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文化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并且汉语也是世界上公认的最难学的语言之一,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的汉字真的是太多,意思范围太广了,很多时候就连中国人自己也会被他的意思给弄混了。 应该说理清思路还是厘清思路 黎晖 6月3日18:51发帖:6月3日19版《浙江
中国的文化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并且汉语也是世界上公认的最难学的语言之一,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的汉字真的是太多,意思范围太广了,很多时候就连中国人自己也会被他的意思给弄混了。
应该说理清思路还是厘清思路
“黎晖 ”6月3日18:51发帖:6月3日19版《浙江钢构老总溺亡 4.7亿债务浮出水面》,“基本只有卢立强本人才能真正厘清具体的资金流情况”中,这里的“厘清”应该是“理清”。
编辑回复:这里的“厘清”没错。根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厘”,除了大家熟悉的作为计量单位外,还有一个意思,就是作为动词,有“整理、治理”的意思。这个意思带有文言色彩,可以组成“厘定”、“厘正(订正)”等词。因此“厘清”就是“整理清楚”的意思。
理清工作思路,抓住工作主线,是一个对情况进行分析、综合、思考和调整的过程。这实际上就是在梳理思路。思路一旦理清了,文章各部分的内容会忽然间动起来,反之,如若思路都没理清,就根本无法读懂一篇文章。 理清思路也是培养理解与概括
这里如果改为“理清”则不准确。“理清”一般用于有条理的事物,比如“理清头绪”、“理清思路”等。“厘清”的支配对象往往是“关系”、“原则”、“任务”等。在“厘清”之前,人们或许对某个问题或现象没有分辨得很清楚,“厘清”之后,往往就划分了某种界限,使得某问题或现象的性质等得以分明地呈现出来。
厘清与理清有什么区别?
2015年1月13日11版《那盏照亮中国的马灯》文中,第五部分第5段“……在俯瞰与眺望中发现真相、理清真知,在由宏入微的分析中辩证、发展、联系地探求真理……”。
2015年1月29日6版《用政治干部“好样子”提升政治工作威信》文中,第2段最后一句“要拓宽胸怀和视野,理清自己与组织、自己与官兵、自己与权力的关系,怀着感恩待人、怀着公心处事……”。
2015年3月15日5版《强化战略规划,为融合发展打造有力引擎》文中,第三部分第2段“……明确军地有关部门在战略规划工作中的行为规范,切实理清责、权、利关系”。
以上例句中的“理清”应改为“厘清”。《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厘”的解释为:(书)整理;治理,如厘定。“厘清”的解释为:(动词)梳理清楚,如厘清二者关系。“理”的解释为:物质组织的条纹;纹理,如木理。管理;办理,如理财。(动词)整理;使整齐,如理发。
虽然“厘”和“理”都有“整理、治理”的意思,但二者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厘”侧重于使事物分开、剥离。厘清的支配对象往往是“关系”“原则”“任务”。在“厘清”之前,人们或许对某个问题或现象没有分辨得很清楚,“厘清”之后,往往就划分了某种界限,使得某问题或现象的性质等得以分明地呈现出来。而“理清”一般用于有条理的事物,如“理清思路”“理清头绪”。
应该说理清思路还是厘清思路,厘清与理清有什么区别?www.westtour.net/nrsh/20170509/56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