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看朝鲜金正恩,朝鲜金正恩跟中国关系?朝鲜更讨厌中国闹翻脸,或许事出有因? 原文: 媒体透露,朝鲜领导人金正恩近日发表感谢各国吊唁金正日的信函不包括中国在内,引发国内舆论各种猜测。仔细检查金正日逝世之后中朝双方相关事件,有几个细节或许会
中国如何看朝鲜金正恩,朝鲜金正恩跟中国关系?朝鲜更讨厌中国闹翻脸,或许事出有因?
原文:
媒体透露,朝鲜领导人金正恩近日发表感谢各国吊唁金正日的信函不包括中国在内,引发国内舆论各种猜测。仔细检查金正日逝世之后中朝双方相关事件,有几个细节或许会对解开内幕有所帮助。
版权所有:
一、中国吊唁金正日如同例行公事。金正日逝世之后,从表面上看,中国领导人第一时间发出唁电,表示支持金正恩的领导,中国领导人分三个批次,九大常委都前往朝鲜驻华大使馆吊唁,但只要认真对照当年金日成逝世之后,中国领导人的吊唁形式和规格加以比较,不难看出,基本是照抄照搬,了无新意,就连唁电电文的内容几乎都基本一致,对金正日这样一位极有个性的领导人的评价并无任何特别溢美之处,这必将给本来就敏感脆弱的朝鲜政治神经以相当的刺激。 原文:
摘自:
朝鲜中央通讯社3月4日提供的照片显示,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右)近日视察朝韩边境的板门店。新华社发
摘自:
二、中朝关系中固有的潜流。朝鲜前叛逃领导人黄长烨在回忆录中指出,“朝鲜更讨厌中国”,特别是中韩两国建交之后,朝鲜私下指斥中国党为“修正主义”,两国高层交流一度中断,中朝边境局势一直紧张。1994年7月8日金日成逝世,举行葬礼当天,北京天安门、新华门、人民大会堂、外交部下半旗致哀,邓小平甚至罕见地专门致电哀悼。但1997年2月19日中国最高领导人邓小平逝世后,朝鲜却并没有为邓小平降半旗,内中原因,不言而喻。
三、金正日逝世中国虽为密友但并未降半旗。因为邓小平逝世,朝鲜没有为之降半旗,所以,金正日逝世,尽管联合国根据《旗典》例行公事为他降半旗表示哀悼,但中国政府援邓小平逝世朝鲜未降半旗之成例,也没有给金正日降半旗,这和同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古巴政府宣布为金正日哀悼三天、降半旗三天,形成鲜明的对比。 摘自:
摘自:
四、中国政府一直在庇护金正恩同父异母的哥哥、金正日的长子金正男。据媒体报道,金正日逝世后,金正男曾回到平壤参加金正日葬礼,但此前,金正男一直对朝鲜内政包括三代世袭颇有微辞,并曾公开表示反对,金正男和金正恩虽为亲兄弟,但金正男表示,他们却从未见过面,这说明他们关系不是一般的不密切,简直就是形同陌路,甚至不排除因各自母亲的缘故有某些敌对情绪。中国对金正男的态度,特别是近期之表现,金正恩肯定会心存不满。 版权所有:
原文:
五、中韩关系对金正恩政权的负面影响。金正日逝世后,韩国李明博政反应极为拙劣。本来,按照儒家传统,死者为大,韩国李明博政府本可以安排隆重吊唁,以缓和南北关系,但他却反其道而为,严重伤害了金正恩以及朝鲜人民的感情,引发整个北朝鲜的强烈抗议,这对于朝鲜南北关系不啻雪上加霜。而金正日逝世之后不久,2012年1月9日,中国政府却邀请韩国总统李明博访华,又加之今年是中韩建交二十周年。朝鲜方面、金正恩领导集体的内心感受可想而知。
原文:
摘自:
版权所有:
原文:
金正恩 版权所有:
摘自:
综合上述细节,此次金正恩发表感谢各国吊唁金正日的信函不包括中国在内,或许是在情理之中。不过,朝鲜政府历来行事惯于超越常规,不排除事后单独向中国表示,也未可知。即便如此,金正恩也还是达到了目的,那就是,第一时间不感谢,给你个下马威,或者说让你好好想想,然后再和你修好,变简单为复杂,从而在外交中掌握主动权,以达到朝鲜一贯的反对的所谓“事大主义”的原则立场,更显示金正恩外交的“独立自主性”。
摘自:
摘自:
中央得知朝鲜真相大惊:金正恩冒险向中国摊牌了 版权所有:
版权所有:
