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一名女子五个老公,老公轮流侍寝

生活 梦幻男人 评论

印度一名女子五个老公,老公轮流侍寝 据印度媒体3月18日报道,印度北部德哈顿地区21岁女子拉约维玛从外表上看就是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妇,她平时在家除了洗衣服、打扫卫生、照顾18个月大的儿子杰尔外,就是烧好热腾腾的晚饭,等候外出劳动的丈夫下班回家。然而

  印度一名女子五个老公,老公轮流侍寝

 

  据印度媒体3月18日报道,印度北部德哈顿地区21岁女子拉约·维玛从外表上看就是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妇,她平时在家除了洗衣服、打扫卫生、照顾18个月大的儿子杰尔外,就是烧好热腾腾的晚饭,等候外出劳动的丈夫下班回家。然而维玛等的可不是一个丈夫,而是5个丈夫。原来几年前,维玛根据当地风俗嫁给了一家5兄弟,她最大的丈夫32岁,最小的19岁,维玛每晚根据轮值表和一名不同的丈夫同寝,所以当维玛18个月前生下她的第一个孩子杰尔时,她压根不知道这个儿子到底是哪个丈夫的亲骨肉。

 

  据报道,4年前,刚满18岁的维玛嫁给了当地男子古都,21岁的古都有4个兄弟现年32岁的巴尤、28岁的桑特·拉姆、26岁的戈帕尔和19岁的迪尼什。

印度一名女子五个老公,老公轮流侍寝


印度一名女子五个老公,老公轮流侍寝

 

  根据当地一项古老的风俗,维玛嫁给了其中一个兄弟后,必须也和这个家庭的其他兄弟都结为夫妻,也就是说维玛嫁的不是一个人,而是兄弟五个。据悉,尽管古都是维玛唯一法律意义上的丈夫,但她后来又和古都的其他几个哥哥巴尤、桑特·拉姆和戈帕尔都相继举行了传统的结婚仪式;去年,当古都的弟弟迪尼什年满18岁后,迪尼什也和维玛结了婚。

 

  维玛和她的5个丈夫生活在当地一间破旧狭小的棚屋房子中,五兄弟一家相当贫穷,他们只有一间卧室,家中甚至没有床,维玛和她的5个丈夫平时就睡在家中的地板上。维玛每晚都根据“轮值表”和一名不同的丈夫同寝。

 

  维玛对记者说:“对于这种生活方式,最初的时候,我也觉得有点儿尴尬,但现在已经习惯了。我对他们的爱是真诚的,我对他们一律平等相待,从不特别偏向哪个。和世界上其他大多数妻子相比,我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爱。”

 

  推荐阅读:印度的畸形婚姻是什么?

 

  男女失衡已经波及印度社会的婚姻家庭模式,“童婚”“换婚”“群婚”“租婚”等丑陋现象死灰复燃,性犯罪形势日益严峻。由于滥杀女婴之风盛行,导致许多乡村和城镇里都缺少新娘。

 

  印度女孩卡尔基被父亲许配给一户人家的5个儿子当老婆,受尽欺凌,遭遇悲惨。这是一部曾警醒印度的电影《没有女人的国家》,描绘了在21世纪的今日,印度性别歧视带来的恶果。

 

  最新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印度男女性别比例失衡。印度总理为此十分痛心,于是规定选择性堕胎和杀害女婴的陋习是印度的“国耻”。根据统计结果,印度男性已经比女性多了整整4000万人,新生的男童远远多于女童,未来的社会隐患可想而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为此发出警告:印度除非采取严厉措施解决,否则未来将面临难以意料的严重社会问题!

 

  在印度,骂人最狠的话是“愿你生个女儿”。新生儿的爸爸如果两手一合再张开,即“两手空空”之意,就表示生了个女儿。更有甚者,在拉贾斯坦邦,生女儿的仪式之一就是要砸个瓦罐,表示倒霉,有点像中国古代所谓的“弄瓦之喜”。

 

  在古杰拉特邦等一些地方,“租老婆”的生意则很红火。每月合千八百元人民币就可以租到,还可以经常换。

 

  一些一贫如洗的印度老公们则提出了一项惊世骇俗的“租妻”计划,即把妻子出租给相对富裕的男士,每月的租金最高为100英镑。

 

  在古吉拉特邦非常严峻的形势下,当地政*府发起了“拯救女童”运动,取得了“缓慢但有效”的成果。

 

  多年来,古吉拉特邦成功地推行扫盲、男女平等教育的政策。很多出租车司机是女性,拥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2011年普查表明,该邦每千名男童对应的女童数量达959,位于印度各邦前列。

 

  孟买所在的马哈拉施特拉邦,富裕的地方政*府出台了现金激励政策:女婴一出生,就能在自己名下的账户里收到5000卢比(约合1000元人民币)的奖励,但是前提是她能顺利完成学业、在18岁之后结婚,这笔钱才可以兑现。

 

  同样,童婚是印度十分常见的现象。

 

  十多岁,本该是无忧无虑花一般的年纪,但在印度一些偏远村庄,女孩到了这个年纪就可能被迫出嫁,由此开始儿童新娘的悲惨命运。

 

