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冬天盖几斤的被子?你能想象到南方冬天有多冷吗?

生活 梦幻男人 评论

南方冬天盖几斤的被子?来看看南方网友的真实回答吧! 我在浙南,盖得是蚕丝被,但我怕冷,冬天都是还要在上面再盖一层毛毯或者两张蚕丝被叠在一起盖再套个被套才行的。只有一年,我家盖了羽绒被,效果是,暖的很,蚕丝被保暖程度要差很多。 小编表示自己在

  南方冬天盖几斤的被子?来看看南方网友的真实回答吧!

 

  我在浙南,盖得是蚕丝被,但我怕冷,冬天都是还要在上面再盖一层毛毯或者两张蚕丝被叠在一起盖再套个被套才行的。只有一年,我家盖了羽绒被,效果是,暖的很,蚕丝被保暖程度要差很多。

 

  小编表示自己在北方。。。冬天从来都是一层毯子过冬。。。

 

  你能想象到南方冬天有多冷吗?

南方冬天盖几斤的被子?你能想象到南方冬天有多冷吗?

 

  1月6日,本报记者分赴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南昌、武汉、长沙、重庆、成都、贵阳等南方10个城市,携带温度计,就户外、无采暖家庭、自采暖家庭、集中供暖小区、大型商尝省(市)政府大楼等处气温进行实地测量。

 

  多数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每年最痛恨的就是冬天:少阳光、多湿冷,要忍受从12月到次年3月的长达130天左右的冬季。

 

  而今年一开年,杭州市民就在连日雨雪中度过,气温一再被拉低,最低气温达到零下4至6摄氏度。而且,南方雨雪天典型的“湿冷”,滋味比北方同样温度下的天气要难熬许多。

 

  这种情况,也是千里之外贵阳的真实写照。

 

  贵阳的冬季,虽然气温跟北方相比不是很低,0摄氏度以下的时间不长,但由于贵阳气候湿度较大,每逢冬季,寒风沁骨,十分阴冷。

 

  元旦前后,贵州遭受大范围强降温天气过程。行走在贵阳市的大街小巷,身穿羽绒服,头戴耳罩,脚踩雪地靴的行人比比皆是。

 

  记者在成都调查时也发现,仅从数字来看,成都的室内温度不算特别低,但是成都的湿度很大,人们会感到格外阴冷。

 

  1月6日早7时40分,重庆主城天气阴沉,记者在主城区用酒精气温计测得的室外温度为5摄氏度,感觉到明显的哈气雾化现象。

 

  而在长沙,进入一月份以来,室外气温一直走低,商场成为温度最高的地点。商场内的气温让人感觉仿佛到了另外一个季节。

 

  没有供暖受煎熬

南方冬天盖几斤的被子?你能想象到南方冬天有多冷吗?

 

  1月6日南京气温3摄氏度。下关区新民路一处低矮平房,80多岁的孙秀兰正穿着厚厚的棉袄,坐在门口烤火。这个特别寒冷的冬天,对于这位老人,显得特别难熬。

 

  初到武汉的方先生,在家里不管是吃饭还是看电视都穿着羽绒服,这让原本就发福的他看起来更加臃肿。

 

  “在外边穿多少衣服,在家里就得穿多少,有时甚至要穿得更多。”方先生跺着脚说,武汉的冷,掺了一分湿气,刺骨、钻心,穿再多的衣服也难以忍受。

 

  在上海,很多居民陷入两难:开空调,每个月用电量至少四五百度,要知道上海阶梯电价第一档的标准只有1560度,一个冬季下来全年额度就没了;不开空调,只能“佝头缩颈”,全副武装。

 

  对不少杭州居民来说,从冰冷的室外回到同样冰冷的家中,羽绒外衣不敢脱。即使打开空调、电暖气,也得等很久才有点热气。常常是空调开了一晚上,室内气温上升不了几度,越到晚上越觉手脚发凉。

 

  在合肥,很多居民表示合肥的冬天很难熬,洗澡和起床都意味着严峻的挑战。

 

  在南昌市市民徐萍家里,记者看到客厅1台落地空调,三间卧室各一个挂式空调;此外还有电暖气和热水袋。家里人都要穿厚厚的棉衣,与在室外的穿衣相同。家里客厅空调平时不开,只有特别冷或者来客人的时候才开,一般坐在小型电暖器旁边取暖。

 

  居民呼吁集中供暖

南方冬天盖几斤的被子?你能想象到南方冬天有多冷吗?

