亡的10%以上。
那么,大象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研究者们进一步对亚洲象和非洲象的基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问题的关键可能在于一种名叫“TP53”的基因。
TP53是一种起到抑癌作用的基因,它所编码产生的p53蛋白质可以监控细胞基因的完整性。如果发现DNA受损,它可以促进DNA的修复。而在异常无法修复时,p53蛋白还可以启动凋亡过程,诱导异常细胞“自杀”以避免癌变。而如果TP53基因发生突变,则会影响抑癌功能,增加癌症风险。
在人类的基因组中,TP53的基因只有一份(2个等位基因)。而在非洲象体内,TP53基因的拷贝数至少有20份(40个等位基因)。而且检测发现,这些额外的基因拷贝同样具有活性。此外,研究者们还发现,来自大象的淋巴细胞在出现DNA损伤时,通过p53蛋白启动细胞凋亡的效率比人类细胞更高。这种较强的清除异常细胞的能力,可能就是大象患癌比例较低的原因。
当然,这项研究分析的只是癌症相关因素的一个方面,其他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差异可能也在其中起着作用。这一结果能够帮助人们进一步理解抑癌基因对癌症发病起到的作用,医学研究者们或许也可以得到一些启发。不过直到现在,我们还很难人为改变癌症的遗传因素,或者利用抑癌基因开发治疗手段。想要降低癌症风险,还是先从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始做起吧。
小象出生后体重一般多重?大象一般能活多少年?www.westtour.net/nrsh/20170508/51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