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名将左权的女儿,左权将军的儿子简历

生活 梦幻男人 评论

根据北青报记者获得的月历名册显示,该名册援引何应钦上将《日军侵华八年抗战史》的信息,列出的抗战殉国将领共计268人,其中,在国军少将部分,左权位列其中。 根据公开资料,抗日战争爆发后,左权历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他协助指挥

根据北青报记者获得的月历名册显示,该名册援引何应钦上将《日军侵华八年抗战史》的信息,列出的抗战“殉国将领”共计268人,其中,在“国军少将”部分,左权位列其中。

 

根据公开资料,抗日战争爆发后,左权历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他协助指挥八路军,取得了百团大战等许多战役、战斗的胜利。

 

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左权指挥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不幸壮烈殉国,年仅37岁。为纪念左权,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决定将辽县改名为左权县。

 

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教授刘维开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台湾军方邀请众多专家逐一进行讨论,左权列入其中并不是一个困难的决定。

 

不过,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多名大陆专家表示在看到左权名字时“眼前一亮”,因为此前台湾方面并没有类似的做法。台湾“中央社”也报道称,这在台湾引发了讨论。

 

台湾军方强调左权抗日贡献

 

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台湾军方强调左权虽加入共产党,但是在对日抗战期间为“国军”牺牲,这是历史真相。

 

刘维开告诉北青报记者,近年来,两岸对抗日战争历史的认识有一些变化。但是,就台湾方面而言,基本的原则是被编入国民革命军的才可以被认定是“殉国”。

 

不过,也有为抗日牺牲的新四军最高将领并未列入月历名册。例如,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杰出指挥员、军事家彭雪枫并未列入其中。他是抗日战争中新四军牺牲的最高将领之一。对此,台防务部门表示,“勇士国魂月历”主要以对日作战阵亡的将领为主,彭雪枫的情况和这次主题不是很契合。 原文:

抗日名将左权:

左权(1905.3.15 - 1942.5.25),字孳麟,号叔仁,曾用名左纪权。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的高级将领。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赴苏联学习;1934年参加长征。1936年任红一军团代理军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他协助指挥八路军,粉碎日伪军“扫荡”,取得了百团大战等许多战役、战斗的胜利。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左权指挥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不幸壮烈殉国,年仅37岁。周恩来称他“足以为党之模范”,朱德赞誉他是“中国军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为纪念左权,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决定将辽县改名为左权县。1946年,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决定在河北省邯郸市为其修建晋冀鲁豫烈士陵园。1950年10月21日,其灵柩被安葬于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1940年8月,八路军发动了“百团大战”,前后历时四个月,大小作战1800次,共歼灭日军20000余人,打得日寇闻风丧胆。遭受重创的日军不甘心失败,随后收拾残部,重整旗鼓,向八路军发动猛烈攻击。1942年5月,日军调集各路重兵,开始大规模的进攻太行、太岳地区,同时又秘密派出两个精锐连队,化妆成八路军的模样,骗过了沿途的军民,深入太行腹地。

5月22日晚,八路军发现敌情。当机立断命令主力部队快速开拔,跳出敌人的重兵包围圈,到外线作战。主力开拔后,日军利用先进的电讯情报技术,搜寻密集向外发送电话、电报讯号的中心,发现了八路军总部所在地,立即调集重兵包围。而此时,那支冒牌的八路军,在我方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正悄悄的向八路军逼近。

5月23日,八路军总部得到了的情报,发现了来犯之敌。此时形势已万分危急,数十倍的敌军精锐正疯狂的扑来,而八路军总部多为文职干部,大多没有实战经验。敌众我寡,总部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分散突围。24日晚,总部机关趁黑突围,连夜突破敌人三道封锁线,次日凌晨再次遭到日军重兵包围。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不顾个人安危,坚决要求断后,在掩护总部领导骨干成功突围后,左权不幸被敌炮击中,壮烈牺牲。

左权的子女介绍:

