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做一个职业打假人?揭秘职业打假人惯用手段!

生活 梦幻男人 评论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说的是天下的职位众多,而且每个职位只要你做得好都会很厉害,但您知道有个职位叫打假么?没错,在假货横行的当今,我们需要这样的人,但是这是需要技巧和勇气的,只有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才能从事这个工作。 怎么才能做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说的是天下的职位众多,而且每个职位只要你做得好都会很厉害,但您知道有个职位叫打假么?没错,在假货横行的当今,我们需要这样的人,但是这是需要技巧和勇气的,只有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才能从事这个工作。

怎么才能做一个职业打假人?揭秘职业打假人惯用手段!

  怎么才能做一个职业打假人

 

  在打假界,“元老”王海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素有“湖南王海(微博)”之称的喻晖也因打假备受关注,随之不少大假人士相继火爆起来,我们来看一下他们的打假法则。

 

  要想在“打假圈”立足,必须有自己的生存法则。

 

  熟稔法律法规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喻晖、黄平国等打假人士,对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合同法》、《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条文,能随便说出具体的条款。

怎么才能做一个职业打假人?揭秘职业打假人惯用手段!

  王海是打假群体中首个以公司打假为主的人。1996年,他创办北京大海商务顾问有限公司,随后又成立王海热线工作室。前者帮助企业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并协助执法部门取缔之,后者则为百姓提供免费咨询。

 

  被称为“新疆打假第一人”的郑郁新,2001年从单位辞职后,从事过婚姻调查、债务追讨等业务。当看到王海将个人维权上升到公司维权后,郑郁新2004年也成立了调查事务所,把知识产权保护作为公司最主要的一项业务。

 

  “个人买假索赔有其局限性,不可能成为一个长远的事业。”王海认为,成立公司后,可以抵御各种风险,也可以通过组织与组织的博弈,取得胜利。

 

  而今,王海的打假公司事业越做越大,深圳、杭州等地正在筹建新的分公司。他很满意自己现在的打假状态:靠两家不同的公司“两条腿”走路,既可赚钱,也不妨碍帮助、指导消费者打假维权。

 

  但是,目前活跃在许多城市的职业打假人,多数仍是单兵作战。

 

  多位打假维权人士告诉中新网记者,通常情况下,他们在发现“问题食品(商品)”后,首先会选择找到商场、卖家或生产厂家交涉,如果协商不成再找当地工商部门;若再未果,则采取起诉方式。

怎么才能做一个职业打假人?揭秘职业打假人惯用手段!

  喻晖的打假“风格”是:短、平、快。正规的商场超市是喻晖的主要“目标”。他发现问题商品后,若问题不普遍,会通知商场值班经理,建议他们撤柜,加强管理。

 

  反之,如该商品为品牌,销售量多面广、性质恶劣,他搜集证据后会以最快速度找到工商部门,让他们协调处理。

 

  “一味地跟商场去交涉,弄得不好就被对方扣上敲诈的帽子。”喻晖说。

 

  喻晖并不否认打假索赔能赚钱,他用“利国利民利己”来回应外界的质疑。他说,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过程中自己付出了劳动代价,赚钱也是合法所得。

 

  与喻晖相较,今年41岁的黄平国打起假来,更“生猛”一些。

 

  黄平国介绍,他购买商品后,会在第一时间将购物发票、产品包装等凭据扫描下来,快递给工商或质检等执法部门。如未在规定的时间内等到官方答复,他便起诉政府行政不作为,其后才会考虑打民事官司索赔。

 

  近年来,黄平国上百次向企业索赔,数十次状告政府部门。“较真哥”的称号由此而生。

 

  对于时下流行的“网购”打假,喻晖因为过于麻烦选择了放弃。但这丝毫未影响到黄平国的兴趣。黄说,若收到货品后发现有问题,他依旧会采取惯用的方式:向企业注册所在地的工商部门递交书面材料,让他们出具受理书和处理结果,逾期则起诉。

 

  揭秘职业打假人惯用手段!

 

  职业打假人,对于很多公司的公关部、客服部门来说,是一个恐怖的存在,职业打假人比较难对付。

怎么才能做一个职业打假人?揭秘职业打假人惯用手段!

  从厂家的角度,职业打假人的一些作为近似敲诈,令人不齿;但是从专业的角度,职业打假者提出的问题往往一针见血,正是厂家管理、生产、销售等方面的软肋所在。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食品企业公关负责人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职业打假人索赔,厂家或商家多少都会有点瑕疵,厂家只能吃哑巴亏。

 

  能让一些知名企业甘愿吃哑巴亏,职业打假人确实有一些“高明”的手段。

 

  手段一:

 

  向超市索赔,厂家被迫掏钱

 

  职业打假人周某在沈阳某连锁超市购买了多桶某品牌食用(植物)调和油,购买后该职业打假人并未找超市退货,而是向当地法院提起了民事诉讼,要求法院(1)判令超市退还其购买产品的货款;(2)判令超市赔偿其购货款10倍的赔偿金;(3)由超市承担诉讼费。

 

  在这一案例中,职业打假人没有找食用油的生产厂家,而是找超市索赔,是精心选择的结果。

怎么才能做一个职业打假人?揭秘职业打假人惯用手段!

