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7战斗机是为网络流传中国新一代的战斗轰炸机,被外国媒体多次报道,许多国外媒体猜测歼-17是中国对俄罗斯苏-34的逆向研究版本,使用内部弹仓降低雷达反射,提高隐形。 实际上歼-17的机号悬空,亦从来无任何证据证明歼-17的计划或者其战斗机实体存在。只
歼-17战斗机是为网络流传中国新一代的战斗轰炸机,被外国媒体多次报道,许多国外媒体猜测歼-17是中国对俄罗斯苏-34的逆向研究版本,使用内部弹仓降低雷达反射,提高隐形。
实际上歼-17的机号悬空,亦从来无任何证据证明歼-17的计划或者其战斗机实体存在。只有1998年中国在珠海航展上发布视频里面出现了相似于苏34的风洞模型实验视频。
中国战斗机正式研制编号从歼-5开始,如计划取消或其他原因会存在悬空编号,以等待后续计划重用或直接停用编号。因此在两个已使用的编号之间的存在的悬空编号就会引起人们的猜测,歼-17就是一个悬空编号,没有任何确切的官方证据证明歼-17的计划或者其战斗机实体存在。
出于百科的严谨性,在该型战斗机确切证据出现之前,请勿相信没有明确可靠来源的战斗机数据性能等等。
美公开中国歼17战机照片:
中国歼17战机图片:
隐身轰炸机:
J-17属于隐身轰炸机。
隐形轰炸机首先由美国研制成功,在借鉴了德国Ho-229无尾飞翼战略轰炸机的基础上,美国洛克韦尔公司研制的B─IB型变后掠翼战略轰炸机是世界上第一种具有部分 “隐形”功能的轰炸机。在战场上的隐形功能往往可以做到高效率的偷袭。为战略提供优势条件。是现代轰炸机发展的方向之一。
1977年,“冷战”仍酣。为了能隐秘突入苏联领空,寻找并摧毁苏军的机动型洲际弹道核导弹发射架和纵深内的其它重要战略目标,美国空军提出要制造一种新型战略轰炸机,要求它能够避开对方严密的对空雷达探测网,潜入敌方纵深,以80%的成功率完成任务。为此,空军拟制出了“军刀穿透者”计划,把隐身技术的应用列入了具体议事日程。由于洛克希德公司不久前提交的样机受到好评,空军便将生产F—117A隐身战斗机的合同交给了这家公司。随着隐身战斗机的投产,美国国防部和国会要人也开始接受了“隐身轰炸矾”这一概念,并于1979正式批准了空军提出的研制这种飞机的申请报告。次年,美国空军就研制“先进战略突防飞机(ASPA)”进行了公开招标,诺斯罗普公司提出的方案得到了首肯。随后,美国空军把该机的研制项目正式定名为“先进技术轰炸机(ATB)",—这就是B—2隐形战略轰炸机的最初名称。
在80年代的最初几年中,B—2的设计经历了几次大的更改。比如,在1984年,就对飞机主翼的设计进行了重大改动,因为空军不仅要求飞机能从高空突入,而且还要能超低空突防,从而带来了提高飞机升力、增强机械结构强度、进一步降低其雷达反射截面等一系列问题,使飞机的设计历经数年才得以定型。 原文:
1988年4月20日,美国空军首次展示了一幅B—2飞机的手绘外形彩图,世界为之一震,航空界人士和众多的军用飞机爱好者无不对其独特的外形而啧啧称奇。同年11月22日,编号为AV—1的B—2原型轰炸机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一时成为美国公众争相一睹的怪物,世界各国的军事刊物也争相对它加以报道。但此后,B—2再次销声匿迹长达数年。这期间,它经历了军方进行的多次秘密试飞和严格检验,生产厂家不得不根据空军方面提出的种种意见和各种苛刻要求不断进行设计修改。在历时整整5年之后,1993年12月17日,美国空军终于推出了第一架B—2A型飞机。首批服役
1997年4月2日,首批6架B—2A隐形轰炸机正式在美国空军服役,另外15架也将按计划陆续交付部队使用。
装备B-2隐形轰炸机的第1支部队是第509轰炸机联队的第393中队,已经装备了8架第20批的飞机,具备了初步作战能力。
B-2轰炸机最初是作为核武器运载飞机设计的,其基本的武器是B83和B61核炸弹。最大载弹量为22700kg(50000lb)。也可以挂载近距攻击导弹、GPS辅助制导炸弹、联合直接攻击弹药、联合防区外攻击导弹和MK82等常规炸弹等各种武器。型号以及相关数据
B-2轰炸机细分为三种型号。
“布洛克10”型,最多能携带16枚B-83型核炸弹和16枚MK84型常规炸弹,巡航速度0. 8马赫,升限19240米,航程11675公里,进行一次空中加油则航程超过18500公里;
“布洛克20”型,最多能携带16枚B-61核炸弹,有携带防空区外对地攻击导弹的能力,还可携带36枚集束炸弹及16枚全球定位系统(GPS)辅助制导的炸弹,并具有某些自动完成飞行任务的能力;
“布洛克30”型,最多能携带80枚MK80炸弹、36枚M117炸弹、80枚MK62炸弹、16枚联合正面攻击炸弹,还可携带8枚防空区外攻击导弹,具有全自动完成飞行任务的能力。
原文:美公开中国歼17战机照片,中国歼17战机图片www.westtour.net/nrsh/20170509/56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