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新华社快讯,美国总统奥巴马2011年5月1日在白宫宣布 ,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已经被美国军方击毙。 美国东部时间晚上11点36分,美国新闻电视台直播了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进行的有关本拉登被打死的讲话。他在讲话一开始就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新华社快讯,美国总统奥巴马2011年5月1日在白宫宣布 ,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已经被美国军方击毙。 美国东部时间晚上11点36分,美国新闻电视台直播了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进行的有关本拉登被打死的讲话。他在讲话一开始就说,他要宣布,美国的军方已经把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外的一所房间当中打死。美国媒体报道说巴方的情报人参与了有关的行动。另外,奥巴马的讲话中透露出来的信息是,去年8月份美国CIA等情报人员已经得到消息说本拉登很可能已经跨过边界从阿富汗到巴基斯坦;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得到的消息是本拉登在巴基斯坦的腹地;后来的信息是,他就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上周得到的消息是各方情报都已经准备好可以进行行动了。 奥巴马说他是在美国当地时间5月1日下令实施正式的逮捕行动的,有开火,但没有美国方面的人员受伤。现在美方已经控制有本拉登的尸体。 美国其他一些媒体报道也强调,有巴基斯坦安全人员在2日证实,本拉登在一次高度机密的特别行动当中被打死,但是没有透露具体的一些细节。另外从美国媒体的电视画面可以看到,白宫外有一些等待听奥巴马讲话的人也发出欢呼。据当地记者报道,开始有30、40人,现在有上百人,据说要达到上千人。因为是在当地时间深夜,据说大部分欢呼的人是离白宫只有几个街区的乔治华盛顿大学的学生。
奥萨马·本·拉登(1957-2011),通称为本·拉登或本·拉丹,是基地组织的首领,现被指为美国2001年“9·11”袭击事件的幕后总策划人,并被放在美国联邦调查局通缉名单的首位,被广泛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通缉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本·拉登一直被普遍认为藏身于阿富汗与巴基斯坦边境一带。2011年5月1日晚,美国官员表示本·拉登已经死亡,美当局已经找到他的尸体。 版权所有:
拉登为何不得罪中国:
拉登不是中国人,也从未履践中土。他的前半生在沙特国闷声发大财,后半生则散财舍命反苏反美。他看似与中国没什么关系,实则源远流长,纠葛难解,其中的恩怨情仇,可谓剪不断理还乱。
那么拉登与中国究竟是什么关系?两方都为对方做了什么?该如何看待和评价这种关系?
总的来看,拉登与中国的关系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在前半阶段,也就是在1989年苏联军队撤出阿富汗之前,中国对拉登等抗苏力量坚定支持。双方进行了长期的良好合作。就像美国及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对拉登等抗苏力量所做的一样。
中国在此阶段之所以支持拉登等力量,一方面,拉登这时还不是恐怖分子;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拉登等势力坚决抗苏,与当时中国的外交战略契合,双方合作具有坚实的基础和充沛的动力。
