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会,1981年生于山西闻喜,汉族,2005年毕业于武汉科技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现任海鑫集团董事长。 2002年1月,李兆会从父亲李海仓接手海鑫钢铁集团,担任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2003年海鑫总产值超过50亿元,上缴利税超过10亿元,为当地财政贡献3亿元。2004年
李兆会,1981年生于山西闻喜,汉族,2005年毕业于武汉科技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现任海鑫集团董事长。
2002年1月,李兆会从父亲李海仓接手海鑫钢铁集团,担任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2003年海鑫总产值超过50亿元,上缴利税超过10亿元,为当地财政贡献3亿元。2004年,海鑫完成总产值70亿元,实现利税12亿元。
2004年10月,李兆会曾出手签署了两项股权收购协议,总金额超过了6.5亿元。10月18日,以海鑫实业为平台,李兆会与中色股份达成协议,以接近6亿元的代价,分期取得后者手中的1.6亿多股民生银行股权。为此,海鑫实业付出每股3.7元的收购价格,这也是到当时为止民生银行最高的股权转让价格。同一周,李兆会又通过一家完全由其一手创立的公司,以近6000万的价格,达成了收购华冠科技21.25%股权的协议。
根据收购协议的安排,如果转让顺利,海鑫实业将分3年以现金支付收购民生银行股权款项,首期金额为1.59亿元。而在华冠科技的转让协议中则约定,股权过户7天之内,海鑫方面一次性支付现金5797万元。
2005年,在全国钢铁行业供过于求、钢铁价格不断下跌的不利形势下,李兆会带领海鑫集团广大员工依然创造出了年销售额80多亿元,净利润超过4亿元的好成绩。李兆会在2006中国富豪榜400名富豪中位列第56名,仍然是百富榜上最年轻的企业家。李兆会还是第二届全国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候选人,所在企业入围2005年度山西省民企百强。
2007年7月1日至9月30日,海鑫实业分别买进中国铝业、益民商业、华电国际、兴业银行等多只股票。
2007年10月22日,原南方证券持有银华基金21%的股权拍卖结束,海鑫集团以11.8亿元的价格拍得。注册资本1亿元的银华基金成立于2001年,原南方证券作为发起股东出资2100万元,据此计算,海鑫集团此次买入的溢价为56.19倍。2008年6月16日该股权转让事宜获得了中国证监会批准。
2010年胡润百富排名,李兆会凭借100亿元的财富排在第85位。 版权所有:
山西首富李兆会现任老婆:
李兆会跟车晓离婚后,就没有在结婚了,目前李兆会现在已经频临破产。
山西首富李兆会前妻车晓介绍:
车晓,1982年6月12日生于北京市,中国大陆女演员,北京电影学院2000级表演系毕业。
2004年出演个人首部影视作品《水兵俱乐部》。2008年出演热播剧《艰难爱情》中林雨馨一角。[1]2009年首次出演电影《非诚勿扰》,并获得第30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配角和第十九届金鸡百花电影节最佳女配角提名。
2010年1月24日,车晓与李兆会结婚,2012年初两人和平离婚。
车晓自爆离婚原因:
两年前嫁入豪门的车晓,前段时间车晓已与山西富豪离婚,而有传车晓传言说离婚后的车晓获分夫家3亿家产。近日车晓做客某杂志的采访谈起前夫以及3亿分手费,车晓袒露心声:“走到最后,我们唯一剩下的就是回忆,如果还要非常赤裸地去争去要,我觉得之前的所有一切都没有意义了。我不是这样的人。”
车晓袒露心声 走到最后只剩下回忆
高达3亿人民币的分手费成为车晓接受某杂志采访无法回避的话题。据悉,车晓曾反复琢磨后才决定发条微博澄清“3亿分手费”的传闻:“对方的家产是人家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我不要”。但仍有网友好奇,表示男方会不会主动给,对此,车晓表示:“我解释一下,你看有没有道理。走到最后,我们唯一剩下的就是回忆,如果还要非常赤裸地去争去要,我觉得之前的所有一切都没有意义了。我不是这样的人。”