  在每年5月的结婚旺季中,印度数百个地方都会举行大型的儿童集体婚礼。许多父母在为10岁左右的儿女张罗婚礼,有的新娘甚至还在吃奶。

 

  “童婚女性更易进行三次以上的生育,生产两个孩子的间隔不到两年、多次意外怀孕、终止妊娠及绝育的可能性亦高。”研究人员说道。

 

  研究结果表明,受童婚影响的不仅是16-17岁的青春期少女,还有大批14-15岁的女孩。研究人员称,令人深省的是,印度现行政策及经济发展并不能帮助农村女性及贫穷女性。

 

  尚不会走路的婴儿便被放在金属制的大托盘里,完成各种婚礼仪式。按照习俗,幼女婚后仍住在娘家,11、12岁后去夫家,此后的命运就由夫家决定。

 

  童婚习俗严重地阻碍了印度社会的进步,是印度严重的社会问题。印度政*府1929年通过禁止童婚法,但未奏效。1978年印度政*府把男女婚龄提高到分别为男21岁、女18岁,但在许多地区,特别是山区,童婚仍很盛行。原因一是童婚是廉价的,二是童婚是印度教经典所提倡的。

 

  这种婚礼和正常婚姻一样,经过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最后举行正式结婚仪式。婚礼也和成年人的婚礼一样,3、4岁的孩童穿戴整齐,戴着项链和手镯,在大人指点下绕“圣火”3圈。

 

  印度2005-2006年进行的一次全国家庭健康调查显示,22.6%的女性在16岁以前结婚,44.5%的女性在16-17岁间结婚,2.6%的女性不到13岁结婚。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报告中说,全球“儿童新娘”中超过三分之一来自印度,半数以上来自东南亚。报告显示,2007年时,将近2500万印度女性18岁时已婚。印度、尼泊尔和巴基斯坦一些儿童10岁前已订婚,甚至结婚。尽管印度、尼泊尔和巴基斯坦禁止童婚,但传统及习俗使童婚在这些地区依然存在。

 

  童婚这一陋习至今还能存在于印度,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经济问题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印度自古就有嫁妆制,姑娘出嫁时娘家必须陪送大量的钱财。按照传统,女方越小,男方索要的嫁妆就越少;男方越小,婚礼的开销也越小。因而在许多贫困家庭看来,让自家的孩子尽早结婚,是相当划算的事情。

 

  另外,印度古代宗教法典允许童婚、女孩的父母担心女儿长大后出现婚前性行为而使家庭蒙羞,这些也是童婚陋习沿袭至今的因素。

 

  在印度,吸引人们的是印度女人红纱飘逸、环佩叮铛的穿着。可是在她们美丽的背后,有很多我们难以想象的痛苦。

 

  有很多条件不错的女性,就算是明星,也逃不过封建婚姻的枷锁。那种地位的卑微,是生活在新中国的女性,无法想象的。

 

  男尊女卑,古今中外数不胜数,印度教却把它发挥到了极致,尤其是印度的嫁妆和殉葬习俗,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据介绍,印度女人最喜欢穿的服装是纱丽。在穿纱丽的时候,首先要穿上紧身上衣,将双肩和胸紧紧包裹,而小臂和腰部完全裸露在外,下身要穿短裤或衬裙,然后将纱丽披在身上,一直到脚踝处。

 

  印度女性的首饰种类繁多,有耳环、项链、戒指、手链、手镯、发饰、额饰、胸饰、脚链等。

 

  这种金属饰物,总是发出叮铛的撞击声。据说,这种脚铃不光是为美观辟邪,更重要的用途是防止新娘招蜂引蝶,做出越轨的事情。

 

  印度女子会充分地利用首饰打扮自己。即使家境清贫的妇女,也要倾其所有,佩戴一些低廉的金属或塑料首饰。

 

  婚后的印度妇女普遍日渐丰腴,但只要她们身裹纱丽,半是遮掩半是袒露,隐隐绰绰的身姿仍然慑人心魄。可是,珠光宝气、环佩叮铛,终究妆扮成了一群美丽的“女奴”。

 

  嫁妆纠纷时常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印度政府在1961年制定了《反嫁妆法》。

 

  根据《反嫁妆法》,给予和接收嫁妆均为违法行为,判处当事人6个月至2年监禁;妇女因丈夫或其亲属非法索取钱财和贵重物品而受到骚扰或虐待,丈夫或其亲属将被判处3年监禁并处罚金;妇女在婚后7年内因嫁妆问题被丈夫或其亲属骚扰甚至虐待致死,丈夫或其亲属将面临7年甚至终身监禁。

 

  然而,印度的嫁妆制度并没有真正废除,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要价越来越高。

 

  在比哈尔邦首府巴特那,中等以上阶层家庭流行的嫁妆包括电脑、手机、家庭影院、数码相机、数字电视机、微波炉、珠宝首饰、中型豪华轿车、市内公寓套房、欧洲蜜月旅游等。

印度一名女子五个老公,老公轮流侍寝www.westtour.net/nrsh/20170508/50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