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联军烧抢圆明园图片,是中国人带领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吗?

生活 梦幻男人 评论

历史上圆明园曾经遭到劫掠两次,第一次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时,第二次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入侵北京,为消赃灭迹,掩盖罪行再次火烧圆明园。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对英法联军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火烧

  历史上圆明园曾经遭到劫掠两次,第一次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时,第二次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入侵北京,为消赃灭迹,掩盖罪行再次火烧圆明园。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对英法联军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火烧圆明园的暴行进行强烈地谴责,正如雨果所描绘和抨击的那样: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在放火……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英法联军烧抢圆明园图片

英法联军烧抢圆明园图片,是中国人带领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吗?


英法联军烧抢圆明园图片,是中国人带领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吗?


英法联军烧抢圆明园图片,是中国人带领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吗?

 

  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是英国额尔金伯爵(James Bruce, the 8th Earl of Elgin)。额尔金下令烧毁圆明园,是为了报复清政府逮捕公使和劣待战俘。1860年9月,英国公使巴夏礼(Harry Parkes)和额尔金的私人秘书洛奇(Henry Loch) 打着停战的白旗前往通县和清政府谈判,被载垣、僧格林沁逮捕。和此前被伏击活捉的一队英法联军士兵一起押到北京,监禁了一个多月。满清皇帝和政府一直把巴夏礼看着英法联军的最高统帅,根据“擒贼先擒王”的传统计谋,他们在通州谈判之前就计划诱擒巴夏礼,期望巴夏礼就擒之后,英法联军群龙无首,必定自乱,然后乘机大举进剿,稳操胜券。监禁期间,这些人被百般拷打,肆意凌辱。39名囚犯中,有20人在监禁中死去,其中包括《伦敦泰晤士报》记者包尔比(Thomas Bowlby)。 

 

  额尔金得知清政府的暴行以后,决意报复。额尔金准备烧毁紫禁城,后来他经过几天深思熟虑,选择了圆明园为报复行动的目标。额尔金决定烧毁圆明园,而不是紫禁城,另有深意。额尔金认为紫禁城是中国政府所在地(当时英法正与清政府方谈判《北京条约》);而圆明园是皇家园林,为中国皇帝私有。额尔金想通过烧毁圆明园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应该为逮捕公使和劣待俘虏等暴行负责的是中国皇帝和他的走卒,而不是中国老百姓。报复行动的前几天,额尔金命令在北京全城张贴如下公告,宣示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目的:“任何人——哪怕地位再高——犯下欺诈和暴行以后,都不能逃脱责任和惩罚;圆明园将于(1860年10月)18日被烧毁,作为对中国皇帝背信弃义的惩罚;只有清帝国政府应该对此负责,与暴行无关的百姓不必担心受到伤害。”(译自英文) 

 

  拘禁、虐杀英法外交官的行径,不仅在额尔金勋爵看来违反西方的国际法,也同样违反中国自古以来“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行为准则。火烧圆明园造成的伤害,不仅是英法联军的罪行,还有满清皇帝和政府的迂腐和无能所造成的历史原因。 

 

  圆明园被毁后,仍为皇家禁园。同治年间在慈禧太后的授意下,曾试图择要重修。当时拟修范围为20余处共3,000多间殿宇,主要集中在圆明园前朝区、后湖区和西部、北部一带,以及万春园宫门区、敷春堂口清夏堂等处。但开工不到10个月因财力枯竭被迫停修。此后,慈禧太后虽然修了颐和园,但并未完全放弃修复圆明园,直至光绪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还曾修葺过圆明园双鹤斋、课农轩等景群。1900(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奔西安,京畿秩序大乱,八旗兵丁、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把园内残存及陆续基本修复的共约近百座建筑物,皆拆抢一空,使圆明园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 

 