离婚原因 外界猜测聚少离多性格不合导致分手
对于车晓离婚,外界猜测聚少离多、性格不合是两人婚姻破裂的主要原因。不过随即有知情人表示,作为山西巨富的李家相当传统,在车晓嫁入家门后,一直希望她尽快给家族添男丁。另据知情人透露,“车晓在婚后曾传出怀孕的消息,但是后来孩子并未保住。”2010年,婚后受访的车晓曾表示自己要全心冲事业,暂时不考虑生孩子,并称自己还没有做好当妈准备,“生孩子是件大事,得想好,造一个小生命,你要对他负责。我现在还没想好牺牲自己干这么一事,但我一定会干,早晚的事。”
3亿分手费 :人家打下的江山 我不要
有媒体报道,车晓在离婚后分得了3亿家产,有网友评论说,按结婚15个月算笔账,平均每秒车晓就赚了7.7元。对此车晓回应称:“主流媒体本应是值得信赖的公众媒体,3亿分手费?!小编辑是自己想发财想疯了吧,你知不知道你们这样捏造我可以告你哎……”在声明中,车晓直言:“夫妻不成我们还是朋友,对方家产是人家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我不要”。 版权所有:
李兆会现状分析:
近日,钢铁豪门富二代李兆会执掌的海鑫钢厂陷入破产传闻,有消息称,山西最大的民营钢企海鑫钢铁资金链出现问题,因逾期贷款30亿元而陷入危机。海鑫的危机被指因富二代老板李兆会乃败家子所致,不过,巨人网络董事长史玉柱却力挺称,银行抽贷40亿,导致海鑫流动性出问题;15%贷款利息,导致其负担较重。对于对八零后年轻实业家,社会要包容。
海鑫钢铁陷破产传闻
生于1981年的钢铁豪门富二代,昔日山西省最年轻首富,如今却30亿元债务
缠身,这是山西最大民营钢铁企业海鑫钢铁掌门人李兆会的过山车人生。近日,媒体消息称,山西最大的民营钢企海鑫钢铁因逾期贷款30亿元而陷入危机。
据网易财经称,3月7日,铁矿石、煤炭和焦炭期货,黑色金属产业链上的三大品种齐齐跌停,业内人士分析,当天市场关于“山西某钢厂因资金链断裂而停产,江苏钢厂收到银行口头通知称信贷将缩减20%”的传闻,加剧了市场恐慌情绪。而该传闻中的“山西某钢厂”指的就是位于山西运城的海鑫钢厂。
日前,海鑫钢厂多座高炉出现焖炉停产,该钢厂的不少协议户因收不到货产生了恐慌情绪,而市场也出现了该钢厂倒闭、破产的传闻。
有媒体3月19日引述钢铁行业消息人士指出,山西海鑫钢铁上周出现30亿元人民币贷款逾期的情况,目前严重亏损,拖欠工人工资数个月。多座高炉已经停产,现在钢铁已经不外卖,生产的只是偿还以前的欠货。海鑫资金链出现问题,估计又要重组,现在当地政府已经介入。据悉,3月11日闻喜县委书记张汪尤曾率队到海鑫钢铁进行调研。
不过,据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3月21日报道,从多名海鑫钢铁工人处获悉,目前海鑫钢铁大部分高炉仍在停产状态,仅有一个高炉和一条生产线在少量生产,但大部分工人并未放假,仍在正常上班。
值得说明的是,海鑫钢厂对于山西钢铁圈内人士而言,是一家有机会问鼎头号民营钢企的钢厂。但在2003年,时任海鑫集团董事长、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的李海仓被枪杀身亡,其子李兆会接手后却无心钢铁生意,错失了钢铁业发展良机,甚至于现在海鑫钢厂深陷资金断链、破产传闻。
此外,有消息称,上周未该钢厂未偿还逾期银行贷款。据FT中文网报道,上周,民营的海鑫钢铁未能偿还逾期银行贷款,这起违约的冲击波远远超出了当地经济的地盘,海鑫在当地深陷一个所谓“三角债务”和影子银行活动的蛛网。
中国的钢厂正在艰难应对严重产能过剩、沉重的债务负担以及趋软的市场。有人估计,中国一半以上的钢厂处于亏损状态。
据网易财经援引山西钢铁圈内人士的话表示,从2011年起,海鑫钢厂就陆续出现拖欠工人工资的事情,海鑫钢厂现任当家李兆会对钢厂生意不感兴趣,主要是在玩金融,把资金抽出来做别的,钢厂方面的资金主要是靠“拆东墙补西墙”来操作,所以经常拖欠工人工资,老板本人常年不在钢厂内办公,“这两年因为打了款不发货,很多贸易商都不愿意和他合作”。“这次钢铁行业行情不好,可能影响了其他方面的操作,资金一下子紧张”,这次海鑫钢厂的资金缺口可能比较大,由此引发了生产的不稳定。
该人士还称,“这家钢厂以前有成为头号民营钢厂的底气”,李海仓生前,海鑫钢厂的产量在国内民营钢企中排名前列,“在上海都能看到他家的货,并且当时山西还没有晋钢和长治这些钢厂,发展环境很好”,“但是李兆会接手后,2003年至2008年的钢厂大投资时期,这家钢厂没有投资更换设备,产能逐渐落后,现在用的都是一些老设备老生产线”。当地政府此前曾尝试主导山西其他钢厂重组海鑫,但是没钢厂愿意接手,“因为都是一些老设备”。