 

  在杭州本地网上论坛,渴望集中供暖的声音不在少数:“杭州若采用无污染的天然气供热,且价格相宜,老百姓当然双手双脚欢迎”,“取暖费也不算贵呀,比用电要便宜。再说集中供暖每个房间都很暖和,不像空调只有一对一”。

 

  在合肥,集中供暖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很多从北方来到合肥工作和生活的人们大呼南方的冬天太冷,呼吁尽快进行室内集中供暖。

 

  在贵阳,不少居民反映,一到冬季,家里电费急剧上升,大多数都是用电器取暖所致。居民希望能提供集中供暖设施,这样既安全省电,又能解决冬季室内取暖问题。

 

  在南京,对于像孙秀兰这样的低收入家庭来说,没有空调,开不起电暖气,御寒的方式显得比较原始:白天烤火,晚上用热水袋。不管是否采取集中供暖,政府仍要考虑这个寒冬中享受不到温暖的家庭。

 

  集中供暖在南方城市中也有初步尝试,让居民获益。

 

  南昌满庭春小区是市区少有的实现了集中供暖的居民小区。记者刚到居民徐春妹家屋门口,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屋里坐了一小会儿就觉得全身发热,要脱掉厚厚的羽绒服。

 

  该小区利用浅层地热资源实现了集中供暖,全天24小时为居民供暖。这个冬天以来,为期近两个月的供暖,按每平方米5元收取暖费,徐春妹家支出420.40元。

 

  “屋里现在好暖和,过冬比原来真是舒服多了,没有想到我们也享受到了暖气!”徐春妹老伴高兴地说。

 

  记者连线同济大学教授:南方的冬天比北方更湿吗

南方冬天盖几斤的被子?你能想象到南方冬天有多冷吗?

 

  同济大学暖通空调及燃气研究所许鹏教授告诉钱江晚报记者,要弄明白这个问题,要涉及一个特别的学科,就是湿空气学,这门学科比较冷僻,即使是工科学生大多数也不甚了解。

 

  初中的时候,大家在课本里都学过,空气主要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在湿空气学中,这些气体统称为干空气,与之相对应的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空气里的湿空气和干空气,好像在玩占座游戏一样,你多了我就得少了,你少了我就多了。谁能占上风,跟温度有很大关系。温度越高,湿空气越有能力占上风。许教授解释说,这是因为,温度越高,水蒸气分子运动越快,空气中就可以容纳更多的水蒸气。

 

  湿空气跟温度,是一对好搭档,这跟泡糖水很像:用热水泡,可以放下很多糖,水的温度越低,能融进水里的糖就越少。

 

  用滚烫的开水泡好一杯糖水,水凉下来之后,杯子底下又会多出一些糖来。

 

  我们说冬天空气干燥,就是指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含量少。

 

  室外空气中水分子的含量,跟江河湖海的表面温度有关,虽然北方水源少,但冬天水面温度低,本身蒸发量就比较少,所以南方和北方一样,冬天空气里的水蒸气含量,都很低。

 

  “所以,南方冬天的空气中,并不比北方的水蒸气含量更多。从绝对湿度值来说,室外空气里的水分子含量南方和北方都很低,几乎差不多。”许教授说。

 

  天气预报中的“平均相对温度”,你真的听懂了吗

南方冬天盖几斤的被子?你能想象到南方冬天有多冷吗?

