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上官婉儿遗骸,揭秘墓中为何残留黄牛骨骸

生活 梦幻男人 评论

上官婉儿 (唐代著名才女) 上官婉儿,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人 ,祖籍陇西上邽 ,唐代女官、诗人、皇妃。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唐中宗时,

  上官婉儿 (唐代著名才女) 

考古发现上官婉儿遗骸,揭秘墓中为何残留黄牛骨骸

  上官婉儿,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人 ,祖籍陇西上邽 ,唐代女官、诗人、皇妃。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权势更盛,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从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在此期间主持风雅,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全唐诗》收其遗诗三十二首。710年,临淄王李隆基起兵发动唐隆政变,与韦后同时被杀。

考古发现上官婉儿遗骸,揭秘墓中为何残留黄牛骨骸

  才华诗文不让须眉男子,其人品功过颇具争议。有人赞其文才,有人批其淫媚,极度推崇者有之,轻视鄙视者有之。而她与武则天长达二十七年的共处亦让后人津津乐道。《旧唐书》、《新唐书》等正史中都对上官婉儿有记载,但较为体现她奉承权贵、淫乱宫闱,并操纵政治,控制朝纲的负面事件。但与上官婉儿同时代的文人,如张说、武平一等对其人其事评价很高,至近代以来,愈发被学者推崇。上官婉儿以一介女流,影响一代文风,这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是很少见的。她不仅以其诗歌创作实绩,而且通过选用人才、品评诗文等文学活动倡导并转移了一代文风, 成为中宗文坛的标志者和引领者。对于当时文坛的繁荣和诗歌艺术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考古发现上官婉儿遗骸,揭秘墓中为何残留黄牛骨骸

  关于上官婉儿私通武三思、崔湜,最早出于五代时期刘昫的《旧唐书》,在唐代当时的文献中却几乎没有这方面的相关记载,《景龙文馆记》中倒有一句“而晚年颇外通朋党,轻弄权势,朝廷畏之矣”,这个“通”字可以是私通,也可以是交接往来,并不能断定婉儿与其有染。由此不得不猜测刘昫仅仅是把一件可能存在的事当成了言之凿凿的史实。由于相关史料的缺乏,一般都以正史而论,但可以肯定上官婉儿在当世的评价远高于后代史书中,这种差异可能在于后代史官对女性参与政事的抨击。

 

  考古发现上官婉儿遗骸

考古发现上官婉儿遗骸,揭秘墓中为何残留黄牛骨骸

  陕西咸阳发现唐代著名女政治家上官婉儿墓的消息,迅速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而据记者最新了解到,考古工作者不仅在墓中发现一方墓志,还清理出多块墓主人的遗骸。目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正在加紧整理相关资料,近期将向社会正式公布上官婉儿墓的考古发掘情况。

 

  陕西发现上官婉儿墓 墓葬破坏严重正在紧张发掘

 

  墓志内容近期将公布

 

  昨天(9月9日),西部网首先报道了上官婉儿墓被发现的消息,迅速成为了网络上的热点。在新浪微博“头条新闻”中,这则消息在十几个小时内,便被转发了2000多次。

考古发现上官婉儿遗骸,揭秘墓中为何残留黄牛骨骸

  网友“阿八”赋诗感慨:“一代才女上官氏,纵横捭阖舞青史,拂去尘埃终凝望,梦回大唐别盛时。”而网友“Brigitte小苒”目前迫不及待地想了解这座古墓的一切情况。网友“蒹葭从风”则表示:“其实下次应该来个咸阳之行,周边的陵墓才有文化氛围。”

 

  在《唐宫燕》中饰演上官婉儿一角的新加坡演员陈秀丽也第一时间在微博上表示:“要去拜祭一下,毕竟能饰演上官婉儿也是缘份,希望有把她的才气演出来。”

 

对于网友们的好奇与期待,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近期正在加紧整理出土资料,尤其是墓志铭的内容,近期就将向社会公布。

 

  发现上官婉儿遗骸

考古发现上官婉儿遗骸,揭秘墓中为何残留黄牛骨骸

  据了解在考古发掘中,考古工作者还清理出多块墓主人遗骸。

 

  “站在墓穴里凝望上官婉儿的骨骼,浑身发抖,激动。想蹲下去抚摸一下,又作罢了。”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百家讲坛?狄仁杰真相》的主讲人于赓哲,今天来到了上官婉儿墓发掘现场,略显激动地在微博上说。

 

  这条微博一经发出便迅速被网友转载并评论,网友“莫名其妙的蘑菇”在看了于赓哲的微博后便感慨:“空间没有变化,但穿越时间,上溯千年与传说中的历史人物近距离‘对话’,这种感觉像做梦一般。”而网友“lovepaolo”则畅想着用现代科技复原上官婉儿相貌。

 

  揭秘墓中为何残留黄牛骨骸

考古发现上官婉儿遗骸,揭秘墓中为何残留黄牛骨骸

  上官婉儿墓,位于咸阳市渭城区北杜镇邓村北,东南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4.2公里,距唐长安城遗址约25公里。2013年,为配合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园区南大道项目建设用地进行考古勘探时,发现了这座带有5个天井的唐代墓葬。在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在墓室中部发现了2块骨头,除此之外空无一物。

 

  不少人认为这2块骨头可能是上官婉儿的遗骨。为弄清这2块略小于人巴掌的骨头的来源,省考古研究院专门从事科技考古研究的胡松梅研究员对骨头进行了提取,近日经过研究鉴定,并与标本库的骨头进行对比,确认这两块骨头并非人骨,而是黄牛的枕骨。

 

  对黄牛骨的来历,一些专家和网友给出了自己的猜测。

考古发现上官婉儿遗骸,揭秘墓中为何残留黄牛骨骸

  猜测一:千年前,一头黄牛误入上官婉儿墓,最后葬身于此,历经千年后,只剩下了两块小骨头。有专家认为,这种推测的可能性不大,黄牛一般很难进入墓室内。

 

  猜测二:某年下了场大雨,雨水将两块黄牛骨头冲进墓室内,保存至今。

 

  猜测三:黄牛骨是陪葬品。古代讲究“事死如事生”,陪葬品中除了金银首饰、陶俑等器物外,也有酒肉。如西安曾出土2000多年前的西汉美酒;我省考古专家曾在一战国墓内发现一个装满黄牛肉的铜敦。因此,上官婉儿墓中的黄牛骨,可能就是为其陪葬的一些食物,比如牛肉等,历经多年之后,只剩下牛骨了。不过,李明对此猜测还有疑问,如果是食物的话,应该装进器物里面,但现场没有发现装食物的器物,而且在唐代墓室内放食物的也比较少。

 

  猜测四:代表着某种象征。网友“苗苗”说,可能是上官婉儿墓被人破坏后,破坏者在墓室内扔了几块黄牛骨,寓意对其的诅咒或者有别的象征意义。

 

  猜测五:盗墓者所留。有网友说,有人曾经盗过上官婉儿墓,这些盗墓者所带的食物中有牛肉,吃完后将牛骨随手抛在墓中。

考古发现上官婉儿遗骸,揭秘墓中为何残留黄牛骨骸www.westtour.net/nrsh/20170508/51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