海鑫不在中国前30大钢厂之列,因此官员们可能有信心认为,让该集团关门既足以警告市场,又不致构成任何系统性风险。
但钢铁交易商担心,海鑫深陷三角债务,牵涉多家煤炭供应商和其他公司。海鑫是一家信用担保公司的牵头投资者,该信用担保公司还有其他地方民营企业作为投资者,其业务是收费担保其他公司的债务。
信用担保公司理论上应当保持足够的资本金,能够应付多起违约,但实际上很少有信用担保公司能够应对一波接一波的不良贷款。2012年,华东城市杭州附近的地方政府和银行向62家公司提供过桥贷款,使这些公司能够维持运营——原因是置身于一个互惠贷款担保蛛网中心的一家房地产开发商崩溃。
海鑫的问题早已引发各种警示信号。当地银行监管机构12月在一份报告中警告,各银行不要向已经从多家银行借款的钢厂放贷。该报告特别提到海鑫,这是一个不寻常的公开羞辱之举。中国农业银行(AgBank)两年前就责令当地分行停止向海鑫放贷。
必和必拓(BHP Billiton)在大约18个月前对该公司切断了铁矿石供应。
海鑫在环保方面的表现也多次受到指责,这使该公司在中国新近发起的向污染“宣战”的运动中成为靶子。
#p#分页标题#e#与债务(包括自己的债务和他人的债务)的斗争已困扰海鑫多年。2003年,一个负债累累的老同学用猎枪打死海鑫的创始人李海仓,原因是李海仓拒绝支付一笔土地交易中被要求支付的款项。他的儿子、时年22岁的李兆会削短自己的朋克发型,开始管理业务。
李兆会很快就遇上了中国政府旨在强行整合钢铁行业的政策。
到了去年夏天,李兆会的选择范围不断收窄。土地记录显示,他出售了一家矿业子公司以筹措现金,但那还不够。
这起违约的消息被一些中国钢铁交易商列为本周全球铁矿石市场出现震荡的原因之一。铁矿石价格已跌至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位。
史玉柱力挺富二代
据媒体引述一位了解海鑫集团渊源的原冶金部领导观点称,海鑫的危机并不是钢铁市场低迷,在他看来海鑫老板这个富二代并没有把心思用在事业经营商,而是买飞机、娶演员,就是一败家子。
据新京报称,2014年3月20日,巨人网络董事长史玉柱称,海鑫钢铁的生产工艺和品种并不落后,钢铁业务目前还盈利。银行抽贷40亿,导致其流动性出问题;15%贷款利息,导致其负担较重。政府和社会,应鼓励海鑫钢铁继续正常生产,而不是落井下石。“对八零后年轻实业家,社会还是要包容。对其上万名工人,大家还是要爱护”。
因投资多家金融机构,李兆会曾位列中国金融富豪榜第九位,在资本市场上,李兆会还结识了万向少帅鲁伟鼎和大佬史玉柱。
李、鲁二人结成新贵盟军,合力攻城拔寨。在民生人寿一役,李兆会暗度陈仓援手鲁伟鼎;在二级市场上,二人更是主导了多笔交易。
不过,与鲁伟鼎掌控多家上市公司打造万向系不同,李兆会完全是一个财务投资者。
2013年,李兆会与大佬史玉柱合作,二者包揽了辽宁成大投入新疆宝明油页岩综合开发利用的18亿定增项目。
李兆会爱搞资本
根据公开资料,海鑫钢铁位于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成立于1987年,是一家以钢铁为主业,集资源、金融、地产、儿童教育等行(产)业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具备560万吨铁、600万吨钢、260万吨建材、260万吨板坯、220万吨热轧板卷的产能,为山西省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
2003年海鑫钢铁创始人李海仓被枪杀身亡,其子李兆会年仅22岁接班上位成为豪门少帅。接班后的李兆会并不热爱钢铁实业
李海仓给儿子李兆会留下了多笔财富,一个当时全国排名前列的钢厂,一份资产几十亿的家业,还有一个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的“显赫资本”。
据媒体称,海鑫钢铁的规模在国内钢厂中虽然只能排在中游,但其老板的知名度却不逊业内大佬。
此外,李兆会与女明星车晓结婚两年后于2012年离婚,因“女明星嫁人豪门被弃”而被当时媒体广泛关注,当时有报道称车晓离婚获三亿元。
10年时间,海鑫的钢铁生意日渐没落,但在钢铁圈之外,李兆会却“玩”的风生水起,成为山西最年轻的首富。入股民生银行、民生人寿、银华基金、兴业证券、山西证券拓展金融版图;买入中国铝业、益民商业、兴业银行、鲁能泰山等多家上市公司股票,赚一笔就跑; 经过多轮投资套现,2008年李兆会以125亿元资产登顶山西首富,并成为最年轻的首富。
