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电子洋垃圾一条街在那里?洋垃圾在中国的畸形发展

生活 梦幻男人 评论

很多人对于广州的批发市场感兴趣,因为人们都听说这里的东西便宜,尤其是电子市场,很多人都会去这里捡漏。那么在广州电子市场一条街是在哪里?其实在现在很多人把这些从国外进口的东西称之为洋垃圾,这些洋垃圾是怎么来的? 广州电子洋垃圾一条街在那里 天光

  很多人对于广州的批发市场感兴趣,因为人们都听说这里的东西便宜,尤其是电子市场,很多人都会去这里捡漏。那么在广州电子市场一条街是在哪里?其实在现在很多人把这些从国外进口的东西称之为洋垃圾,这些洋垃圾是怎么来的?

 

  广州电子洋垃圾一条街在那里

 

  “天光墟”,顾名思义就是凌晨开档,天一亮就即收档的集市,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兴盛于广州西关一带的奇特景观。 传统的天光墟主要有两种:肉菜集市和古董交易市场。

广州电子洋垃圾一条街在那里?洋垃圾在中国的畸形发展

  80后女孩凤华回忆起天光墟时说:“我很小的时候,阿嫲(奶奶)就每天都去天光墟买菜。那时我问她为什么半夜三点去买菜,她说因为便宜,而且种类还比白天的市场要多”。自此,天光墟在凤华心目中就是“早、平、多”。

 

  斗转星移,随着露天街市登堂入室,肉菜集市这种老广熟悉的天光墟已逐渐淡出。取而代之的,是近年在荔湾路崛起的电子旧货交易天光墟;它和坚守多年的古玩玉器市场一起成为广州目前的两大天光墟。

 

  天不亮就开市的天光墟到底卖些什么?是什么人在做买卖?记者发现电子旧货天光墟,从专业的电子配件到10元一台的手机,大多是来自美、日两国的洋垃圾。而每周一市的古董天光墟的货色鱼龙混杂,从几十元到上万元都有。

 

  电筒照我去寻宝

广州电子洋垃圾一条街在那里?洋垃圾在中国的畸形发展

  凌晨3点刚过,记者在天河截停了一辆出租车前往荔湾电子综合市场。司机陈师傅一听说要去天光墟,便很好奇地问:“谁会这么早去买东西啊?”

 

  彼时的广州城一片寂静,大街上人迹罕见,连开了夜班的士近十年的陈师傅都不知道天光墟的存在。不过,车刚到康王路口,就见马路上的车辆渐多,进入荔湾路,远远可见到荔湾加油站对面停满了候客的出租车和各式面包车,一派繁华景象。荔湾加油站旁边有一个牌坊,上面写着“荔湾电子综合市场”。这就是广州凌晨3点的闹市——天光墟,而此时刚到3点半,“天光墟”刚刚开市。

 

  这个天光墟就在荔湾加油站后面的一块空地,空地中央搭了些小型帐篷,每个帐篷就是一个摊位,这些帐篷周边围着更多的地摊。这里所卖的绝大多数是手表、手机、CD机、电路板,甚至显微镜、马达等各式电子旧货。

 

  这时,市场门口停了约有20辆挂着清远、汕头、东莞等地车牌的各式小货车和面包车。很多人从车上往市场里搬运货品,货物主要有三大类:各式机电设备,旧手机、MP3、相机、音响、笔记本电脑等旧电子产品;打印机、电话、传真机等办公用品。

 

  记者粗略观察,市场有约200~300个地摊。与记者一同前来的电子发烧友董先生是天光墟的常客,他介绍,这个天光墟每周五晚到周六清晨最旺,货物以旧货为主。买家除了自用型的发烧友,还有就是从这里批发进货的二手店老板。

 

  市场门口卖电筒的士多店老板告诉记者,因为光线不够,几乎每个买家都会自备电筒或在这里买个电筒再入场。从这里开始,记者就进入了一个电筒的世界。

 

  荔湾路天光墟:电子洋垃圾的集散地

广州电子洋垃圾一条街在那里?洋垃圾在中国的畸形发展

  从大众熟知的手机、手表、耳机,到内行人才懂的液压器、发动机配件;从10块钱的地摊小交易,到神秘的车内大宗交易;从电子发烧友、工厂采购人员,到二手电脑批发商……穿行的人流和形形色色交易,都涌动在这里凌晨3点到6点的夜色中。

 

  只卖300元的IPHONE

 

  在一个卖旧手机的摊点前围着十多人,其中一位中年男人看中一台二代苹果IPHONE,摊主开价是300元。中年人发现这台IPHONE不能开机,于是决定放弃。摊主这时跟记者攀谈起来,“这个东西看的人不少,但始终没有人买。这台究竟是什么东西?是手机还是相机?我一直搞不清楚”。

