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我国出现过不少的民族英雄,他们为了国家的安全,不怕牺牲,英勇顽强,可以说正是这些英雄才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和平生活。邓世昌是清末北洋水师的将领,在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打算与敌人同归于尽,但最后背炮弹击中牺牲,享年45岁,邓世昌牺牲后,
自古以来,我国出现过不少的民族英雄,他们为了国家的安全,不怕牺牲,英勇顽强,可以说正是这些英雄才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和平生活。邓世昌是清末北洋水师的将领,在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打算与敌人同归于尽,但最后背炮弹击中牺牲,享年45岁,邓世昌牺牲后,被追封为太子少保衔。
邓世昌是不是民族英雄?
民族英雄是指维护国家领土、领海、领空主权完整,保障国家安全,维护人民利益及民族尊严,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献出宝贵生命和作出杰出贡献的仁人志士。近代的民族英雄主要是指在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中法战争、抗击八国联军、中俄战争、抗日战争中作出重大牺牲的国家栋梁和民族精英。邓世昌是北洋水师致远舰的管制,在黄海海战中率致远舰攻击日军,被鱼雷击中不幸丧生,年仅45岁,所以他是民族英雄,而且他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牺牲的中方将领中职位最高的。
自古以来,牺牲在战场上,一直是爱国军人引以自豪的志向。特别是那些明知死 邓世昌(梯口双手合抱者)在致远号
在眼前仍勇敢赴难的人,更令人崇敬。在中日甲午海战中牺牲的邓世昌就是这样的人。
邓世昌是我国最早的一批海军军官中的一个,是清朝北洋舰队中“致远”号的舰长。他有强烈的爱国心,常对士兵们说::“人谁无死?但愿我们死得其所,死得值!”1894年,中国和日本之间爆发了甲午战争。邓世昌多次表示:如果在海上和日舰相遇,遇到危险,我就和它同沉大海!
1894年9月17日,日本舰队突然袭击中国舰队,一场海战打响了,这就是黄海大战。战中,担任指挥的旗舰被击伤,大旗被击落,邓世昌立即下令在自己的舰上升起旗帜,吸引住敌舰。他指挥的致远号在战斗中最英勇,前后火炮一齐开火,连连击中日舰。日舰包围过来,致远号受了重伤,开始倾斜,炮弹也打光了。邓世昌感到最后时刻到了,对部下说:“我们就是死,也要死出中国海军的威风,报国的时刻到了!”他下令开足马力向日舰吉野号冲过去,要和它同归于尽,这大无畏的气概把日本人吓呆了。
这时,一发炮弹不幸击中“致远”舰的鱼雷发射管,使管内鱼雷发生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200 多名官兵大部分牺牲。邓世昌坠身入海,随从抛给他救生圈,他执意不接,爱犬“太阳”飞速游来,衔住他的衣服,使他无法下沉。可他见部下都没有生还,狠了狠心,将爱犬按入水中,一起沉入碧波,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享年45岁。
邓世昌现在还有后代吗?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挽联是光绪帝闻听邓世昌战死后,悲愤之下为纪念邓世昌所作。邓世昌指挥“致远”舰的惊世一撞,成就了一位民族英雄,也成为军人的万世楷模。邓世昌殉国之后,其后人的生活随着历史的变迁而沉浮,邓氏后裔既为邓世昌而自豪,亦曾因为邓世昌而遭遇命运的不公。
邓世昌有三子五女,后人众多,为了给族人树立一个做人标准,邓世昌曾留下了“正直、爱国、为民”的遗训。邓氏后人中,也不乏爱国爱民之辈。
邓世昌长子邓浩洪,世袭一品,并曾投效广东水师,在看到清末朝廷的昏庸腐败后,便与其三弟邓浩乾一起辞官,经营起了家传的茶庄生意。后来邓浩洪积极支持辛亥革命,曾为国民革命军捐钱捐物。邓浩乾是遗腹子,为邓世昌偏房所生,曾在民国海军部供职。
邓世昌的第三代中,长子邓浩洪之子邓小鹏继承了祖父的个性,这点在其女儿邓立英的回忆中也很鲜明:“父亲为人很耿直,经常会说起曾祖父的事情,很佩服曾祖父的正义感。”
邓小鹏早年毕业于上海的一个教会学校,成年后在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任职。抗日战争爆发后,邓家位于上海的房屋被炸成一片瓦砾,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也被日军控制,邓小鹏愤而离职。
在抗战胜利前的八年间,邓家只能靠变卖家产度日。1960年年底,在接受《新民晚报》采访时,对于邓世昌存世文物为何很少的问题,邓小鹏曾这样回答:“日本人控制上海的时期,凡是牵涉到抗日的东西,一律不能公开露面,我们家住在虹口,日本人监察很严,一把剑也要埋在地下,最后很多旧物就散失殆尽了。”
在可查询的资料中,如今邓世昌在大陆的直系后裔,只有其曾孙女邓立英与邓立庄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