1949年后,中国的外交战略几经变化。先是"一边倒",即完全倒向苏联老大哥一边(正式说法是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50年代后期,老二哥与老大哥翻脸成仇。双方相互对骂为修正主义和左倾冒险主义。随着中国越来越趋向极左,外交战略也由"一边倒"调整为"四面出击"。即与绝大部分国家对着干。文革中甚至提出了"打倒帝修反"的口号,全称是打倒帝国主义(西方发达国家)、修正主义(苏联东欧等国家)和各国反动派。实际上就是与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为敌。为了强调其重要性,甚至在农村的墙壁上都到处刷上了"打倒帝修反"(笔者当年在插队时,就曾奉命亲手刷过这样的标语)。随着意识形态之争的莫名发烧,中苏国家关系不断紧张,迅速滑向了战争的边缘,并在珍宝岛发生了多次流血冲突。双方在中苏中蒙边界长期屯兵百万尖锐对峙,苏联甚至想对中国实施核打击。1969年10月,为预防苏军突袭,中国发布了"一号战备动员令",将许多重要机关和人员从北京疏散到了各地。中国的国家安全受到了空前严重的威胁。苏联成了中国最主要最危险的敌人。
内外交困和中苏矛盾的激化,迫使中国不得不调整外交战略,由"四面出击"改变为"一条线",即试图建立一条反对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的国际统一战线。反对苏联成为中国当时最为优先的考虑,谁反苏谁就是中国的朋友,中国就加以团结和支持。中国外交由意识形态主导,初步变为由国家利益主导。其后果是从70年代初开始,中国与美、日等许多国家的敌对关系得到了改善,并陆续实现了正常化。1979年苏军入侵并占领了阿富汗,中国深感到西北的安全威胁加大,因而更为积极地寻求同盟力量,以便抗衡苏联。
苏联入侵阿富汗后,世界各地众多的穆斯林抛家别子,奔赴阿富汗前线进行抗苏的"圣战",拉登就是他们之中财大气粗的坚定一员。开始时,拉登创建了名为"服务营"的组织,招募志愿者为"圣战者"提供后勤支援。后来,他领导一批士兵,亲身参与了许多军事行动,包括围攻贾拉拉巴德的著名战役。此役使拉登名声鹊起,他在战斗中获得了一支著名的AK-47自动步枪,此后终生携带作为纪念。 1988年,在"服务营"的基础上,拉登建立了"基地"军事大本营及训练营地,其力量与影响不断增加。拉登身边的许多激进人士则大多成了基地组织的骨干成员。
苏军侵占阿富汗,激起了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公愤。他们共同抵制了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美国等西方国家和一些阿拉伯国家,则对包括拉登等"圣战者"在内的抗苏力量提供了有力的直接援助。为了反对共同的敌人,中国也抵制了1980年的奥运会(使中国正式参加奥运会推迟了4年),也对阿富汗境内包括拉登在内的反苏力量给予了积极有效的支持。当时,中国为包括拉登在内的抗苏游击队提供了大量武器。与美国的复杂武器相比,中国武器简单实用,更易为阿富汗农民所掌握使用,因而大受欢迎。于是,由美国和沙特出钱,让阿拉伯国家向中国购买枪枝弹药,再转送给"圣战者",巴基斯坦则出人指导训练。由此,中国的军火出口在数量上迈上了一个大的台阶。此外,来自中国耐劳耐寒的骡子和毛驴则驮着枪炮给养,跟随游击队跋涉于阿富汗蜿蜒崎岖的山路上,为抗苏斗争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可以说,在这个阶段,为了抗苏这个共同目标,中国、美国及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积极支持包括拉登在内的抗苏力量。或者说,这些力量都受惠于中美巴等国家的大力协助。
1989年,苏军撤出阿富汗。拉登返回沙特的家乡。在此后的5年多,拉登与中国没有任何关系。然而这段时间发生的一些事情,却使拉登大为震惊,并使其人生轨迹发生了转折,由一个反苏英雄和沙特富翁,变成了反美斗士和国际恐怖主义大亨。
1990年伊拉克侵占科威特时,沙特国王法赫德拒绝了拉登利用基地组织召集抗苏老兵对抗萨达姆的请求,转而向美国求援。对于50万美国大兵的军靴踏上沙特神圣土地这一事实,拉登根本无法接受。于是,深受刺激的拉登便开始暴力反沙特和反美。不久后他前往也门和苏丹,支持各种激进人士从事反美活动。1994年他的沙特国籍被剥夺。1996年,拉登被苏丹驱逐,回到了当时被塔利班刚刚控制的阿富汗,这是他最后一个公开的避难所。
拉登重返阿富汗后,与中国的关系进入了后半阶段。在这个阶段,两者关系由过去事实上的合作,变成了此时公开的敌对。
拉登属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派中最为激进的势力,他的政治理想有两大原则,一是穆斯林的土地不能由"外人占领"。他力主犹太人撤出巴勒斯坦,美军撤出沙特,西班牙退出安达卢西亚,俄国撤出车臣等北高加索地区,印度撤出克什米尔,中国"撤出新疆"等等。二是建立严格按照伊斯兰基本教义行事的"美好社会"。为实现其理想,他在1996年返回阿富汗后,与塔利班密切合作,在塔利班管辖区设立了数十个恐怖分子训练营,招募、吸纳和培训来自世界各地的恐怖分子。这些恐怖分子在训练营学会各种从事恐怖活动的技能后,回到原来国家从事分裂和恐怖活动,这其中的许多人,是来自中国以"疆独"为目标的分裂和恐怖分子。