  其后,圆明园的遗物,又长期遭到官僚、军阀、奸商的巧取豪夺,乃至政府当局的有组织地损毁。北洋政府的权贵们包括某些对圆明园遗址负有保护责任者,都倚仗权势,纷纷从园内运走大批石雕、太湖石等,以修其园宅。诸如京畿卫戍总司令王怀庆、巡阅使(后贿选为民国总统)曹锟、步军统领聂宪藩、京师宪兵司令车庆云、公府秘书长王兰亨等都有此般劣迹,仅京兆伊(相当于后来的北平市市长)刘梦庚一人,在1922年秋季25天内,就强行运走长春园太湖石623大车、绮春园云片石104大车。当时先后驻防西苑一带的陆军十三师、十六师、国民军十一师、东北军五十三军、宋哲元二十九军等。都曾强行拆除圆明园围墙,私行出售砖石,或用以圈建西苑操场。颐和园、中山公园、燕京大学、北平图书馆等处,也相继运走大批石件。30年代初,在翻建高梁桥经海淀至玉泉山的石碴公路时,经北平市特别政府批准,将圆明园南边(4800米)和东边的虎皮石围墙全行拆除,砸成石碴用以铺路。于此前,还多次公开变价批卖园内的大城砖、虎皮石和云片石,乃至西洋楼残存的大理石石柱等,这样终至圆明园沦为一片废墟。 

 

  一代名园圆明园毁灭于英法侵略者之手,也毁于清政府的腐败与无能。它的毁灭,既是西方侵略者野蛮摧残人类文化的见证,又是文明古国落后了也会挨打的证明。

 

  是中国人带领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吗?

英法联军烧抢圆明园图片,是中国人带领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吗?

 

  一扣扣群中,有人发了个图文。图是八国联军攻北京城墙,很多穿白衣蓄辫子的人在帮他们扶梯子。所配文字,大意是说,清末著名诗人龚自珍的儿子龚半伦带着英法联军洗劫火烧圆明园,并代表他们与恭亲王谈判,百般刁难,恭亲王怒道,你们世受国恩,为何做了汉奸?龚半伦却说道,我们本是良民,上进之路被你们堵住,更兼贪官盘剥,你说是我汉奸,我还骂你是国贼呢。

 

  显然,发此段的人,认为龚半伦骂恭亲王骂得真到位。

 

  忍不住搜索了一下这个熟悉他爸却不熟悉他的人,发现,同一情节,却有另外的说法,那就是站在恭亲王的立场,认为他就是个汉奸,该打该杀。

 

  然,这个龚半伦,真的带领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吗?

 

  不得不说的是,他确实给英国人做过幕僚,英法联军进京时,他也很可能正在军中。但研究者并未能从正史中发现他有如此做的明证。这是大事啊,若真有,写《清史稿》的那群人,应该会狠狠地给他记上一笔。因为,《清史稿》编纂时虽已民国,作者们却是不折不扣的遗老遗少,所站的,乃清廷的立场。

 

  那此说法,从哪里来呢?

 

  幸而现在资料容易找。《清朝野史大观》里有载,“庚申之役,英以师船入京,焚圆明园,半伦实与同往。橙(龚半伦名橙——注)单骑先入,取金玉重器而归”。

 

  而《圆明园残毁考》里亦说,“所以焚掠圆明园者,因有龚半伦为引导。半伦名橙,字珍子,为人好大言,放荡不羁,窘于京师,辗转至上海,为英领事纪室。及英兵北犯,龚为响导曰:‘清之精华在圆明园。’及京师陷,故英法兵直趋圆明园。”

 

  由以两段,似真可推出,是他带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他为何如此做?因为父亲被满人所害?因为自己本就放荡不羁——他号“半伦”,指自己连妻子都不爱,只爱一小妾,无君无父,基本不要伦常,只余小妾那半伦——若以此言之,他毫无家国观念,引兵掠烧,或许可以说得过去——他就是个流氓,在放火中得到快感?

 

  真如此吗?前面有言,正史并无此载;另外,此时距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好二十年,二十年间,外国人对中国之研究,不会连圆明园在哪里都不知道?园子占地那么大,又没建在地下,又不是秘密,凭什么他们不知道?英国人法国人都那么蠢?

 

  再者,说他取金玉重器而归,若卖了,肯定是个大富翁吧?而他晚年——他死于1870年,距园被烧整十年——却在潦倒中度过,办个葬礼都没钱,还是人家卖掉他家传的一些书才把他埋了——这像个抢了重宝的人过的日子吗?

 

  至于他与恭亲王的对话,则来自《孽海花》这部小说,不足为凭。

 

  更有趣的是,查资料过程中,发现另有一说法,本来,英法联军是要烧了故宫的,他为保护故宫,没办法,只得退而求其次,把他们引到圆明园去,从而保全了故宫。

 

  这些事,不过发生在一百五十五年前,真相却付之阙如。还是武则天厉害,树块无字碑,你们爱怎么说,怎么说去吧。

英法联军烧抢圆明园图片,是中国人带领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吗?www.westtour.net/nrsh/20170508/51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