抗日名将左权的女儿,左权将军的儿子简历


左权将军一家
左权的后代:左权(1905.3.15-1942.5.25),字孳麟,号叔仁,曾用名左纪权。左权是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的高级将领。你们,左权将军的后代是谁呢?左权将军有儿子吗?左权将军的女儿叫什么?现状如何?这还得从左权将军的简历说起。
左权简介: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他协助指挥八路军,粉碎日伪军“扫荡”,取得了百团大战等许多战役、战斗的胜利。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左权指挥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不幸壮烈殉国,年仅37岁。周恩来称他“足以为党之模范”,朱德赞誉他是“中国军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为纪念左权,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决定将辽县改名为左权县。 摘自:
左权的后代:左权的女儿左太北简介
左权的后代左太北:1939年4月16日,左权、刘志兰在八路军总部潞城北村结婚。不久,刘志兰怀孕,早期反应很厉害。当时她住在北方局妇委,左权每天傍晚都抽空骑马从总部驻地去看她,一直持续两个多月,这在行伍出身的高级将领中实不多见。总部和北方局机关的男同志都知道参谋长“爱老婆”,女同志都羡慕刘志兰有个体贴的丈夫。婚后一年,刘志兰就为年已35岁的左权生下了宝贝女儿左太北。左权将妻女接回总部,夜里亲自起身为女儿换尿布,做得比刘志兰还细致。
当时刘伯承的儿子是39年生的,叫刘太行,后来彭德怀就说伯承儿子叫太行,你就叫太北吧。因为那个地区叫太北区,当时兴起地名。
左权惟一的孩子左太北,虽然和父亲分别时不足百天,不到二岁时父亲就殉国了,但父亲在她心里的形象却极为清晰。左权的后代左太北二年级时,就写了作文《我的爸爸》。文中说:“我的爸爸是左权,他是抗战时期八路军副参谋长。1942年5月25日,爸爸在山西辽县麻田十字岭与日寇激战时壮烈殉国。我为有这样的好爸爸自豪,我要向爸爸学习,做党的好孩子!”
太北大学毕业后,左权的后代左太北曾在部队科研院所工作,后一直在军工部门做计划工作。 摘自:
解放后,左权的养子(由左权母亲做主将左权兄长的男孩过继给左权为子)来京找到刘志兰,刘志兰亦精心照料,把孩子送进中国人民大学。左权老家有事,都找刘志兰,刘志兰都尽心负责地办好。在乡亲们心中,刘志兰永远是左家的媳妇。太北结婚后,为纪念父亲,给第一个孩子(女孩)起名“左湘”,刘志兰非常高兴。在左湘2岁时,她接孙女到身边亲自抚养,一直到孩子6岁该上学了,她才将孩子送回太北身边。此后,她每月都要给太北寄钱,抚养左权将军的第三代。
左权的后代左太北简介:左太北,1940年5月生于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八路军总部,原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与刘志兰唯一的女儿,(因出生地武乡,是太行山的一部分,叫太北区。彭德怀以刘伯承的孩子叫刘太行,而建议取名左太北)。
左权的后代左太北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先后在国家经委、国家计委、航空航天部等部门工作,曾任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计划司副司长。


左权的后代左太北于2000年退休。

抗日名将左权的女儿,左权将军的儿子简历

  左太北
  燕赵都市网驻邯郸记者邢云见习记者赵晨光文/图
  清明期间,抗日名将左权之女左太北一行来到邯郸,祭拜左权。“作为父亲能想到的、能做的,他都做了,虽然没在我们身边,但他负起了一个男人对家庭全部的责任。”谈及父亲,左太北这样说道。
  -“我深爱着我的父亲”
  左太北年仅八旬,谈及父亲左权,她平静地说:“我深爱着我的父亲,他是一个英雄。”
  1939年,左权与刘志兰由朱德做媒结婚,很快两人便有了一个女儿,因出生地属太行山一部分,叫“太北区”,遂听彭德怀建议取名左太北。
  “百团大战”爆发前夕,左太北年仅3月大,母亲带着她离开前线,到达延安。为了不影响自己工作,在左太北一周岁时,母亲将她送进托儿所。
  “父亲的离世,对母亲的打击很大。”左太北说,“母亲除了说父亲左权是抗日英雄外,并未过多的提及。”隐约中她得知,就算父母在一起的前线生活,两人也仅能在周末走动,分隔两地后,两人之间的思念更是与日俱增,只能靠书信来往,相互慰藉。抗日热情高涨的母亲也曾多次要求回前线。父亲总是回信讲述前线战斗的残酷,如日军放毒气、残杀儿童妇女等实例,打消她的念头,并写道:“你要照顾好我们可爱的女儿北北。”

原文:


抗日名将左权的女儿,左权将军的儿子简历

左太北

  -“你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1942年5月24日,左权不幸牺牲。趁日军撤兵间隙,战士就地掩埋左权遗体。日军得到左权战死,又回战场到处挖掘找到遗体,对左权遗体照像,并登报大肆渲染。
  左太北说,“噩耗”传至延安,起初听说左权负伤,后听说牺牲,母亲刘志兰立即跑至朱德处核实,悲痛欲绝的她,与康克清抱在一起痛哭。
  彼时,朱德含泪挥毫写下了千古绝句《赠刘志兰以致哀思》: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刘志兰也在《为了永恒的记忆——写给权》写道:“前几天,隐隐约约传来你遇难的消息,我不相信……你爱着北北,你希望她知道爸爸在遥远的华北与敌搏斗,你愿她健康、可爱,这些她都能做到,悲惨的是你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有一丝的软弱都不配做你的妻子。亲爱的,永别了,祝你安息!”