中国"疆独"势力的活动由来已久,但以前大多是在境外,行动分散,规模、能力和影响都很有限,不成气候。90年代初,苏联解体和中亚各国独立,这些国家内部都出现了过渡时期的社会紊乱,宗教、民族等极端主义势力乘机冒头。这给"疆独"分裂势力以很大鼓舞,也给其膨胀带来了外在机遇。但在中国境内的"疆独"势力内部,却存在组织涣散、经费短缺、行动能力有限、境内外协调不力等诸多困扰,亟需有人加以扶持。而热衷于输出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拉登,从其政治理想出发,认为基地组织同疆独是天然盟友,全力支持疆独责无旁贷。于是,拉登与疆独两者一拍即合。1997年,也就是拉登重返阿富汗一年后,疆独诸多派别中势力最大、最为激进的"东伊运"(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在阿富汗成立,其主席兼任"基地"组织顾问。疆独势力的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拉登的基地组织为疆独主要是"东突"分裂恐怖势力,提供了大量的活动经费和物资援助,如武器弹药、交通工具、通讯设备等。更为关键的是,自1997年起,基地组织在阿富汗训练营地培训新疆籍恐怖分子,送往阿富汗战场进行实战锻炼,然后再派遣回新疆进行恐怖活动。曾先后有来自10个"东突"分裂组织的1000多名骨干分子,在基地组织设在阿富汗坎大哈、马扎里沙里夫、霍斯特、呼苏提等地的恐怖主义训练营中,接受过诸如爆炸、暗杀、绑架、投毒、纵火等恐怖技能训练。这些人受训后,有的被秘密派遣回中国境内发展恐怖组织,策划从事恐怖活动;有的加入阿富汗塔利班和基地组织;有的则参与了俄罗斯车臣恐怖势力和中亚地区的恐怖活动。在塔利班军队中,就曾出现过由"东伊运"分子组成的"中国营",全部由来自新疆的约320名恐怖分子组成。
#p#分页标题#e#
得到拉登大力支持的疆独分裂势力,恐怖能量与影响力大大增加(见附录),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他们在新疆实施暴力恐怖案件250多起,造成造成162人丧生,440多人受伤和大量公私财产被毁,严重影响了新疆的稳定,也威胁到了中国的国家安全。
面对疆独势力咄咄逼人的挑战,中国政府一方面在境内加大反恐力度,另一方面则加强反恐的国际合作。中国与俄罗斯和中亚国家,利用上海合作组织这个平台,共同加大了对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这三股势力的打击力度,通过了相应的重要文件,举行了多次反恐联合演习。中国还加强了与美国的反恐合作。9.11事件后,这种合作出现了一个深入展开的新局面。中方提供的有关情报信息对美国的反恐行动发挥了重要作用。反恐合作是中美两国的合作关系中,成效最为显著的领域之一。中国认为"恐怖主义是国际社会公敌。中国也是恐怖主义的受害者。中国历来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并积极参加国际反恐斗争",这个说法是比较符合事实的。
回顾梳理拉登与中国的关系,可以看出:两者关系的前半阶段,即1979年至1990年,拉登是中国的朋友,是中国团结、支持的对象。为了反对苏联这个当时的主要敌人,中国、美国等国共同支持拉登等力量;在拉登与中国关系的后半阶段,即1996年以后,拉登支持疆独分裂势力,威胁到了中国的稳定、安全和领土完整,成了中国的敌人,是中国打击的对象。为了反对拉登为代表的恐怖势力,中国与美国俄罗斯等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
对中国来说,拉登迅速由友变敌,中国的对策也随之变化。但这些变化却是以一个不变的基础作为支撑的,那就是中国的国家利益。这种以国家利益而不是以意识形态作为基准,来看待和处理与拉登关系,来处理与美国俄罗斯等国关系。无疑是实事求是的,是正确的,应予充分肯定。
