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公款吃喝的规定,公款送礼吃喝整治方案

生活 梦幻男人 评论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这里所说的国家工作人员与前述贪污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这里所说的国家工作人员与前述贪污罪中国家工作人员的内涵、外延基本相同。同样具有特定性和公务(职务)性。

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受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l.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5千元至1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

2.挪用公款数额在一万元至3万元以上,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 的;

3.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一万元至3万元以上,超过3 个月未还的。

各省级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上述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既包括挪用者本人使用,也包括给他人使用。多次挪用公款不还的,挪用公款数额累计计算;多次挪用公款并以后次挪用的公款归还前次挪用的公款,挪用公款数额以案发时未还的数额认定。 挪用公款给其他个人使用的案件,使用人与挪用人共谋,指使或者参与策划取得挪用款的,对使用人以挪用公款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责任 原文:

禁止公款吃喝的规定,公款送礼吃喝整治方案

禁止公款吃喝的规定:

关于禁止用公款吃喝玩乐的规定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精神,以及省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现就禁止用公款吃喝玩乐问题重申并作出如下规定:

 

  一、严格执行禁止用公款吃喝玩乐的有关规定

 

  (一)公务接待内宾,原则上在内部宾馆或招待所安排食宿,并严格遵守食宿接待标准,不准超标准接待。凡要求往豪华宾馆的,住宿费用自付。

 

  (二)党政机关工作人员除陪同上级和外省、市人员到企业、农村、街道等基层单位参观、考察工作可按有关规定陪餐外,一律不准接受这些基层单位的宴请。

 

  (三)领导干部下基层要轻车简从,不搞层层陪同,不得超标准安排用餐;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到农村基层进行公务活动,不准用公款在社会上的营业性饭店用餐。

 

  (四)元旦、春节期间,党政机关之间不搞相互走访拜年活动。

 

  二、严禁利用举办会议、庆典礼仪活动用公款吃喝玩乐和发放纪念品

 

  (一)坚持节俭从简的原则,尽量减少各种庆典礼仪活动。必要的庆典礼仪活动要报上一级主管部门批准,不得讲排场、摆阔气、铺张浪费,不得借召开会议、举办活动名义发放纪念品。未经所在单位组织安排,各级领导干部不得参加各类庆典礼仪活动,不准接受主办单位赠送的纪念品,更不准索要礼品或纪念品。对无法拒收的礼品、纪念品要按规定及时登记、上交。

 

  (二)坚持务实、节俭、高效的原则,严格控制会议数量、规模、会期和费用开支,严格执行市委、市政府每月中旬无会议制度。禁止巧立名目召开各种轮流做东的联谊性会议。严禁组织召开各类没有实质内容的研讨会、学习班等,各级领导干部不得借机用公款大吃大喝,搞公款旅游。

 

  三、严禁用公款到高消费娱乐所场进行娱乐活动

 

  国家公职人员不准用公款获取或收取馈赠的各种形式的俱乐部会员资格和高消费娱乐场所的使用券;不准利用职权或工作之便,到营业性娱乐场所、参与用公款支付的高消费娱乐活动;不准节假日用公车外出旅游或用公款参加民间协会或社团自发组织的体育比赛、健身等活动;严禁到下属单位或基层单位报销应由个人支付的各种费用。

 

  四、严肃纪律,加强作风建设

 

  各级党组织要开展经常性的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思想教育,使全体党员和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群众观念。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党政一把手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带头执行本规定。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职能部门要根据本规定,加强专项检查监督,发现好的典型要及时总结经验,加以推广;对违反规定者要严肃查处,追究责任。

公款送礼吃喝整治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和中央《关于开展“四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加强制度建设的通知》精神,确保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决定从现在起到9月底在全市开展“公款送礼、公款吃喝”专项整治活动。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要求,聚焦“四风”问题,大力整治“公款送礼、公款吃喝”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鲜明的态度、坚定的决心、持续有力的措施,深化作风建设。

 

