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现在的人几乎都是上班族,上班就是为了挣钱,并且我们也都清楚,每个月固定时间发工资,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呢,我们个人算工资只是算我们个人的,但是公司记账却要算整个公司的员工工资,有点混乱吧,那么员工工资应该计入什么科目呢,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人几乎都是上班族,上班就是为了挣钱,并且我们也都清楚,每个月固定时间发工资,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呢,我们个人算工资只是算我们个人的,但是公司记账却要算整个公司的员工工资,有点混乱吧,那么员工工资应该计入什么科目呢,员工工资都是怎么计算的?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员工工资应该计入什么科目
计提工资时:
借:生产成本(工人工资)
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与和辅助人员工资)
管理费用(管理人员工资)
销售费用(销售人员工资)
营业费用—工资 (销售部人员)
制造费用—工资 (制造部经理人员、技术部人员)
生产成本—工资 (工人)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版权所有:
公司员工工资应通过应付职工薪酬核算。具体如下:
1、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应发工资数)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实发工资数)
其他应付款—养老/医疗等(代扣代缴金额)
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代扣代缴金额)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金额)
2、计提企业缴纳的五险一金:
借:生产成本(生产工人)
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
管理费用(管理部门)
销售费用(销售部门)
贷:其他应付款—养老/医疗等
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
3、实际交纳五险一金: 摘自:
借:其他应付款—养老/医疗等
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员工工资是怎么计算的
采用结构工资制。员工工资=基础工资+岗位工资+工龄工资+奖金+津贴1、基础工资参照当地职工平均生活水平、最低生活标准、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和各类政策性补贴确定
为避免因工资发放而引发各种不必要的纠纷和问题,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公司的正常运转,现将员工薪酬计算办法明确如下
一、 管理部门非计件人员工资: 管理部门非计件人员工作日需按时上下班,周六根据工作完成情况及部门领导安排上班,实 际出勤天数不得少于制度出勤天数=当月天数-当月双休日天数-当月法定节假日天数,如:5月份制度出勤天数=31天-8天-1天=22天。日平均工资按21.75天折算,即日平均工资=月工资/21.75。
无请假,领全额工资。
有请假
假别为婚假、丧假、产假,期间基本工资照发。
假别为病假,在规定医疗期内,病假6个月以内者,按以下标准支付病假工资:
本公司 工龄(下同)2年以下,支付本人基本工资(下同)的75%;2年以上4年以下,支付80%;4年以上6年以下,支付85%;6年以上8年以下,支付90%;8年以上,支付100%。6个月以内的病假,按请假天数扣发绩效工资。 在规定医疗期内,员工病假6个月以上者,不再支付病假工资,改发疾病救济费,其标准为本人基本工资的60%。
病假工资、疾病救济费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80%的,按最低工资标准的80%支付。
假别为工伤假,按《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假别为事假,期间无工资。 版权所有:
有旷工,扣发工作日的基本工资和当月绩效工资100元。
二生产部门非计件人员工资:
生产部门非计件人员每周六需要正常上班,实际出勤天数不得少于制度出勤天数=当月天数- 星期天的天数-法定节假日,如:5月份制度出勤天数=31天-4天-1天=26天。日平均工资按26天折算,即日平均工资=月工资/26。 请假、旷工期间工资参照管理部门非计件人员工资标准执行。
三、 管理部门、生产部门计件人员工资:
生产部门计件员工每周六需要正常上班,实际出勤天数不得少于制度出勤天数=当月天数-当月 星期天的天数-当月法定节假日天数,如:5月份制度出勤天数=31天-4天-1天=26天。工资根据计件方案核算。 请假、旷工期间工资参照管理部门非计件人员工资标准执行。
员工工资应该计入什么科目,员工工资是怎么计算的www.westtour.net/nrsh/20170509/52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