日本媒体3月13日披露了一份内部文件,该文件记录了去年12月31日金正恩对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干部所作的“训话”。日本《每日新闻》指出,这是金正恩的内部谈话首次浮出水面。金正恩强调要严守金正日的遗训,称“要一字不差、寸步不让、无条件地完成(遗训),这是我坚定的决心”。其中,他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列为最重要任务,认为“解决粮食问题已成为最迫切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金正恩要求劳动党不应采取带来剧变的政策,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应该分多个阶段完成”。
摘自:
原文:
摘自:
这张朝鲜中央通讯社3月15日提供的照片显示,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前)近日指导了朝鲜人民军陆海空三军联合打击训练。新华社/朝中社
版权所有:
穷则生变,实际上朝鲜要想真正实现政治稳定,民生是头号重要的问题,金正恩很明白朝鲜人不会永远饿着肚子拥护他。光靠宣传的愚民政策是不行的。日本媒体报道称:已故金日成主席诞辰一百周年(太阳节)即将来临,国内各界越发期待民众生活得到改善,金正恩告诫“不可做类似‘太阳节以后,人民生活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这样的宣传”。这一点倒是可以看出金正恩务实的一面。但是如何解决粮食供应问题是摆在金正恩面前的难题,朝美北京会谈之后,美国答应对朝鲜进行粮食援助,但随后美国又声明整个援助过程将是漫长的,看来吃亏上当多次的美国这次不想再轻易抛出使朝鲜弃核的诱饵了。
摘自:
原文:
从韩国紧咬脱北者问题不放来看,朝鲜国内对现状的不满情绪的确已经高涨。这对刚刚掌权并力求政权稳固的金正恩是个严峻的考验。他承认生活艰难引起了民众的不满之声,同时指出:“不应对这些不满之声贴上‘厌恶我国制度的苗头’的标签,不应对这些人采取法律措施。”这实质是对其父越穷越光荣的高压政策的切实颠 覆。政治上的安抚减压是必要的先行措施用来缓和矛盾,关键还是要从经济振兴着手从根本上解决温饱问题。朝鲜解决粮食问题有三条途径,一是中美韩的外援,但现实证明不想弃核仅靠玩政治手腕索取根本不是长久之计;二是丰产自给,这么多年来已经证明是不可能的;三是开放市场发展经济,然后从国际市场买入粮食实现自给。
摘自:
摘自:
那么金正恩对待改革开放的态度到底是什么?据日本媒体透露:金正恩表达了与其父金正日一致的看法,明确指示“不要使用‘开放’”一词,称“要将我们自己的社会主义路线坚持到底”。笔者认为这只是表面上的文字游戏。其父金正日生前主政期间对于中国这个巨人兄弟改革开放的成果饶有兴趣,多次参观访问中国重要工业基地城市。与韩国搞得开城工业特区以及中朝罗先特区项目,都应该是金正日经济改革思想的试点(类似于中国深圳的模式)。而这些思想在金正日病后并确立金正恩为接班人之后应该都会传达给金正恩。金正恩指出,朝鲜一直承受国际社会的压力和制裁,要求干部转变思想、加强胆识、高瞻远瞩。他强调了积极起用人才的重要性,说只要是有利于获得外汇和促进企业发展的人才,只要不反体制,就应不拘一格任用。他认为,必须增加外汇持有、提高生产效率,才能重建经济。
摘自:
-
原文:
版权所有:
今年1月以来朝鲜派出近千名经贸干部和技术人员前往中国进修,这是金正恩按能力选人才标准的反映。重视人才培养把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这不都是跟身边这个中国老师学的嘛。金正恩高调保持前两代先军政治的思想不变也是对目前席卷阿拉伯世界的民主旋风的有效应对,同时要践行其父后期在经济改革方面未了的思想政策。笔者认为金正恩根据目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可选择的最稳妥的经济改革和促进方式,就是同中国在经济上的紧密合作,从而中朝的罗先特区项目最终将完全取代韩朝的开城工业园区项目。战略上中朝是各取所需,但这也是韩国战略观察家此前最担心的事,就是中国对朝鲜从军事安全捆绑到经济体系捆绑的战略转变。
版权所有:
摘自:
金正恩亲美反华欲统一半岛:中国恐失东北屏障! 版权所有:
#p#分页标题#e#朝鲜新一代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以不到30岁的年龄,成为现今世界上最年轻的一国领袖。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朝鲜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制度,一直是世界瞩目的焦点,其中以朝鲜核问题为主。朝鲜,其国家建设模式主要以苏联为经验,注重军事重工业的发展,而轻工业和农业发展不足,人民生活水平不高,加上“先军政治”,导致朝鲜饥荒不断,“脱北者”就是主要代表。朝鲜的粮荒已经成为金家王朝统治的隐患,金正恩已经意识到此点,停核换粮也因此而生。
版权所有:
朝鲜,为什么不向中国或俄罗斯寻求帮助,而转向美国?中国人民通过朝鲜战争,与朝鲜结成伟大友谊,朝鲜也是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战略缓冲带,无论从国家利益,还是人民感情,中国都应该积极支持朝鲜,是这样吗。显然,不是这样。随着时间的流逝,加上朝鲜刻意的宣传教育,淡化中国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的巨大作用,加上其类似“闭关锁国”的政策,是中朝“民间”关系迅速淡化。
中国也不需要一个强大的朝鲜,只要维持其稳定即可。至于俄罗斯,其前身苏联一直是朝鲜依靠的对象,从苏联换取武器技术和经济援助,解体后,俄罗斯显然不愿意在背上这个大包袱,对朝鲜的援助从此停止。这种情况,朝鲜方面肯定能明白,从金正恩上台的一系列动作可以看出,其志不小。朝鲜用停核换取美国援助,不单单因为国内粮食危机(也可能为以后大动作准备),也是金正恩对美国的试探(与以后对美国政策)。 版权所有:
朝鲜为什么要“先军政治”,拥有绝对数量的军队?朝鲜军人,在总人口比例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虽然现代战争人数的要求降低,但也不容忽视。其庞大的军力,不仅是维护整个国家的稳定,也是一种“害怕”心里:害怕的对象不仅仅是美国,还有背后的两个大国。金正恩,是一个年轻的有能力的领导人,他绝对不会希望维持现状,其肯定谋求朝鲜的真正“独立”,统一整个朝鲜半岛一定会成为其目标之一。
版权所有:
朝鲜,夹杂几个大国之间,成为国际博弈的工具,其停核换粮的动作,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意识到了危险。朝鲜,还维持其家族统治的原因,还是几国平衡的原因,说句话,还是中国对美国的影响。但从中国近来对外问题的“态度”,及国际形势:美国及西方在世界博弈中已站上风,即使中俄联盟也只是勉强自保而已,朝鲜不想成为第二个阿富汗,第二个利比亚,第二个伊拉克。。。。朝鲜,要想在国际中更好的存在下去,与美国的合作是不可避免的,即使是敌对状态。金正恩,一定会知道,紧靠一味的高压统治,并不是一个家族长期统治的基础,“变化”一定要有,趋利避害,是每个国家或人本能选择。 摘自:
版权所有:
朝鲜在风云多变的国际上怎么适应?近年来,国际冲突或战争频繁,使每个国家都认识到自身实力的重要性,第三次世界大战也许已为时不晚,都应做到积极准备,尤其以中国和美国为主。中国在中美交锋中不断落入下风,可以肯定一定会加深朝鲜的危机感,不能肯定朝鲜一定会跟随中国的脚步,也有可能投入美国的怀抱。朝鲜停核换粮,是金正恩第一次对美国的试探,也许是在看在朝美之间存在的合作空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朝鲜真正的“革命者”还有几人,谁希望丧失统治权,战争是每个人不想看到的,这就是和平的代价。
摘自:
版权所有:
金正恩是一个“年轻”的领导者,从小在国外接受教育,其思想难以捉摸,加上年轻人总有冲动的时候,敢放手一搏,其潜在危险已经存在。中国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绝不应该放松对超朝鲜的警惕,屏障不容有失。 原文:
中国如何看朝鲜金正恩,朝鲜金正恩跟中国关系www.westtour.net/nrsh/20170507/47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