摘自:


抗日名将左权的女儿,左权将军的儿子简历

#p#分页标题#e#

  左太北

抗日名将左权的女儿,左权将军的儿子简历

  左权家书

  -11封留世家书饱含父爱
  左太北告诉记者,由于自幼未与父亲一同生活,对父亲这个概念十分模糊。直到母亲拿给她父亲左权的11封家书,同时母亲也曾给女儿的信中写道:“信中饱含了深厚的爱……体会到爱与被爱的幸福。”
  这些信也让左太北,真实的感受父亲的存在,和他对家庭深深的爱。
  “我从这些家书中,认识了我的父亲,看到了父亲的爱。”左太北说道。左权每封家书,除了讲述当时他所处战争形势外,更多的是对母女两人的惦念。据了解,前后共写有12封家书,11封留世。


  “时刻想着如果有你及太北和我在一块,能够听到太北叫爸爸妈妈的亲恳声音,能够牵着她走走,抱着她玩玩,闹着她笑,打着她哭一哭真是太快乐了。可是我的最亲爱的人恰在千里之外。空想一顿以后,只得把照片摆出来一一望着。”
  “你要多去抱抱北北,多去哄哄北北,父亲的家书中多处都写道。”年近八旬的左太北老人,在谈及父亲对自己的爱时,不时的用手捂嘴开心地笑,宛若年幼的少女拥在父母怀中。其中,左权在得知爱人刘志兰为不影响工作,将左太北送至托儿所后,信用略显埋怨地写道:“孩子这么小就离开母亲肯定会不习惯”,叮嘱她多去看望左太北。

抗日名将左权的女儿,左权将军的儿子简历

左权家书

  -“他是全天下最好的父亲”
  “您认为父亲是个好父亲吗?”记者问。
  “他是全天下最好的父亲。”左太北说道。
  虽然在前线指挥战斗的左权,未能守护在她们母女身边,但时刻惦念,将自己少量仅能买包烟抽的5元津贴,以及对当时战争形势写的评论,被各大报纸刊登后的稿费,一并托人寄到延安,供她们母女使用,不仅如此,有时还会送去一些鱼肝油,艰苦的前线所做的饼干也不舍得吃,全带给母女二人,有时真的没有什么好带,还会捎来一块花布。 “有次听母亲说,父亲还会托人捎话来,说真要没钱了就问别人借,就说我左权还。”左太北笑着说道,她深切的体会到了父亲对母亲和她的爱,“作为父亲能想到的、能做的,他都做了,虽然没在我们身边,但他负起了一个男人对家庭全部的责任。”

原文:


抗日名将左权的女儿,左权将军的儿子简历


  左权家书
  -“我能理解我的父亲”
  “我认为短短几句话,不能概况我的父亲。”谈及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左太北哽咽着说,“他面对国仇,立志把日寇赶出中国,对家庭关心少,我能理解我的父亲。”
  左太北告诉记者,在父亲左权最后5月5日和5月22日两封信中,多次与她母亲讨论一个问题,就是面对敌人即将轰炸延安,左太北该如处置。
  那时,传闻日军将轰炸延安,由于之前听闻轰炸重庆惨状,母亲立即写信前线的父亲,询问若延安真遭日军进攻,该如何安置左太北,是继续随军,还是交给老百姓家中,选择哪个都要面对被日军发现后杀死的巨大危险。
  左权在5月5日回信中说道,他不了解延安情况,不敢妄做指示,如何更贴切的处理,让母亲决定,而在5月22日,也就是左权牺牲的前两天,他回信说,让母亲怎么处置都行。
  “父亲对我的处置思索了很久,两封信间隔的17天里,父亲一定在想,他的小女儿到底怎么着了……”左太北哽咽地说道,“我的父亲那么的爱我,又怕热又怕凉,可是到那个时候,作为一个父亲,他无力保护他最疼爱的小女儿。” 摘自:
  父亲左权为了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用尽最大的努力,甚至把家庭和自己都放弃了,“我想正是这种信念,在他人生最后的一次战役十字岭突围中,警卫连长唐万成在掩护彭德怀撤退后,来接左权出去,而左权坚持指挥八路军总部大量文职人员撤退,不放弃一个人。”
  一发炮弹落在左权身边,他不顾危险,高喊着让大家卧倒。接着第二发炮弹又接踵而至。
  左权牺牲了,年仅37岁。记者注意到,1942年5月22日,左权在最后一封家书中写道:“在闲游与独坐中,有时总仿佛有你及太北与我在一块玩着、谈着。特别是北北非常调皮,一时在地下,一时爬到妈妈怀里,又由妈妈怀里转到爸爸怀里来闹个不休,真是快乐。可惜三个人分在三处,假如在一块的话,真痛快极了。我虽然如此爱太北,但时局有变,你可大胆的按情处理太北的问题,不必顾及我一切,以不再多给你受累,不再多妨碍必要之行动为原则。……别时容易见时难,分离21个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


抗日名将左权的女儿,左权将军的儿子简历www.westtour.net/nrsh/20170508/48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