 

  上面这个结论,可能大家也还是不太能接受,因为总觉得与自己的皮肤感知有出入。

 

  在北方生活过的人都有体会:一到冬天,各种保湿用品是不能少,喝水也得放开了喝;衣服晾在过道里一天也能干,这在南方完全不能想象;再看看天气预报,本周二,杭州的平均相对湿度有80%,北京的相对湿度是30%多:明明就是北方更干,南方更湿啊。

 

  许教授解释,我们说南方的冬天,并不比北方更湿,指的是绝对湿度。而人感觉干还是湿,就跟相对湿度有关。

 

  相对湿度有一个计算公式,是绝对湿度和最高湿度(空气饱和时)的比值。

 

  相对湿度100%,表示空气中的水蒸气比例达到了这个温度下的最大值;相对湿度50%,就说明这时候空气里的水蒸气的量,只有这个温度下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时所含的水蒸气量的一半。

 

  不过,许教授告诉钱报记者,实际生活中相对湿度达到100%时候,空气还是可以让人感觉很干的。

 

  比如低温环境,饱和状态的水蒸气含量其实非常小。夏天早晨结露,冬天早晨结霜的时候,湿度是达到100%。天气预报的平均相对湿度,通常就是一天中相对湿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平均。

 

  水分子没有气味,人的鼻子也没有那么灵光,闻不出空气里有多少水分子,所以通常人是通过皮肤和鼻腔表面水分的蒸发,来感受干湿的:蒸发快了,人觉得干燥。

 

  蒸发快慢,跟相对湿度大小有关,相对湿度越高,表示此时的空气越接近饱和状态,这个时候,即使有再多的水分,空气也不欢迎它们变成水蒸气。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夏天湿度大的时候,人会感觉越发闷热。

 

  越冷越湿,越湿越冷,这是一个循环

 

  而对南方的冬天来说,感觉室内比室外还冷,这里面的关系就要稍微复杂一些。

 

  “温度越高,空气中可以含最大水分比例就越高;也就是说,在同样多的水蒸气情况下,同样的绝对湿度情况下,温度越低,相对湿度就会升高。”

 

  许教授的解释,听着挺绕,其实列个算式就能明白了:相对湿度是绝对湿度和最高湿度的比值,绝对湿度一定,温度越低,作为分母的最大湿度越小,最后的值就越大。

 

  所以,其实大家感觉南方比北方湿,跟温度也有关系。冬天北方有暖气,而南方取暖基本还是靠空调。空调温度怎么也达不到暖气那个高度,所以南方室内温度相对还是较低,所以潮湿的感觉会更明显。

南方冬天盖几斤的被子?你能想象到南方冬天有多冷吗?

 

#p#分页标题#e#

  再加上,大家在室内的时候,24小时都要呼吸,这个过程会带出很多水蒸气,进入空气中。冬天早上起床,会看到窗户玻璃上结着很多露水,这些水分就有一部分来自你的肺,因为窗户上温度太冷,空气一碰上它,就凝结成水珠了。

 

  我们穿的棉衣、棉鞋,在眼睛看不到的衣服纤维里,如果也像玻璃一样,遭遇了“结露”,人就会觉得更冷。

 

  “冬天的时候,室内大部分水汽由人体活动释放,所以室内绝对湿度,南、北方也没大差别,如果北方没有暖气,也是一样又湿又冷,一样玻璃上结露水,一样衣服不干。”许教授说。

 

  冷和湿,就这样成了一个循环,越冷越湿,湿空气多了之后,人会觉得越发冷。所以,要打破这个恶性循环,关键就在温度。只要提高室内温度,潮湿的感觉自然会消失。

 

  长知识

 

  冬天室温18℃,人感觉最舒服

 

  不过,作为采暖方面的专家,许教授说,南方想要实现普遍采暖之前,先要解决建筑物保温的问题,特别是外窗的保温问题,否则采暖的成本太大,效果也会打折扣。

 

  另外,他也给大家支了几招:

 

  要想窗户不结露,尽量不要把暖气和热风对着人,而是靠近窗户等有冷风进入的位置上。家里的暖气需要连续运行,特别是夜间,这样可以避免窗帘和外墙霉湿。

 

  雨雪天气和低温情况下,空调采暖不如燃气采暖,甚至还不如电采暖。经济条件许可的话,不建议采用个别空间和关关停停的采暖方式,一方面不舒适,另一方面也不卫生。

 

  冬天温度为18~25℃,相对湿度为30%~80%,大部分人都会感觉比较舒适。如果考虑到温度、相对湿度对人思维活动的影响,最适宜的室温应该是18℃,相对湿度应是40%~60%。

南方冬天盖几斤的被子?你能想象到南方冬天有多冷吗?www.westtour.net/nrsh/20170508/51448.html