 

  这位摊主是个说粤语的年轻人,姓潘。他说自己来自清远,入行才一个多月,“什么都不懂,完全是个外行”。他向记者介绍了这批旧手机的来源,他说:“有老板从国外买了几个货柜的旧货,他们挑出稍微好的拿来卖,其余大部分实在不行的,则直接送到工厂里提取金属。”

 

  小潘告诉记者,这些旧手机有的被修手机的买走,用作替换零件,而比较好的就被打磨刷新当二手手机出售。除了旧手机,小潘的摊档还有几台简易胶卷相机,他说这些相机都能用,每台20元。

 

  据记者观察,小潘在20分钟内卖出了两台手机,成交价分别为10元和60元。以60元成交的是一台2006年款的三星,尚能开机,但显示屏坏了。买主向记者透露,他可以去别的摊档花上20~30元再买个同型号或类似型号的旧手机,把显示屏换上,拼好后在二手手机市场还能卖100多元。

 

  在小潘的摊档旁边,是一个卖旧音箱的摊档。摊主老陈比小潘要内行得多,也不会像小潘那样不停吆喝。记者问起老陈这些旧货的来源时,老陈一直笑而不答,最后说“其实这个场的货都差不多”。

 

  老陈卖的旧音箱以手机音箱为主,主要供索爱和诺基亚的手机使用。记者看到,有顾客要求试其中一款诺基亚手机的音箱,发现只有一边能发声,老陈嘟囔着“没理由的,这个我刚修过”。顾客换了一个调试,开价60元,最后以40元成交。据了解,同款的新货在市面上大约需要300~500元。

 

  专业发烧友淘宝也曾栽跟斗

广州电子洋垃圾一条街在那里?洋垃圾在中国的畸形发展

  和记者一起来的董先生介绍,像老陈和小潘这样的摊档,顾客多数是自用。他说,“这些货物说得不好听就是‘洋垃圾’。不过对于我们这些发烧友来说,还是有不少好货的”。不过,即使发烧友也有上当的时候。他曾花200元买过一款原价数千元的二手进口耳机,交易时觉得“赚大了”,回家一试才发现竟是国产的高仿货。

 

  除了手机、音箱这些大众产品,这个天光墟是不少无线电玩家的集市。在多个无线电论坛上,记者发现不少发烧友相约前来淘货。

 

  在一个卖旧收音机的地摊上,记者碰到了发烧友梁先生,他出25元买走了一个收音机。他说,这种日本原产的收音机,其中一个零件装到他的车载无线电台上能增强频率。梁先生来自中山,每个月总会一两次,“旧货这东西,有时候跟收藏差不多,买多几次就会上瘾,总觉哪天能用上,其实用上的不多,结果家里的垃圾就越堆越多”。

 

  在其他地摊上,记者还看到了更“专业”的设备。有个地摊卖的是手动液压装置,记者看到一位买家正在谈价钱,买家告诉记者他从东莞过来,工厂需要一批这种手动液压器装到叉车上。摊主告诉记者,这些手动液压装置并非旧货,至于为何要在天光墟摆卖,他说“这些进口的东西白天不方便摆卖嘛”。当记者问是否为了“走税”(逃税),他们并未否认这种说法。

 

  关起车门的大宗神秘交易

 

  董先生告诉记者,这里偶尔还会有二手笔记本电脑卖。据介绍,在石牌等二手笔记本市场未兴旺前,这里就是全广州二手笔记本电脑的最大集散地。不过,现在多数都是在场外私下进行大宗交易,很少再到场内摆档了。

广州电子洋垃圾一条街在那里?洋垃圾在中国的畸形发展

  在董先生的带领下,记者见识了大宗交易的经过。由于国家对进口电子垃圾监管日严,大宗交易多采取私下谈判的方式,主要是在市场外的货车和面包车内验货交易。

 

  董先生提醒记者留意货场外一辆东莞车牌面包车,记者看到一名男子走近车门,往车里递了一袋东西,车里则递出一张10元钱。两三分钟后,该名男子回来上了车,这时车中数人就打开电筒仔细验货。十多分钟后,该名男子下车。董先生告诉记者,刚才那张10元钱里夹带了字条,写着车上货品的种类和数量,车外男子若觉得合适就上车验货,确定数量后,货物再直接运到买家处。

 

  天光墟对开的天桥上有几个在聊天,记者上前攀谈得知他们来自湖南,正在等相熟的卖家,他们上周就跟卖家约好来看货,想批发些二手电子产品回去零售。

 

  记者观察发现,天光墟的买卖双方都来自全国各地,而且彼此多是“熟人”。据了解,天光墟并非完全没有管理,市场方会按摊点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并允许露天摆卖到6点,6点清场后会有另外一批摊主进驻。