  二、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公款送礼、公款吃喝”专项整治活动,规范公款使用、严格控减公务支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厉行节约、依法行政、廉洁从政,树立为民务实清廉意识,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重点整治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公款送礼。在公务活动中赠送或接受礼品、礼金,各种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和纪念品、土特产;在节日期间用公款购买赠送烟花爆竹、烟酒、花卉、购物卡等节礼;索取、接受或以借为名占用管理和服务对象以及其他与行使职权有关的单位或个人的财物。

 

  (二)公款吃喝。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接受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上级机关、单位接受下级机关、单位、企业的宴请;各级机关部门之间相互宴请;违反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超陪餐人数安排工作餐,提供鱼翅、燕窝等高档菜肴和用野生保护动物制作的菜肴,提供香烟和高档酒水,使用“农家乐”、私人会所、高消费餐饮场所;其他违反规定用公款大吃大喝行为。

 

  (三)奢侈浪费。滥发补助、津贴,年底突击花钱;违反规定到风景名胜区举办会议和活动;超标准接待,无公函接待,违反规定组织迎送和安排陪同、住宿、警卫和车辆;利用职权或职务影响,借婚丧嫁娶、子女上学、乔迁新居、庆生祝寿等事宜,大操大办、奢侈浪费、借机敛财、违反财经纪律;组织与公务活动无关的参观;组织到营业性娱乐、健身场所活动;用公款报销或者支付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以及其他违反接待经费管理规定的行为。

 

  三、方法步骤

 

  开展“公款送礼、公款吃喝”专项整治活动,重点要抓好学习动员、自查自纠、监督检查、总结提高四个环节,四个环节要有机结合,贯穿专项整治活动的全过程。

 

  (一)学习动员

 

  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本《方案》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抓好学习宣传和思想发动,周密安排部署。要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中央、省、市有关规定精神,了解掌握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的部署要求,促使党员、干部自觉遵守厉行节约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

 

  (二)自查自纠

 

  各级各部门要根据专项整治活动的目标要求开展自查自纠,深入查摆本单位在“公款送礼、公款吃喝”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查摆出的问题,建立台账、深挖根源、及时整改。

 

  (三)监督检查

 

  1、专项督查。组织对各级各部门宣传动员、自查自纠等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指导、督促各部门、各单位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工作。

 

  2、明察暗访。抽调人员组成专门检查组,对各级各部门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等情况,进行不打招呼、不定时间、不定路线的明察暗访,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节假日期间增加明察暗访频次。

 

  3、财务检查。按照分级负责、下管一级的原则,组织财务和审计部门,加大对各级各部门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的审计、检查力度,依法处理、督促整改发现的问题,并及时报告重点检查结果。

 

  4、群众监督。充分发挥市长热线、纪检监察机关12388投诉举报热线、政风行风热线、网络问政平台和“廉政监督岗”作用,24小时值班受理群众举报投诉,接受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评判。

 

  (四)总结提高

 

  各级各部门要对本单位专项整治活动情况进行汇总梳理,按照边查边改、即查即改的要求,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同时制定完善监督检查和内部管理等工作制度,巩固专项整治活动的成果,形成常态化、规范化机制。活动结束后,将专项整治活动形成总结报告,上报到市作风办。

 

  四、组织领导

 

  (一)落实责任分工。市“公款吃喝、公款送礼”专项整治活动由市纪委监察局牵头,有关职能部门要积极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合力。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执行,按照“谁分管、谁负责”的要求,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专项整治活动取得实效。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也要成立工作机构,负责本地区、本部门的专项整治工作。

 

#p#分页标题#e#

  (二)营造浓厚氛围。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利用信息、简报、公示栏和政府网站等方式不断强化对本部门单位党员干部的宣传引导;各级宣传部门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台、电台、网络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总结推广专项整治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同时,注重曝光典型问题,发挥警示教育作用,营造专项整治浓厚氛围。

 

  (三)严肃责任追究。对监督检查和群众投诉中发现的违反厉行节约规定的突出问题,以及查摆整改不力的部门单位,严肃问责。对有禁不止、顶风违纪的,点名道姓通报曝光,从重从严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对问题严重的,追究党组织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纪检组)的监督责任,将通报问责情况与年底考核奖惩挂钩。

 


禁止公款吃喝的规定,公款送礼吃喝整治方案www.westtour.net/nrsh/20170508/48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