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乞讨女乞丐的悲惨身世图片,流浪者到底谁来管

生活 梦幻男人 评论

记者近日接到户县热心群众电话,说户县街头流浪着一位女乞丐,该女孩系从南方某地前往户县会网友,可能受到刺激后,精神失常。6月28日下午7时,记者来到户县娄敬路,开始密切关注乞丐女孩。 晚上8时许,作为户县商业繁华地段的草堂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闷

  记者近日接到户县热心群众电话,说户县街头流浪着一位女乞丐,该女孩系从南方某地前往户县会网友,可能受到刺激后,精神失常。6月28日下午7时,记者来到户县娄敬路,开始密切关注乞丐女孩。

流浪乞讨女乞丐的悲惨身世图片,流浪者到底谁来管

 

  晚上8时许,作为户县商业繁华地段的草堂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闷热、潮湿袭向人们。身高只有1.4米左右的乞丐女孩出现在体育场门口,她头发蓬乱、一脸污垢,上身穿一件T恤,满是油污,下身是一条宽大的褐色线裤,破拖鞋几乎套在脚脖子上。  

 

  女孩先在体育场门口的台阶上蹲了一会儿,若有所思,随后站起身沿街向北蹒跚而行。宽大的线裤连同内裤不时会滑落下来,女孩就这样光着屁股往前走。有摊贩老远就呵斥女孩走开,过路的闲人、坐在门口纳凉的居民对女孩指指戳戳、议论纷纷。

 

  在随后近两天的观察中,记者发现,女孩大部分时间都这样在大街上来回游荡,无人过问。

 

  跟流浪老汉住在烂尾楼内

 

  6月29日早晨,记者尾随女孩进入娄敬路一条巷子内的烂尾楼,在二楼廊道上摆满了拾来的破烂,一位穿着黑布肚兜的老汉被记者从破屋内叫出来。老汉60岁左右,自称是甘肃人,以在户县街头写字讨钱和拾破烂为生。

 

  等女孩在潮湿的棉絮上躺下后,老汉跟记者说,他跟女孩来这里住已经有一个多月了,原先他还帮女孩洗衣服,但最近女孩身体不便,一直无法清洗。

 

  女孩躺一会儿,就拿着一张从街上拾来的明星照片放在嘴上亲。过一会儿,女孩突然又猛喊一声,表情痛苦至极。老汉说,女孩下身已经溃烂了,他专门买了一支红霉素软膏,但女孩拒绝使用。 

 

  坐在娄敬路30号侧门口的一位穿白背心的老汉告诉记者,他在春节过后第一次看到女孩时,女孩穿白色上衣,干净利索,当时还在他家门前台阶上坐了一会儿。体育场大门进口处一位开露天话吧的妇女告诉记者,她在年前腊月份就看见女孩了,“一身白,还戴个白帽子,看着干干净净的,经常跑到体育场内看人家滑旱冰。”体育场门口电话亭的男老板则说:“刚开始还行,后来慢慢衣服也脏了,人精神也不行了,你看那个样子,再有半年没人管,女娃的命非丢不可。”

 

  记者在对女孩的跟踪中还发现,女孩不时会坐下来呕吐,捂住肚子一副疼痛要命的样子。

 

  这名女孩到底是如何流落到户县的?从衣着整齐到衣衫褴褛精神错乱,这几个月到底发生了什么?传言是真是假?这一团团疑问令人不解。

版权所有:



  流浪者到底谁来管

流浪乞讨女乞丐的悲惨身世图片,流浪者到底谁来管

 

  根据相关救助管理办法,救助站只是提供临时性的救助,最长期限不超过10天。对于一些有劳动能力的人员,救助站可安排其进行相关的免费技能培训,或者在其自愿的情况下帮助其联系介绍工作;对于知道家庭住址、愿意回家的人员,救助站次日买票并护送安排其回家。然而对于没有住所、无家可归的一些老弱病残、身体不便以及未成年人,在救助期限之后,怎样安置以及哪里接受都成为一个后续问题,仍未解决。



  都市行乞族该如何管理

流浪乞讨女乞丐的悲惨身世图片,流浪者到底谁来管

 

  救助管理站的一位同志表示,乞丐是一个社会问题,乞丐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按照《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中规定,救助管理必须是自愿,如果流浪乞讨人员不愿意接受救助,救助管理站无法强制对其进行救助管理,如果受助人员自愿放弃救助离开救助站的,事先告知后,救助站也不得限制。所以说,对于并非缺衣少食而是为了致富出来的乞讨者,救助站等于虚设,他们不会自动进入救助站。

 

  市民政局的工作人员同样表示,在职能划分方面,乞丐的确是由民政局福利处管理,救助管理站具体实施。以前的模式是公安收,收容(遣送站)留,现在救助管理站只能作为救助方,如果乞丐不愿意接受救助,也就意味着乞丐管理处于一种真空状态。“吃完饭睡觉看电视,又没有什么自由,谁愿意去那地方?而且也没有收入。”一位乞讨者如此抱怨救助站的生活。救助站是为了对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实行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权益。与乞丐致富的愿望相去甚远。

 

  有人提出,流浪街头的乞丐应该分门别类对待,对于6-14岁流浪乞讨儿童,将统一采取强制保护措施,送往救助站接受救助,如有监护人,将通知其监护人领回孩子,找不到监护人的,将由民政部门统一安置;对于患有精神、传染、伤残等疾病并符合救助条件的流浪乞讨人员,建议由卫生部门主要负责,民政及公安等部门配合收治。

 

  社科院的一位同志表示,现在乞丐增多,与收容变脸不无关系。以前乞丐担心被抓,相对隐蔽,现在没有被抓的危险,有的乞丐不知道救助站,而有的乞丐是不愿意前往救助站,因为在街边有收入,到救助站的话,虽然一时半会衣食无忧,但自己还是要被送回去,救助只是暂时的。

 

  这位研究员建议,各地应该就地解决乞丐问题,包括完善社会捐助机制。不是没有人愿意捐助,而是想捐助没有地方,有关的组织应该加强宣传,公布电话、地点,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如果整个社会救助发达后,人们的同情心通过这些渠道发挥后,不会再给这些个体施舍,没有了收入,乞丐自然会减少。”

 

 

摘自:

流浪乞讨女乞丐的悲惨身世图片,流浪者到底谁来管www.westtour.net/nrsh/20170508/50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