 

  洋垃圾在中国的畸形发展

 

  中国因为环境问题在国际社会上饱受争议,但国际大家庭其实也在其中扮演了并不光彩的角色,这其中就包括向中国输出垃圾废料。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废旧塑料进口国,而这些废旧塑料的来源几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的发达国家。

广州电子洋垃圾一条街在那里?洋垃圾在中国的畸形发展

#p#分页标题#e#

  世界范围内的废旧塑料越洋而来,最终是在中国的大地上完成其最后的回收处理。这个过程一方面给中国地方的经济带来了发展,可同时也给这些地方的环境造成了致命的伤害。这尖锐矛盾的形成,除却中国自身的因素,更深层的原因却是全球化资本生产与消费主义强力操控的结果,而这一点又因为其极具迷惑性而不为常人所识。

 

  在美国的超市里,中国生产的廉价商品随处可见。而当这些商品经过消费之后,也许又会再次以垃圾的身份去往中国。可这些垃圾在中国所发生的一切,普通美国人其实并不了解,所以我决定带着在中国拍摄的素材去给他们看。最后,就以以下三人的观后感受作为结束:

 

  1、加州那位分拣中心的经理,看后说这跟以前中国商人给他看的照片很不一样,他必须重新考虑同中国商人的合作。

 

  2、一家著名的环境NGO成员看后,说为在中国所发生的这一切感到很难过,他们或许需要做一些工作去帮助那些塑料产区的人改善生存环境。

 

  3、加州的一位地方官员,他看完后第一句话就问政府的责任在哪里?继而说这是一些很重要的资料,将会有助于他推动美国垃圾至少是加州垃圾坐地回收的立法。

广州电子洋垃圾一条街在那里?洋垃圾在中国的畸形发展

  这里是美国加州某垃圾分拣中心。这里的垃圾在经过简单分类之后,玻璃和金属就近回收处理,而全部的废旧塑料和纸张则被卖往中国。我问为什么会去中国,他们经理回答说因为中国市场很大,更因为中国商人愿出双倍的价钱;我继续追问他是否了解这些塑料垃圾在中国的处理情况,他说不是很了解,但从中国商人出具的照片上看,感觉还好。

广州电子洋垃圾一条街在那里?洋垃圾在中国的畸形发展

  在“感觉还好”的华北某大型废旧塑料加工基地的一家小工厂里,一名工人正在分拣塑料,背上的孩子脸上落满了苍蝇。虽说是废旧塑料,可是里面也夹杂了大量的其它垃圾。用分拣工人的话说“里面什么都有”,有“女人使唤的”,也有破布烂衫臭鱼烂虾,气味非常难闻,热天尤甚。

 

  这些塑料的成分极其复杂,必须进行详细分类才能实现单类回收。不用机器就需要大量的人力,而这种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也就直接带动了当地的就业。当地很多的人要么自己开厂当了老板,要么就到厂里打工借此增加家庭的收入。这些洋垃圾的确养活了很多底层的贫苦家庭

广州电子洋垃圾一条街在那里?洋垃圾在中国的畸形发展

  塑料厂的工作又脏又累,可真正在一线的劳动者其收入却很微薄。这名女工每天的收入大概40元,这可怜的收入甚至不能支持她去医院生产,而是选择自己在工厂墙外的菜田里生下自己怀里的这个孩子。生子10天后她就开始继续干活,孩子饿了就随时在垃圾里给孩子喂奶。

广州电子洋垃圾一条街在那里?洋垃圾在中国的畸形发展

  所谓的废旧塑料回收,在中国其实绝大多数都是家庭作坊式生产。而这个产业的财富也往往只是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大部分的从业者,包括这些小厂的老板们,赚取的也只是层层盘剥后的微薄利润。就像这对年轻的夫妇,他们家自己开厂,但他们自己也得亲自干活。塑料粉碎车间的灰尘令人难以忍受,女主人描述说每次破碎完毕嗓子都疼得很。

广州电子洋垃圾一条街在那里?洋垃圾在中国的畸形发展

  中国的废旧塑料回收产业,除了存在严重的水源污染之外,更严重和可怕的是再生过程中产生的有毒烟气。绝大多数的工厂没有烟气净化设施,整个“造粒”车间烟气熏人。工人们无奈地说:“已经闻不到什么气味了,天天闻闻不出来了。”另一工厂的女主人则说现在的自己都不敢怀孕,不敢要孩子。就连几公里外的村民都说有时连窗户都不敢开。

 

广州电子洋垃圾一条街在那里?洋垃圾在中国的畸形发展www.westtour.net/nrsh/20170509/52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