总之,看待和评价拉登与中国的关系,必须坚定地站在中国的立场上,以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和民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基本出发点,以确保中国的国家利益为根本原则。在反恐特别在打击拉登及基地组织问题上,中国与美国、俄罗斯和中亚等国家,有着共同的重大利益。拉登不仅是美国的敌人,也中国的敌人。拉登的毙命和基地组织的没落,不仅符合美国的利益,也符合中国、俄罗斯等深受恐怖威胁国家的利益。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一些人对拉登的赞颂,对拉登毙命的惋惜、哀痛,是一种莫名其妙的情绪化反应,是意识形态的偏见在作祟,是与中国的国家利益相悖的,可以说是拜观音错进夫子庙,清明节哭错了坟头。
摘自:
中国人应该怎么看待拉登之死
晚些时候得知,美国称击毙奥斯马·本·拉登,网上还说也门基地成员证实了这一消息。一时间,广播电视全面报道和分析,论坛和微波更是热闹。
有人说,一个外国人的死于中国人何事?有人说,拉登对美国的反抗为中国赢得了十年的和平时期。还有人说,拉登一死,美国有精力对付中国,我们举世严峻……
当然,中国人自然有中国人的立场,每个人也有每个人的角度。广义而言,拉登之死不会为我们的生活凭添麻烦,物价不会因此再涨,油价也没听说因此再上调,房价也是一片安静。安逸和各自关照让我们无暇关注更多,哪怕是我们的邻居和同命的兄弟。
阿富汗也会,伊拉克也罢,亦或是利比亚,虽然地缘各有远近,但在美国强权势力下,我们和他们都是被边缘化和敌对的“难友”。美国强权推行世界有两项文明是最大的拦路虎:儒家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儒家文明以中国为甚,而日本韩国之流早已归顺,加之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形态的不同更加剧了这种对立。伊斯兰文明主要集中在阿拉伯地区,土耳其、沙特自不必多虑,阿富汗、伊朗等成了最大的“钉子户”。
二战以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和大棒金元左右的政治体系让美国多年来一直成为事实上的世界霸主,“第三世界”国家虽然怨声载道,但终究是敢怒不敢言,真正对美国采取实质性打击的寥寥无几,在上核力量的互相制衡,美国甚嚣其上地在世界上管了这家,管那家。
管,不是光动嘴动笔的,武力打击、经济制裁也是家长便饭。以阿拉伯世界为例,美国可是没少下功夫,缺资源了,下手!跟我扎刺了,下手!多年来的各种打击给阿拉伯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文明的冲击。美国还在国际舆论上大肆贬损伊斯兰教,在私下里派遣传播基督教的传教士,甚至还组织人编纂了一部臆造的“经典”,遭到了全世界穆斯林的坚决抵制……
拉登的反抗行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与其他国家不同,除了反击外,还直接打击到美国本土,知道了惊世的“9·11”事件。这可了不得了,民主的美国哪见过这个,楼倒屋塌,死伤无数,十年后回忆起来,另一党的总统奥巴马还用了催人泪下的言辞:餐桌旁空空如也的椅子;失去父母的儿童们;再也无法体会孩子拥抱的父母们。将近3000名市民离开了我们,同时在我们心中留下巨大空洞。看来超级大国也是有血有肉,有情的思想为何想象不到阿富汗的餐桌旁的血迹,伊拉克孤儿的沦落?
拉登不顾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不顾原子弹的存在,悍然发动反击行为,在道义上为全世界受到压迫和威胁的国家和人民树立了反抗的大旗,他表明受压迫的人民有权利和义务奋起反抗,霸权大国不是不可撼动的!在美国话语权垄断世界的今天,这样的树立没有引起更多的响应,人们关注拉登更多的出于旁观者的角度。如今,拉登已死,我们再次用如此,和加倍如此的眼神去审视拉登,似乎只是为了娱乐界多了些谈资。
不过,不要忘记,唇亡齿寒,在我们无视身边人命运的同时,我们自己的命运也在一步步走向威胁。或许若干个拉登之后,就是我们身边的你或者我的被击毙成为下一个媒体和娱乐界关注的焦点。
诚然拉登的政权在我们看来可圈可点,一向反对干涉别国内政的我们又有什么权利大肆评说,并由此得出恐怖主义云云结论的荒唐之举呢?关注拉登,不是无关痛痒,是对道义和正义的正视,是我们民族良知尚存的觉醒和呼吸,鲁迅笔下看杀的中国人不应该再是我们这一代人了!
拉登为何不得罪中国,拉登不敢惹中国的原因www.westtour.net/nrsh/20170508/48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