李兆会曾多次入选胡润百富榜,被称为最年轻的山西首富。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称,与父亲李海仓不同,海归派的李兆会很少和政府打交道。闻喜县委宣传部一位官员曾对媒体如此表示,“我们县长曾经想拜访李兆会,最后都没有成行。李兆会自从接手海鑫以来每年露面的次数屈指可数。”
据悉,李兆会常年呆在上海、北京而很少待在闻喜,他有专属的私人飞机,每次来闻喜县都将飞机降落在运城的机场,因此外人很难知道他的行踪。
而除了政商关系冷漠,海鑫钢铁与当地企业的关系也大不如前。
调查发现,2005年之前,海鑫与山西三维、山西关铝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都关系密切,签订了互保协议,为对方的融资提供担保,但2005年之后就几乎没有了这种合作。
李兆会在资本市场的运作主要以山西海鑫实业为平台。李兆会持有闻喜惠天实业有限公司90%的股权,闻喜惠天实业持有海鑫钢铁集团89.3%的股权,海鑫钢铁集团持有山西海鑫实业90.93%的股权。通过这个链条,李兆会将家族资产掌握在手中。
李兆会在资本市场上最令人称道的,是2004年11月,海鑫旗下的山西海鑫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5.9亿元的价格,受让中色股份所持民生银行1.6亿股,成为民生银行的第十大股东。
2007年的胡润百富榜中,李兆会因持股民生银行身家飙升至85亿元,排名第78位,身家较2006年暴涨了112%,并成为最年轻的山西首富。
然而据一位海鑫内部人士透露,这起投资的功劳主要不在李兆会,而在其父亲李海仓。
这是李兆会迄今为止最成功的投资,海鑫实业在2007上半年的牛市高点,抛售了手中民生银行近1亿股,套现超过10亿元。
李海仓生前担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而民生银行最初的“背景”就是工商联,李海仓曾担任民生银行董事。而海鑫目前重要的一块资产——民生人寿,同样具有工商联“背景”。
据悉,民生人寿是保监会直管的7家全国性保险公司之一,2002年由全国工商联牵头组建成立,当时前三大股东分别为万向财务有限公司、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及海鑫钢铁。
经过多次股权变动后,海鑫钢铁仍然持有民生人寿13.15%的股权,位列第四大股东。
2004年11月,李兆会旗下的海博鑫惠,从黑龙江富华集团手中获得华冠科技(后改名为万向德农)21.5%股权,从而成为该公司第二大股东。
一年半之后,海博鑫惠将全部3293.75万股出清,获利700多万。2007年李兆会则三次大手笔购买拟上市公司股权,8月以2.15亿元的出价购得山西证券3.84%股权;10月参与兴业证券增资扩股,以1.03亿元认购了6871万股;11月又以11.8亿元高价竞拍购得银华基金21%股权。
除了民生人寿之外,李兆会已将所购买的公司股权悉数卖出,但收益远远低于民生银行。
以银华基金的股权为例,2012年西南证券收购这部分股份作价11.8亿元,5年时间,李兆会并未有盈利。
其后,李兆会又先后在资本市场买入中国铝业、益民商业、兴业银行、鲁能泰山等多家上市公司股票,快进快出,也并无特别亮眼的成绩。
虽然李兆会在资本市场上玩的风生水起,但海鑫钢铁却并未获得长足发展。
谈及海鑫钢铁,曾有山西钢铁圈人士如此感叹:“海鑫本来有希望成为沙钢,坐上中国民营钢厂的第一把交椅”。
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李海仓时代,海鑫钢铁资产总额达40.36亿元,净利润4.13亿元,在国内民营钢企中排名前列;2004年海鑫钢铁还曾以纳税22756万元位列中国私营企业纳税百强榜榜首;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70.14亿元,净利润2.13亿元。
之后,海鑫钢铁每况愈下。
版权所有:
山西首富李兆会现任老婆,山西首富李兆会现任妻子www.westtour.net/nrsh/20170509/56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