  对于食品企业来说,超市是最重要的流通渠道之一,失去了超市,食用油企业要想成功在市场立足,几无可能。超市和厂商是紧密的利益相关方,同样应对职业打假人,超市的谈判能力和专业能力总体要比厂商弱,选择超市起诉索赔,正是“攻其必救”。

 

  面对职业打假人的投诉,超市从其自身利益考虑,要求将该产品下架。厂家多次安排人员与超市及职业打假人进行沟通,但职业打假人要求超市赔偿其相关费用才可撤诉,超市不愿意承担相关责任要求厂家进行处理,为了不影响产品的正常销售,最终厂家同意与职业打假人私了赔偿其相关费用。

 

  手段二:

 

  选择法规盲区,跟厂家打疲劳战

 

  职业打假人张某在某超市购买了90多瓶某品牌食用(植物)调和油,购买后直接向当地食药监部门举报:认为该食用调和油没有标明各配料在成品中的添加量,属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产品,要求超市赔偿其10倍货款及相关费用。

 

  食用调和油最早是由金龙鱼推向市场,1∶1∶1的广告很多人耳熟能详。食用调和油有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等多个油种,各油种在调和油中占多少比例,此前各家品牌都没有公布过,惯例是在外包装上按照含量的多少,在配料表中以先后顺序排列。

怎么才能做一个职业打假人?揭秘职业打假人惯用手段!

  近年来,一些市场的新进入者,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鲁花为了在调和油市场打开缺口,开始举起公布调和油比例的大旗,作为营销的一大杀器。

 

  但是食用调和油公布配方比例,一直没有出台国家标准,国家也没有强制要求。

 

  上述案例经过几个月的沟通,目前食药局仍未拿出自己的意见。厂家称,如果食药局做出给予职业打假人赔偿,那肯定会被厂家告敲诈勒索,食药局人员也是害怕承担责任,随后厂家协助超市向食药监部门提供了相关证明材料,同样,职业打假人对厂家的材料不予认可,坚持要求赔偿。就这样一直持续下去,食药部门仍没有拿出自己的意见,也未在双方中进行协调。

 

  手段三:

 

  抠字眼,索取“巨额”赔偿

 

  刘某在超市购买了一桶某品牌食用油,随后向当地质监部门投诉称该食用油在外包装标签中“营养成分表”一栏标注了“饱和脂肪酸”,但是没有标识“营养素参考值”,违反相关法规,要求依法立案查处不合格产品,并责令被申诉举报企业产品下架停止销售,并给予申诉举报人奖励;依法责令被申诉举报企业退回货款49.50元,并依法10倍赔偿495.00元;责令被申诉举报人赔偿申诉举报人因申诉而产生交通费、打印费、误工费、精神损失费共计12365元。

 

  厂家接到投诉后答辩称:“饱和脂肪酸”为核心营养素“脂肪”中的构成组分,该公司在“脂肪”项目下已经标注了营养素参考值,作为组分之一的“饱和脂肪酸”需要标注营养素参考值,强制性条款中并无此要求或特别说明。

怎么才能做一个职业打假人?揭秘职业打假人惯用手段!

  厂家与质监局执法人员沟通确认,产品并不存在质量和安全问题,是因标签标识引起的举报投诉,随后针对举报的问题,厂家组织专业人员与质监局执法人一起对相关的标识规定进行了详细解读,认定纯属于举报人专业知识不足,理解有误进行的举报。不过,厂家还是表示愿与当事人进行调解。

 

  手段四:

 

  抓厂家疏忽,比窦娥还冤?

 

  某职业打假人实名举报北京某商超销售的某品牌食

用油未标注质量等级,属不合格产品。超市及厂家多次与北京某主管部门沟通告知其执行的是企业标准,因该企业标准中的质量指标已严苛于国家标准的要求,故产品企业标准文本中未再实施质量分级。

 

#p#分页标题#e#

  厂家方面答辩称:“国家鼓励食品生产企业制定严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在本企业适用,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备案。”企业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制定了企业标准,但职业打假人却质疑厂家的企业标准不合格,不予认可。对此,有关部门却拿不出自己的主张,一再要求厂家继续提供相关材料,而不去质疑职业打假人如此荒诞的理由。

怎么才能做一个职业打假人?揭秘职业打假人惯用手段!www.westtour.net/nrsh/20170508/51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